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
1.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腹。
2.这样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途径。(07)
3.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异名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07X/20X)
1.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2.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3.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中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
1.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
2.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 ★ 。在 内踝尖上八寸 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续表
【高频考点】
1.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 任脉 , 足少阴肾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 , 足厥阴肝经 (94/99/13X)。
2.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形式为 循环贯注 (95/07)。
3.十二经脉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手指端、足趾端(02X)。
4.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阴经和阴经的交接部位有:肺中、胸中(07X)。
5.交接于目内眦的两条经脉: 手太阳经 和 足太阳经 (08/12)。
6.交接于足小趾端的两条经脉是: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07)。
7.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09),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8.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06),任脉的终点是目眶下(94)。
9.分布于下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12),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15),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手少阴心经(16)。
10.循行到达颠顶的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16X)。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十二经脉之外的重要经脉,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在全身起到重要的统率、联络和调节作用。
1.督脉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向后经长强穴上行,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进入颅内,络脑。回出沿项、头正中线上行至颠顶(百会穴),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处(龈交穴)。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2.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向前经阴阜(曲骨),上行至关元穴,继续沿前正中线上行达咽喉,至下颌部(承浆穴),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3.冲脉
冲脉起于胞中,下经会阴,出于气街,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4.带脉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束带而前垂”,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5.阴跷脉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6.阳跷脉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睛明穴),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
7.阴维脉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8.阳维脉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1.奇经八脉的作用(14X)
①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③与肾脏和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一定联系。
2.督脉 (17)
①调节阳经气血——与手足三阳经 ★ 交会于大椎而称 “阳脉之海” 。
②反映脑、髓和肾的机能。
3.任脉 (07X)
①调节阴经气血——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联系手足三阴经而称 “阴脉之海” 。
②任主胞胎。
4.冲脉
①调节十二经气血——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称 “十二经脉之海 ★ ” ,亦为 “五脏六腑之海 ★ ” 。(18X)
②与女子月经及孕育机能有关—— 冲为血海 ★ (99)。
5.带脉
①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②主司妇女带下。
6.阳维脉
维络诸阳,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 ★ 相合。
7.阴维脉
维络诸阴,联络所有阴经而与任脉相会。
8.阳脉、阴脉
①主司下肢运动(95);②司眼睑之开合(95);③左右成对,“分主一身左右阴阳”(阳 不与督脉相交 ★ )(10)。
【高频考点】
1.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奇经(91/06)。
2.到达颠顶的经脉是肝经(95/03)。
3.经过会阴部的经脉是:任脉 督脉 冲脉(94),进入脑的经脉是督脉(94)。
4.“一源三岐”是指 任 、 督 、 冲 脉同起于胞中,皆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身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94/95/06/09X)。
5.经络气血逆乱可致厥(96)。
6.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督脉(17)。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1.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 (92/97/06/11)
离 :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别出; 入 :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向心性循行。
出 :浅出体表而上头面; 合 :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阳经脉。
2.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 (03X/04/05/11/12X)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
② 加强了体表与体内 、 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
③ 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 。
④ 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
⑤ 加强了足三阴 、 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
别络也是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1.别络的循行特点
别络从 肘膝关节以下 分出(97/98/09/10)。
别络有十五条,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
2.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
①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②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
③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1.十二经筋的分布
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92/02)。
2.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约束骨骼 、 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 保护脏器组织 (01/07/15X)。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皮部的生理功能
①反映和传递信息;②刺激于脏腑、经络。
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①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易考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