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真题篇】
17-106.病机内涵包括( ABCD )
A.病位
B.病性
C.病因
D.病势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 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 虚实变化: ① 虚实错杂; ② 虚实转化; ③ 虚实真假 。
2.邪正盛衰与虚实转归
(1) 真虚假实 : 至虚有盛候 形成,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10/21)
(2) 真实假虚 : 大实有羸状 形成, 邪气亢盛 , 结聚于内 , 阻滞经络 , 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97/01/05/11)。
(3) 由实转虚 :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的病理转化过程。
(4) 因虚致实 :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的病理转化过程。
(5) 虚中夹实 :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咳喘十余年,下肢浮肿,尿少色黄,胸闷心悸,痰稀色白,呼吸困难,气怯声低,动则喘甚,舌苔滑腻,脉虚数者。
(6) 实中夹虚 :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两胁胀痛,偶有刺痛,腹胀食少,疲乏,舌有紫斑,脉弦者。
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真题篇】
A.真虚假实
B.真实假虚
C.虚中夹实
D.实中夹虚
09-87.两胁胀痛,偶有刺痛,腹胀食少,疲乏,舌有紫斑,脉弦者,证属( D )
09-88.咳嗽十余年,下肢浮肿,尿少色黄,胸闷心悸,痰稀色白,呼吸困难,气怯声低,动则喘甚,舌苔滑腻,脉虚数者,证属( C )
00-13.“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 A )
A.邪气亢盛
B.脏腑功能亢盛
C.气血郁滞
D.水液停积
E.痰浊壅阻
11-12/05-11.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机是( D )
A.由实转虚
B.虚实夹杂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10-12.真虚假实中假象出现的机理是( D )
A.脏腑机能虚损,水液内停
B.脏腑气血失调,功能障碍
C.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失常
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21-8.因脾虚运化无力而脘腹胀满疼痛,时作时止( B )
A.真实假虚
B.真虚假实
C.虚实夹杂
D.由虚转实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寒热虚实或真假的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精血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损性病证。
【真题篇】
A.阳气亢盛,损伤阴精
B.阳气虚损,阴无以生,导致阴阳两虚
C.阳气虚衰,阴气相对偏盛
D.阳盛至极,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
15-85.阳损及阴是指( B )
15-86.阳盛格阴是指( D )
08-121.阴偏胜病机,是指( ABC )
A.阴邪偏胜,引发阴盛
B.阳不化阴,痰湿内生
C.阳气被遏,阴寒内盛
D.阳虚阴盛,虚寒内生
11-129.形成亡阳病机的因素有( ABC )
A.过用汗法,汗出过多
B.元气耗散,虚阳外越
C.邪盛正衰,正不敌邪
D.寒湿侵袭,损伤阳气
略。
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出血;精气血关系失调。
1.气的失常
(1)气虚 ——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2)气机失调— —气的功能减退或气的运动失常。(14X)
气滞(07)
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所致。
气陷(07)
①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③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④“上气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气不足,头目失养的病变。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⑤“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
气闭(19)
①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气闭,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③气闭的临床所见,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等;气闭发生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解,亦有因闭不复而亡者。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随原因不同而伴相应症状。
气逆
①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外邪侵犯、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②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13)
③肺气上逆则咳逆上气。
④胃气上逆则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⑤肝气上逆则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甚则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大怒则形气绝 , 而血菀于上 , 使人薄厥 ”。(19)
气脱
①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③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④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生命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
⑤但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
⑥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生命机能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
⑦因此,气脱若偏向阳气的暴脱,则为亡阳;若偏向阴气的大脱,则为亡阴。
2.血的失常
(1)血虚
(2)血运失常 ——① 血瘀; ② 出血;③血热 。
3.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① 气滞血瘀; ② 气血不荣经脉; ③ 气不摄血; ④ 气随血脱; ⑤ 气血两虚 。
【真题篇】
13-11.多出现气逆病变的脏腑是( B )
A.肺、脾、胃
B.肝、胃、肺
C.肺、脾、胆
D.胃、肝、心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19-84.外感热病出现“热厥”的病机是( D )
19-85.大怒所致“薄厥”的病机是( B )
14-129.气机失调可表现为( ACD )
A.气逆
B.气虚
C.气陷
D.气脱
15-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C )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16-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 )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7-7.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 D )
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4-128.下列各项中,可形成血瘀的有( ABCD )
A.血热
B.血寒
C.气滞
D.气虚
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由多个脏腑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诸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脾气的运化转输,肾气的蒸化,三焦的通调,以及肝气的疏泄都参与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其核心是气对津液的作用。因此,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机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协调,气化过程失序,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
1.津液不足
2.津液不足的病理表现
口渴引饮,皮肤干燥,目陷螺瘪(02X)。
3.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21X)
(1) 湿浊困阻 。
(2) 痰饮凝聚 。
(3) 水液贮留 。
4.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 (91X/92X/94X/00X)
(1) 三焦水道不利 。
(2) 肺失宣发肃降 。
(3) 脾失运化与转输 。
(4) 肝失疏泄 。
(5) 肾虚不能蒸腾气化 。
5.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 水停气阻 。
(2) 气随津脱 。
(3) 津枯血燥 。
(4) 津亏血瘀 。
(5) 血瘀水停 。
【真题篇】
21-114.津液失常可导致( ABC )
A.湿浊困阻
B.水液潴留
C.成痰成饮
D.伤津耗液
内生“五邪”,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1.风气内动(内风)
《临证指南医案》:“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91/97/98/00/07/11/15)。
(1)肝阳化风
特点:筋惕肉 、肢体震颤,眩晕欲仆。(14)
病因:肝郁化火亢逆;暴怒伤肝,肝气亢逆;劳伤肝肾,水不涵木。
(2)热极生风
特点:痉厥、抽搐,伴高热、神昏、谵语。
(3)阴虚风动
特点: 筋挛肉 , 手足蠕动 (08)。
病因:热病后期,阴津亏损(02)。
(4)血虚生风
特点:肢体 麻木不仁 , 筋肉跳动 ,甚则 手足拘挛不伸 (08/14)。
(5)血燥生风
特点:皮肤干燥、肌肤甲错。
病因: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02)。
2.寒从中生(内寒)
病因: 脾肾阳虚 , 阴寒内盛 (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阳不化阴,水湿痰浊壅盛)(92X/93/96/00/15X/17X)。
3.湿浊内生(内湿)
病因:是脾虚(脾失运化)(12)。
4.津伤化燥(内燥)
津伤内燥以 肺 、 胃 、 大肠 多见(14/17X/07)。
5.火热内生(内热或内火)
病因: 阳气过盛化火 ( 壮火 )、 邪郁化火 、 五志过极化火 和 阴虚火旺 (16X/18/20X)。
【真题篇】
11-13.《临证指南医案》所谓“阳气之变动“指的是( A )
A.风气内动
B.气机逆乱
C.火热内生
D.暑热扰神
A.热极生风
B.气虚生风
C.阴虚风动
D.肝阳化风
14-83.导致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的病机是( B )14-84.导致肢体麻木震颤,眩晕欲仆的病机是( D )
17-113.下列选项中属于寒从中生的临床表现是( ABCD )
A.尿频清长
B.痰涎清稀
C.恶寒肢冷
D.大便稀溏
17-114.下列选项属于内燥的是( ABC )
A.肺阴不足,干咳少痰
B.胃阴不足,舌红少津
C.大肠津亏,大便干涩
D.小肠液亏,小便黄赤
20-114.属于内火的是( ABCD )
A.阳盛化火
B.邪郁化火
C.阴虚火旺
D.五志化火
16-129.“火热内生”的原因是( ABCD )
A.阳盛有余
B.阴虚阳亢
C.病邪郁结
D.气血郁滞
经络病机,即是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
1.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①足阳明胃经“气盛则 身以前皆热 , 其有余于胃 , 则消谷善饥 , 溺色黄 。气不足则 身以前皆寒栗 , 胃中寒则胀满 。”(91/97/01/02/09X/10/11)②“足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04)
2.经络气血逆乱(06X/20)
①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发为厥逆——足太阳经气逆乱“ 巨阳之厥 , 则肿首头重 , 足不能行 , 发为眴仆 。”;②导致脏腑生理功能紊乱——足太阴经气逆乱“ 厥气上逆则霍乱 ”(07/14);③导致出血——肝经逆乱则咯血,阳明经气逆乱则鼻衄。
3.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①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②经气不利,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可致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4.经络气血衰竭
①太阳之脉, 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 , 其色白 , 绝汗乃出 , 出则死已 (96/00/02/20);②少阳终者, 耳聋百节皆纵 , 目寰绝系 , 绝系一日而半死 , 其死也色先青白 , 乃死矣 (93/94/98/11);③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④少阴终者, 面黑齿长而垢 , 腹胀闭 , 上下不通而终矣 (93/94/03/10);⑤太阴终者, 腹胀闭不得息 , 善噫善呕 , 呕则逆 , 逆则面赤 , 不逆则上下不通 , 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96/98/00/11);⑥厥阴终者, 中热嗌干 , 善溺心烦 , 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08X/10)。
【真题篇】
09-126.《灵枢·经脉》记载,经气“有余于胃”的临床表现是( AC )
A.消谷善饥
B.肿首头重
C.溺色黄
D.足不能行
A.经络气血偏盛
B.经络气血逆乱
C.气血运行不畅
D.气血衰竭
20-82.《素问·巨厥》中“巨阳之厥,则身肿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眩仆”的病机是( B )
20-83.《素问·诊要经》中所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的病机是( D )
14-12.根据《灵枢·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 C )
A.腹胀便秘
B.消谷善积
C.头晕头痛
D.霍乱吐泄
A.太阳之脉终绝
B.太阴之脉终绝
C.少阳之脉终绝
D.少阴之脉终绝
11-85.耳聋百节皆纵的病机是( C )
11-86.腹胀闭不得息,善噫的病机是( B )
1.脏腑病机的概念
脏腑病机是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理。
2.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92X/95X/07X/08X)
① 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 , 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 。
② 脏腑本身阴阳 、 气血的失调 ( 脏腑相互关系的失调 )。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1)心的阳气偏盛
【原因】
① 邪热内郁 ;② 瘀血化热 ;③ 五志化火 (05X)。
【对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
① 损伤阴液 , 导致心阴不足 ;② 心神被扰 : 失眠多梦 ;③ 血热而脉流薄疾 : 心悸 、 出血 ;④ 心火上炎与下移 : 口舌糜烂 、 小便黄赤 (97X/99X)。
(2)心的阳气偏衰
【对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
①心神不足:精神疲乏委顿,反应迟钝,迷蒙多睡;②血脉寒滞:形寒肢冷,心悸怔忡,胸口憋闷、刺痛。
(3)心阴不足
【原因】 ①劳心过度耗伤;②情志内伤;③心肝火旺。
【表现】 阴虚表现、虚烦不得眠(五心烦热,神志不宁)(08)。
(4)心血不足(19)
【原因】 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
【表现】 ①血脉空虚:脉细无力;②不能滋养心神:神思难以集中,神思恍惚,神志衰退;③不能涵敛心阳:失眠多梦;④心失所养:心悸不安,甚则惊恐;⑤不能上荣于面: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96)。
(5)心血瘀阻
【原因】 ①阳气不足,血脉寒滞(宗气虚衰,胸阳不振);②痰浊凝聚;③劳倦感寒(寒客胸中);④情志刺激(95X/08X/09X)。
【表现】 心胸憋闷、疼痛,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肢厥(96)。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15X)
(1)肺气的失调原因(09X)
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等。
(2)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
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肺气虚损的表现:① 呼吸机能减退 ;② 影响津液的输布 、 代谢 ( 聚痰成饮 );③ 卫阳虚弱 , 腠理疏松不固而自汗 ;④ 肾不纳气 ( 呼纳失司 , 动辄气急 );⑤ 影响脾的运化 ;⑥ 宗气生成不足 ( 少气不足以息 );⑦ 影响大肠传导功能 (95X/03X/04X/05X)。
(3)肺阴失调病机
①燥热之邪灼肺;②痰火内郁伤肺;③五志过极化火;④久咳耗伤肺阴。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脾的阳气失调主要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
(1)脾气虚损
【原因】 ①饮食;②禀赋;③久病;④劳倦。
【病机】 (93X/96/00X/01X/09X/18X/19X)
① 脾气虚运化无权 , 升清作用减弱 , 而致升清降浊失司 , 津液代谢失常 , 纳食不香 。
② 脾失健运 , 气血生化无源 。
③ 脾气虚统摄血液无权 。
④ 脾气虚升举无力 , 中气下陷 。
(2)脾阳虚衰
【原因】 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表现】 ①寒从中生: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②生痰成饮,或水泛肌肤为肿。
(3)水湿中阻
【表现】 痰饮、水肿。
(4)脾阴失调
【原因】 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而形成。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肝气郁结
【原因】 多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
【病理表现】 ①在气机郁滞的部位见胀满疼痛;②气或气血互结,在其结聚的部位见肿块;③滞于肝,则两胁胀满或右胁疼痛,肝气阻滞;④痰气或气血互结于肝之经络,则上可发为瘿瘤、梅核气;中可发为两乳胀痛或结块;下可发为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甚则经闭等;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甚则脘痛;横逆犯脾,则痛泻交作。
(2)肝火上炎
【原因】 ①肝郁化火;②暴怒伤肝,肝气暴张;③五志化火,心火引动肝火(12)。
【病理表现】 ①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②肝的阳气升动太过,郁火内灼,极易耗伤阴血,而至阴虚火旺;肝火灼烧伤肺胃脉络,则易出现咯血、吐血、衄血;③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
(3)肝血亏虚(19)
【原因】 ①失血过多;②久病;③脾胃虚弱,化生气血功能减退。
【表现】 ①不能濡养筋脉: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②不能上荣头目: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甚则夜盲(06);③化燥生风,虚风内动:皮肤瘙痒,筋挛、肉 、瘛疭(07X)。
(4)肝阳上亢
【原因】 ①多由于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②精神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③肾阴不足,水不涵木(12)。
【表现】 眩晕,耳鸣,面红升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数等上盛的病理表现;同时可见腰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的表现。
(5)肝风内动
【原因】 肝阳化风、邪热炽盛、阴虚阳亢、阴血亏耗、血燥生风(93X)。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肾精亏虚
【原因】 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
【表现】 ①影响生长发育;②阻碍性腺发育;③早衰( 未老先衰 , 头发枯萎 、 早脱 、 早白 , 耳鸣耳聋 , 牙齿松动 )(01/05/13X);④脑髓空虚: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
(2)肾气不固
【原因】 ①年幼;②年老;③早婚、性生活不节;④久病。
【表现】 主要是对肾的生理功能的影响。
①肾失封藏,见遗精、滑精;②二便失于固摄,见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③影响肾的纳气功能可见其气浮与上、动辄气急。
(3)肾阴亏虚
【原因】 ①久病伤阴,累及于肾;②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③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④他脏为病,累及于肾(99)。
【表现】 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等表现。
(4)肾阳不足
【原因】 ①心、脾阳虚及肾;②房劳过度。
【表现】 ①生殖机能的减退,见阳痿、精冷不育;②水液代谢机能的减退,见水肿;③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表现。
1.胆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原因: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②中焦湿热熏蒸,阻遏气机(92X/93X)。胆汁的生成和排泄障碍可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04X)。
2.胃
胃的功能失调病机:主要指受纳障碍、腐熟水谷功能异常、和降失职、胃气上逆(91X)。
(1)胃气虚
【原因】 ①饮食失节;②禀赋素虚;③久病元气不复(05X)。
【表现】 ① 胃气虚受纳与腐熟功能减退 ;② 胃失和降 : 饮食无味 、 脘腹胀满 、 隐痛 、 呃逆嗳气 、 恶心 、 呕吐 (97X/00X/01X/10X)。
(2)胃阴虚
【原因】 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②久病不复,消灼阴液(94X/11X)。
【表现】 ①受纳腐熟功能极度衰退;②胃失和降;③胃气衰败。
(3)胃寒
【原因】 ①过食生冷;②过用寒凉药物伤阳;③素体中寒。
【表现】 ①腐熟减退;②气机不利。
(4)胃热(胃火)
【原因】 ① 邪热入里犯胃 ;② 嗜食辛辣厚味 ;③ 郁结化热 、 化火 ;④ 肝胆之火 , 横逆犯胃 ;⑤ 肝郁气结 (02X/06X)。
【表现】 ①腐熟功能亢进:胃中嘈杂,消谷善饥;②消烁津液,燥热内结: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③胃气上逆:恶心、呕吐酸苦黄水;④胃火循经上炎:齿龈肿痛;⑤火热灼伤胃络:呕血。
3.小肠
小肠功能失调表现为:①失于受盛:食下腹痛、泄泻、呕吐;②不能化物:食入腹胀,完谷不化;③泌别清浊功能失司:腹痛肠鸣、上吐下泻。
小便淋浊刺痛:由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在藏象学说中称作小肠火。
4.大肠
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5.膀胱
膀胱功能的失调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尿有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
6.三焦
三焦气化功能失司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气机不利;②水液代谢障碍(95X/08X)。
1.髓和骨的功能失调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松脆、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听觉失聪、视物不明、智力减退、胫酸脚软、脑转耳鸣、懈怠安卧(96X)。
2.脉道功能失调的原因(影响脉道通利的原因)(92X/93X/94X/99X/01X/08X)
① 津液枯涸 , 脉失濡养 。
② 痰浊内阻 , 气机不畅 。
③ 寒凝血瘀 , 脉道阻滞 。
④ 脾气虚衰 。
⑤ 多食咸味 ( 多食咸 则脉凝泣而变色)。
3.女子胞功能失调的原因(91X/97X/98X/12X)
① 气血不和 :因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气滞血瘀、气血不足、阳气不足或下元虚寒、寒湿或湿热下注所致;② 心 、 肝 、 脾 、 肾的功能障碍 ;③ 冲任气血不足 :与肝、肾、脾、胃生理功能失调有关。阳明脉衰少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是: 肾中精气不足 , 肝失疏泄 , 阳明脉衰少 , 脾胃运化功能失调 (92X/95X/99X/04X/08X)。
【真题篇】
08-125.脏腑失调病机,主要是指( ABCD )
A.脏腑功能太过
B.脏腑功能不及
C.脏腑阴阳失调
D.脏腑气血失调
19-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D )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09-127.心血瘀阻的原因主要是( ABD )
A.阳气不足,血脉寒滞
B.痰浊凝聚,血脉不畅
C.心肝火旺,灼伤心阴
D.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
09-128.肺气失调的病机主要为( ABC )
A.肺失宣发
B.肺失肃降
C.肺气虚损
D.肺失濡润
05-112.肺气虚损易导致( ABD )
A.卫表不固,自汗
B.津液不布,聚痰成饮
C.肾不纳气,动辄气急
D.宣肃不及,少气不足以息
A.尿量增多
B.尿量减少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03-93.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 C )
03-94.肺的宣降功能失常,则( B )
00-126/01-128/09-130.脾气虚损的病机是指( ABCD )
A.运化无权,纳食不香
B.升降失调,清浊不分
C.升举无力,中气下陷
D.统摄无力,血溢脉外
13-12.脾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中,易致脾阳不振的是( C )
A.脾阴亏损
B.胃阴不足
C.脾气虚弱
D.胃气不足
07-112.肝血不足可致( BCD )
A.腰膝酸软,耳鸣
B.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
C.眩晕目涩,视物模糊
D.筋挛
A.肝火上炎
B.肝不藏血
C.肝阳上亢
D.肝血不足
12-85.情志不遂,气郁日久易致( A )
12-86.房事劳倦,肾阴耗伤易致( C )
01-13/05-13.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早脱、早白的病机是( B )
A.肝失疏泄
B.肾精不足
C.肾气不固
D.脾虚不运
E.肺气虚衰
13-124.下列各项中,与肾精不足相关的有( ABD )
A.耳鸣耳聋
B.头发枯槁
C.两目涩痛
D.牙齿松动
19-113.下列属于脾气虚损病机的有( ABCD )
A.运化失常,纳食不化
B.中气不足,升举无力
C.健运失职,气血乏源
D.统摄失司,血溢脉外
06-112引起胃火炽盛的原因多为( ABCD )
A.肝郁气滞
B.嗜食辛辣
C.邪热入里
D.肝火横逆
11-130.胃阴亏虚病机的形成原因有( AB )
A.温邪久羁,耗伤阴液
B.久病不愈,消灼津液
C.嗜食肥甘,伤及胃腑
D.劳心过度,耗伤阴液
08-127.三焦气化失司是指( BD )
A.气血生化失常
B.有关脏腑气机不利
C.血液运行失调
D.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08-129.脉道不利的病机是( ACD )
A.津液枯涸,脉失濡润
B.固摄失职,血溢脉外
C.痰浊内阻,气机不畅
D.寒凝血瘀,经脉阻滞
04-117.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是( ABCD )
A.肾中精气不足
B.阳明脉衰少
C.肝失疏泄
D.脾失健运
12-129.可导致女子胞功能失调的原因有( ABCD )
A.脾气虚弱
B.肝血不足
C.肾精亏虚
D.冲任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