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集体。身处集体之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频繁地利用沟通力来传递个人意志、维护人际关系,从而在各种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有利的发展机会。可以说,沟通力是我们维护自身社会地位的基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保障,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我自己研创的图形来了解一下关于沟通的两个原理,由这两个图形可知,要想成为沟通专家,需要做好两件事。

平衡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

前文提到,沟通的目的之一是合作,而合作肯定就要满足双方的需要,既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还要弄清到底是先谈事儿,还是先解决感情问题。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先来看图2-1。

图2-1 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要

从图2-1可以看出,沟通有以下四种模式:

1. 委屈和讨好

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沟通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不太关注或关注度很低,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种人叫什么?叫“老好人”。

我们身边应该都有这类人,一心一意为别人好,人缘也特别好。可这些行为并不能令他们快乐,因为长期委屈自己、讨好别人,自己的内心所需却不能获得满足,甚至渐渐枯竭。

2. 控制和强势

与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相反的,是对他人关注极少、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这类人在与他人沟通时,很少或根本不把对方的需求放在心上,只在乎自己的哪些需求能得到满足、能获得哪些好处。这种沟通模式叫什么?叫作控制和强势。采用这种模式的人沟通时总喜欢用强势的语言和态度试图控制对方,让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人在公司领导中比较常见,有人可能觉得这种人很有魄力,但他们的人际关系却很糟糕。因为他们的沟通方式会给人很大的压力,他可能颇有管理能力,但大家并不是心甘情愿地与他合作,而是出于一种害怕,比如怕失去某种利益、怕被惩罚、怕被开除等。合作有两种,一种出于彼此的欣赏与喜欢,另一种就是出于害怕,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种沟通模式并不是真正靠沟通来实现目标。

3. 忽视和无助

还有一种人,在沟通时既不关注自己的需要,也不关注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处于一种懒得沟通或不愿沟通的状态。这种沟通模式叫作忽视和无助。

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它是一个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指一个人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所以,这种“无助”来自我们人生中的一次次挫折和打击,最终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用小狗做过一个非常典型的实验。起初,他将一只小狗每天关在笼子中,然后打开一个蜂音器,开始电击这只小狗,每次半小时,小狗无法逃脱,疼得嗷嗷叫。在另外一个笼子里也关着一只小狗,同时在这个狗笼中放置一个开关,当电击这只狗时,一旦小狗踩到开关,电就没了。

实验人员每天对两只狗进行这样的训练,一个月后,两只狗被放出来,又找来第三只没有经过训练的狗,然后将三只狗全部放在一个围栏里。这个围栏很矮,小狗轻轻一跳就能跳出来。三只狗都被放入后,开始通电,结果怎样?那只没经过训练的狗立刻就跳出围栏逃走了,接着那只在有开关的笼子中训练的狗也跳出围栏逃跑了。唯独那只被连续电击了一个月的狗,怎么都不肯跳出围栏,而是躲在围栏的一角呜呜地叫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只狗已经习惯了每天被电击半小时,它感觉这就是它每天必须经历的,是无法逃避的,所以就算周围没有笼子,只有一个小小的围栏,它仍然不肯逃走。这种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多,你会发现有大量不善于沟通的人,在与他们沟通时,他们表现得十分冷漠,这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因为他们觉得任何沟通都是没用的。

4. 尊重与合作

与以上三种沟通模式完全相反的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模式。运用这种沟通模式的人,会在沟通中积极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要,既关注他人的需要,也不忽视自己的需要,他们沟通的目的就是尊重与合作。这也是成为一名沟通专家最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沟通模式。 9zjeYuOSFIvPxii69EXogggvhzEIR6QxPtG1X7rSK6BGlZlVOH6xG2en7tQej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