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宋代党争:意见之争远胜于身份之争

借由抬高士人地位,将武人相对贬抑下去,解决了过去军权威胁皇权,地方威胁中央的严重问题,也就是将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和士人的合作共治基础上。于是就建立了种种祖宗家法来保护士人,不可以侮辱士人、不可以杀言官等,都被视为朝代的政治原则,用来节制了皇权。如此在北宋刺激出高度的士气,作为一个集团,士人真的相信,既自豪又带有责任感地相信,天下是由皇帝和士人共治的。

近世前期与近世后期在这方面有着最大的差异。明朝之后,士人的地位逐渐沦丧,以至于虽然表面的角色维持着,社会上也没有出现其他集团和阶级侵蚀、抢夺士人的权力,但实质上士人和皇帝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一种是权力上的距离,另一种是关系上的距离,而两者又密切互动。

明太祖因“胡惟庸案”而废宰相,只是士人与皇帝距离拉大的其中一项因素。出现了“廷杖”的惩罚,也是其中一项因素。“以八股取士”,将读书彻底技术化,窒息了士人的思想发展,也是其中一项因素。众多因素累积彼此加强,到了万历朝,恶化到出现皇帝二十年不见朝臣的荒唐局面,试问,绝大部分士人,即使任职高官,都从来不曾见着皇帝,要如何“与皇帝共治天下”?甚至要如何维持“与皇帝共治天下”的信念?

从历史上看,唐朝有党争,宋朝也有党争,但了解了宋朝独特的“士人与皇帝共治天下”政治背景,我们就会小心,不能想当然地将两朝的党争混为一谈。唐朝党争分党分派的原则是“身份重于意见”,牛党和李党成员身份背景很不一样,但彼此政见立场没有很明显的差别。党争过程中不太会看到有人因为信念的改变,而从这个党跳到那个党去。两党的属性很难改变,因为身份无法改变。

宋朝没有门第、寒门的区别,也没有明经科和进士科的区别,那是唐朝党争的根本原因。宋朝的党争是倒过来的,“意见重于身份”。若要从身份上看,其实看不出太大的道理。元祐朝有所谓的“洛”“蜀”“朔”三党,看起来好像是用出身地域来区分的。在四川出生长大的就归到“蜀”派,和其他四川人在一起。但是细查当时的党派状况,却发现三派领导人有明确地域出身差别,“蜀党”是以来自四川眉山的苏轼为首的,可是归在这一党,和苏轼相善的,却并不都是四川人。尤其是后来新党复辟后,和苏轼一起遭到打压放逐的那群人,很多都不是来自四川。

北宋党争本质上是意见之争,意见之争也就没有必要争论谁属于哪个党。唐代牛党的人不太可能明天变成李党的,李党的人也不会想将牛党的人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可是北宋的党争就有很高的流动性,没有必然的力量将一个人限制在一个党里,也没有必然的力量控制一个政党应该包括哪些成员。高流动性也就等于是充满各种变节以及背叛可能性的环境。那个时代党没有制度化,没有党员、党证、党代表大会,纯粹依意见立场形成团体,照理说应该会有许多不同团体,各个团体都很不稳定,团体之间混战一气,果真如此,那就很难形成两个党对峙拉扯的“党争”。

有“党争”,因为先有关于“党”的一些特别观念,才形成了特殊的“党”。 qobLY2hn5TdW7vxisFbzAc7icotdXT7lIoPpsG2eFhiCQkl28oU/qtOmchBjQt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