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____一体观、______一体观。

人体三宝,谓之____、____、____。

(2)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3)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________”的整体观)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明清时期

(1)命门学说的产生和温病学说的形成。

(2)《本草纲目》《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医学巨著问世。

(3)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说“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效方。

温病名家

img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人体三宝,谓之精、气、神。

(2)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3)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气候变化:春__、夏__、长夏__、秋__、冬__。

生物变化:春__、夏__、长夏__、秋__、冬__。

2)昼夜时辰与人体生理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_____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____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3)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

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____;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____。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1)季节气候与人体病理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____,长夏善病________,秋善病风疟,冬善病____。”(《素问·金匮真言论》)

2)昼夜时辰与人体病理

“夫百病者,多以旦__昼__,夕__夜__。”(《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季节气候与疾病防治——因__制宜

防病:“________,避之有时”。

养生:“法于____”“春夏养__秋冬养__”。

2)昼夜时辰与疾病防治——如“________针法”

3)地域环境与疾病防治——因__制宜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尝贵后贱”可致“____”病,“尝富后贫”可致“____”病(《素问·疏五过论》)。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气候变化: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

生物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

2)昼夜时辰与人体生理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3)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

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1)季节气候与人体病理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

2)昼夜时辰与人体病理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1)季节气候与疾病防治——因时制宜

防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养生:“法于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昼夜时辰与疾病防治——如“子午流注针法”

3)地域环境与疾病防治——因地制宜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素问·疏五过论》)。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二、辨证论治

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____与____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___,即____。反映的是一种疾病全过程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痢疾等。

(2)___,即____。是疾病过程中某一____或某一____的病理概括。

证与病机的关系: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

(3)___,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个别、孤立的现象,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1)_____,即认识疾病,确立证候。包括:辨病因、辨____、辨病性、辨____。

(2)_____,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步骤包括:因证____、随法____、据方____。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____是____的前提和依据;____是____的延续,也是对其正确与否的检验。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_________,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所处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2)_________,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二、辨证论治

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病,即疾病。反映的是一种疾病全过程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痢疾等。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证与病机的关系: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

(3)症,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个别、孤立的现象,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1)辨证,即认识疾病,确立证候。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

(2)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步骤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也是对其正确与否的检验。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所处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2)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Git/B97/4rfYl9HgpsSfgRrvGaJZytdFcHrXfPqfBlL6OwidQ5Q9vvzTANit0Z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