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之后,神宗即位,年轻气盛,问前朝留下的老臣富弼该如何统治天下。富弼的答案好简单:“二十年不用兵。”神宗无法忍受这种保守退缩的态度,他知道绝对不能用像富弼这样的宰相,要当强悍的皇帝,先要找到一个强悍的宰相。他找的,就是王安石。
神宗朝迫切要处理的大问题,是西夏。此时王韶上了著名的《平戎策》,建议先拿河湟之地,来建立对西夏的包围之势,可以联络吐蕃,然后用吐蕃之兵连接西羌,从南边威吓西夏。《平戎策》得到了王安石大力支持,熙宁五年(公元一〇七二年)神宗就任命王韶为枢密副使到河湟之地屯田,建立熙州,特别强调是熙宁年间新建立的国土。
公元一〇八一、一〇八二连续两年发兵三十万进攻西夏,这也是北宋最后两次对外用兵,前一年先败于灵州,次年又败于永乐城,两场对西夏的出征失利彻底浇灭了宋朝对外的军事企图。
宋代政治上最关键的因素,是士人与皇帝共治。这不是皇帝高高在上,由士人去服侍皇帝,而是士人集体的力量与皇帝权力平行合作。这又是之所以要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的一个理由。过去对于中国政治的印象,总是一体假定权力中心就是皇帝,由皇帝来统治。然而历史现实上,皇帝权力不只随时代有大有小,而且行使的方式很不一样,和底下的官僚体制间的关系也不断变化。把所有的皇帝都看成是一样的,以为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与作用都一样,就无法认识中国政治史最核心的真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