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只要……我就心满意足了

原则#1:我的伴侣不是我快乐的来源;我才是。

有一天,我在主持工作坊时,一位女士谈起了她和男朋友之间的问题。其实,问题是对方不想再当她的男朋友了,她忧心如焚,淹没在一堆被遗弃、不配得和心碎的感觉中;她认为对方背叛了自己,失望透顶。有一小阵子,她谈到,她觉得自己没人要,非常不讨人喜欢,并举例说明了自己的毛病和缺点。然后她接着说,她多么需要对方给她价值感。按她的说法,对方真的是个很棒的男人——外表英俊、身体强壮、有经济实力,还特别风趣幽默。她期望男人拥有的一切特质,对方都具备了。

我接下来讲的话,真的是脱口而出,连自己都控制不住。

“他为什么要跟你在一起呢?”

“你是什么意思?”她问道,因为这直截了当的挑战而目瞪口呆。

“我的意思是,他是这么完美的男人,你又一直跟我们讲,你是这么软弱、没用、不可爱的女人,”我说道,“他为什么要跟你在一起呢?”

那时,我是个年轻的工作坊老师,在关系咨询领域也还是新手,所以我整体的手法都不太严谨。尤其在用“为什么”这个字眼时,我很不小心——人们在脆弱状态时,常常会觉得“为什么”是种挑衅,缺乏慈悲和理解。不过,我的问题真的触发了这位学员,她狠狠啜泣了一番后,承认自己把这个男人捧得太高,而这种态度往往会让人贬低自己,感觉自己很渺小、微不足道。她承认,她有一些关于自身的信念,而且信念扭曲了她对潜在伴侣的看法;然后,她意识到,这个剧本在她四十二年的人生中,已经上演了不下十次。

这个故事表明,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而且当今几乎所有的亲密关系,都笼罩在这个信念的阴影下:“我不完整,也不够好,我需要外在的某人某事,让我变完整,让我成为更好的人。”这个信念又会被其他信念强化,如:“我必须找到那个能让我完整的人”以及“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来赚取让我完整的东西”或者“我必须证明,我配得上我所需要的爱和快乐,这样我才感觉完整”,等等。所有这些说法都与真相截然相反。

一般而言,人类似乎要花很长时间才会意识到,没有人有能力使他们快乐。即使失望频频,我们还是会继续尝试,要让别人说什么或做什么,只要能把快乐和完满的体验转移到我们身上,好让我们变得完整就行。即便对伴侣无数次地失望,也不一定会带来智慧与理解——但是一旦明白了,这些智慧与理解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相反,我们在所谓的唯一真爱身上尝试多次,均以失败告终,此后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我们断定,我们只是选错了伴侣!我们不去质疑这个信念,即外在的某人某物是我们快乐的关键,也不去探究这个信念对自己到底是谁有什么样的含义。反之,我们要么接着向外追寻,要么坠入气馁和绝望——两者都在强化这个信念。无论哪种方式,我们对真相依然视而不见。

你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爱和快乐。

为了更充分地体验这句话,我邀请你,去直面你对关系目的和关系动力的信念,并质疑这些信念的有效性,把这看作“离开羊群”。如果你细细思考亲密关系的信念,你会注意到,虽然这些信念可能是从上几代人那里演化而来,但基本的信条都大同小异,而且一向如此:

“我们俩——你和我——结婚了,或是处于一段彼此承诺的关系中。这意味着你现在属于我,也进一步意味着,你必须满足我的要求,好让我有重要感、归属感、安全感,还有个人的力量感。你有我需要的东西,你一定要给我。你要对我的快乐和自我的感觉负责。”

这些语句,是否与你的关系信念相吻合?如果是,你可能也认识到,它们具有普遍性。实际的用语可能不一样,但表达出的潜在需求和不完整感,几乎每个地球人都能感同身受。我们就像一大群羊,盲目地跟随着信念——信念告诉我们该如何满足对重要性和归属感的需求。直到一只羊离群了,不然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这些需求本身仅仅是信念,并非真相!

我在想,那个提出“跳出框框思考”的人是否想到了:他(她)是在建议我们停止使用智力,而转向我们的直觉来寻求指引和启示。无论这是否为其原意,我建议我们可以使用这句谚语,来开始质疑我们信以为真的每个关于关系的假设,可以从以下问题开始:

别人的行为或语言能使你感到真正的快乐吗?

让我阐明“真正的快乐”这个词组。当我使用这一词组的时候,我是在描述一种不依赖于任何条件而存在的体验。否则,我们谈论的就是有赖于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才能有的感觉,因此只有条件还在的时候,感觉才能持续。这类快乐是有条件的、变化无常的,因此准确来讲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快乐”。无条件的快乐就是无条件的,然而我们为自己设定的几乎所有目标——灵性的、物质的或情感的——都在加强一个信念,那就是,只有满足了特定条件后才能获得快乐:

“除非我找到唯一的真爱,否则我没法快乐。一定要挣到一千万美元我才满意,少一分都不行。我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在受苦,我怎么能感到高兴呢?除非我知道我孩子经济上有保障,否则我没法心平气和”,等等。

◎期望过载

当你琢磨无条件的快乐的意义时,你会看到你一直努力想从伴侣那里获得的,是一种无常的体验,比如安慰、感情、保证、鼓励、宽慰,或身体的愉悦,而我们把每一项都称为“爱”。下面两句话是我在自己的工作坊中听到的例子。表面上这些话听起来可能很有道理,要求也不高,但细审一番,你会发现,里面充满了没有挑明的期望:

“我对老公要求得不多,我只想要一个拥抱。”

“我不指望我老婆一天到晚都让我快乐,我只想让她别理我,给我留一点空间。”

我们逐一检查每个案例,对话是这么进行的。

“我对老公要求得不多,”一位女学员说道,“我只想要一个拥抱。”

“你是说他从来不抱你吗?”我问道。

“抱过的,但他最近抱得不怎么多。”

“但有时,他确实有抱你的。”

“抱是抱,但他抱我的方式不对。”

“什么是对的方式?”我问道。

“我只想让他表明他是在乎的!”

“那他怎么抱你,才能表明他在乎呢?”

“你知道我什么意思,”她语气坚定地说,“我想让他表达点激情和爱意!”

“所以你要的不只是一个拥抱而已,”我说道,“你从他那里,想获得更多的东西。”

“嘿,谁叫他是我老公!”

“所以呢……”我敦促她继续说下去,希望她解释一下结婚证赋予了她什么样的权利。

“所以?”她很震惊地回应。

现在,她把我和她老公一视同仁了——我们都应当会读心术才对。

“所以,他应该把我当他老婆来对待!我想感受到,他是真的想要我。我想知道,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且他欣赏我给他的一切。”

“你认为,他能在一个拥抱中,传达这么多吗?”

“是的!”然后她想了一下,“嗯,这是个好的开始吧。”

讲到这里,我觉得只要她还一门心思地渴望得到某种特别的拥抱,她永远都不会满意,最终,她要不就放弃、离婚,要不就一撑到底,其中不乏苦涩、怨恨或无奈。显而易见,这不仅仅是一个拥抱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句话。

“我不指望我老婆一天到晚都让我快乐,”他说,“我只想让她别理我,给我留一点空间。”

他双手在胸前交叉,身子在座位上向后靠,椅子的前腿悬空翘起。

“你需要多少空间?”我问道。

“我自己也说不上来,”他说,“够了就行。她总是走进家里的办公室,问我问题,想跟我讲话。她不理我多好啊,那样我才能安心工作!”

“所以,你想让她整天都不理你,每天如此?”

“只有我在家里的办公室的时候才不理。”他说道。

“我懂了。”

我沉默了片刻,等着我意料之中的话。过了片刻,他又开口了。

“还有我看电视,或用电脑的时候。”

“或在床上,或在晚餐桌边……”我补充道。

“不,我们吃晚饭可以讲话的。”

“对啊,但其他时间,她应该闭嘴。”

“我从来没有叫她闭嘴过,”他说道(我在想,我本来可以用别的词,不那么挑衅的),“我总是很尊重她。但她不断闯进来,打断我,问我是不是想和她一起做什么,而且,她总是在我很忙的时候这么干!”

“真凑巧啊。”我说道,但他没有理会我旁敲侧击的话。

“我只想让她别理我。”

“一直不理吗?”我说出自己的疑问。“如果她真的不理你呢?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理解我,”他说,“而且,她尊重我。”

“是否也意味着她爱你呢?”

“我不知道。”他不置可否地耸了下肩,“也许吧。”

“所以,如果她一直不理你,这就证明她真的很爱你,”我说道,然后,我开始逗这位学员。“我猜如果她出走,永远离开你,这说明她爱你爱得发狂!”

话音刚落,大家笑声一片。

“我猜,如果她搬到了国外,”我说道,“就证明了,她无条件地爱你!”

“不,我是想和她一起生活的,”他说道,人更往后靠在椅子上了,“我只是有时需要一个人待着。”

“所以,你想让她在身边,但又不靠得太近。你需要她时,想让她随时待命;但其余时间,你想让她闪到一边。而且,你想让她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什么时候该靠近,对吧?”

这引发了另一位女学员的评论:

“听起来,您是在谈论他的狗!”

哄堂大笑。

在写出以上对白时,我开始琢磨,如果那位想要拥抱的女士和那位想一个人待着的男士在一起生活,他们的婚姻会是什么样的。答案立即在脑海中闪现——嘿,地球上几乎每桩婚姻,不都这样吗!

当你认为,你的伴侣掌握着让你快乐和完满的钥匙时,你的价值感就体现在对方的行动(或不作为)和语言(或沉默)中。在第一个例子里,如果那位女士的丈夫拥抱了她,她的价值感会暂时上升。但很快,价值感会再度消退,她还需要另一个拥抱,而这次的拥抱必须更好。如果抱得和上次一样,价值感(如果还能出现的话)不会那么强,失望会不知不觉地渗入。下一次拥抱(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很可能更令人失望,她会日益觉得自己的价值微乎其微。当然,她还会继续相信:正因为她从丈夫那里得不到想要的,她便是一个有局限的、不完整的人;她看不到,那个无与伦比的存在只是在假扮她而已。

那个想要私人空间的丈夫,依然会认为妻子不体谅他的需求。妻子的行为反映出了他的自我感觉:他觉得自己是个遭误解的、不为人欣赏的男人,承受着不合理的要求。他在婚姻中更独立,他也不会承认自己有任何个人需求是要妻子来满足的;但如果她真的把注意力从他那里转移,在婚姻之外寻求乐趣和友谊的话,他无疑会万分难受。独立的他没有觉察到,他需要的是,对方安静地等待他的关注,并在他屈尊关注对方时,对方应该表现出兴奋和喜悦的样子。他相信,对方耐心的等待和明显的崇拜(嘿,等一下,这听起来确实像他的狗),可以让自己得到满足。所以,他还是无法察觉,他其实也在“羊群”中,跟其他成员一样,在别人那里寻求自以为需要的东西,以体验到完整而快乐的感觉。

◎无法满足的饥饿

在诸多人类追求的背后,不满是驱动力。在所有不满的背后,需求本就无法满足;与需求联手的,是“人是不完整的”信念。但如果你并非不完整呢?如果,你一直活在遗忘的催眠状态中,而且你周围的世界是专门强化催眠的,直到某一刻你从催眠中醒来,并愉快地忆起你本质的原貌——如果,这才是真相,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不再将他人视为自己快乐的源头,不再指望他人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这对你所有的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呢?如果离开“羊群”,体验超越信念的关系,又会怎么样呢?

听起来都很不错——可以说棒极了——但我看不怎么现实!在这个真实世界中,我真的觉得我不完整,我还缺点什么。如果我都不能从伴侣那里得到一些我想要的,那这段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键是要帮助你看到你并非不完整,而且你也不需要你已经拥有的东西。

但不完整的感觉,不是我凭空想象的!我的需求不是我想象出来的——就在那儿,在我里面。我只是个人啊,真可恶!

但你并非只是人。而且,不完整的感觉或需求,不像你想的那么真实。让我们把需求看成某种饥饿,思考一下需求是什么。想象一下你饿极了——像一个三四天没吃东西又没钱买饭的人。想象一下,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看待世界?我个人认为,我的头脑会不断跑到我饥饿的对象——任何食物——那里!我还会把人当作获取食物的手段,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个似乎最有希望带来食物的人身上。然后,我得想怎么从那个人手里获得食物,这时操纵就起作用了。我必须用特定的方式讲话做事,好启发、鼓励、强迫甚至威胁对方给我食物。当然,最开始我得谦虚温和,甚至幽默迷人。如果这类行为不能如愿以偿地为我带来食粮,我必须采取更果断的,甚至是咄咄逼人的手段。如果我力气够大,为了实现目标,我甚至会在身体上胁迫对方,甚而制服对方。最终,我要么得到了渴求之物,要么失败放弃,转向别处谋生。

读上述例子时,你是否看到,对食物的生理需求以及对爱和快乐的情绪需求,两者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会使我们把别人当作满足感的来源。你也可以说,两者都会使我们把别人当作成功或失望的途径。两者都会激发我们开动脑筋,好控制和操纵别人,让别人给我们所需之物——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生存下去并茁壮成长所需要的。

是的,需求和饥渴都是我做人的一部分。如果我不能从身外获得食物,我会死的!如果我不能从伴侣那里获得爱,我会——

——要看看爱到底在哪里!你认为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处于某段关系中;实际上,你的各种关系意义重大,远不止让你觉得自己特殊而已。关系在帮助你醒来并忆起——

——我知道,我知道,记起快乐就在我的内在,我必须让自己快乐,爱自己,等等……

嗯,不完全是。更多的是醒来,并忆起你恒常处于真正快乐的状态中时你已然完整,但你忘了这些,并且相信自己是不完整的。当你相信你并不完整时,需求便占了上风,并推动你从外在去寻求满足感。

需求一旦涉入,便无中立可言。当你透过需求的眼睛看世界时,每件事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如果伴侣忘了你的生日,而你需要对方热烈庆生,来证明你是特殊的,那么,按你的解读,伴侣的健忘证明了对你的爱有所保留。如果伴侣记得为你庆生,但你觉得缺乏你所需要的热情,你还是会按老路子解读对方的行为,还是会认为对方忽视了你的重要性,认为理所当然应该给的东西,对方故意不给你。一谈到对特殊感的需求,那么一切都将是个人化的!

许多人进入一段关系时,期待伴侣来证明自己是特殊的个体。不过,如果证明并非指日可待,我们对重要性的需求又一直得不到满足,会发生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前进一步看看“他人是你真正快乐的来源”这个信念。之前说过,“某人必须带给你快乐”的想法,往往会强化一个信念:“你现在还不快乐,因此你不完整。”大多数人不喜欢不完整的感觉,往往会认为自己有问题。这是种自惭形秽的假设,常常让人认为自己不配得,所以必须要赚取、证明或索取快乐的权利。这时操纵开始起作用。关系中的操纵往往是巧妙的言辞或行为,意在诱导伴侣给出爱的回应。你不可能直截了当地乞求你的伴侣让你快乐,因为这会赤裸裸地展现你脆弱的需求,对此你非常厌恶。因此,你必须运用你小时候就创造出来,而且随着你的成长变得越发精巧复杂的行为。我没法列出人类表现的所有个人行为,但是在一些基本的例子中,我会尽可能多地来归纳与概括这些行为。我也归纳了这些操纵行为在关系中出现的顺序。

◎从伴侣那里赚取爱和快乐

赚取与证明你有爱和快乐的权利,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微妙,几乎难以辨别。我在这里的措辞意在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人们表达需求时的自信程度看起来有所不同。如果你试图用赚取的方式来通往幸福的大道,你的方法看来往往是较为被动的。你会想尽办法为伴侣做更多的事,来赢取伴侣对你的付出。你会牺牲自己的事业、朋友,甚至家人,好随时待命,满足伴侣一时的兴致和需求。你总觉得,你对关系的贡献要超过伴侣才行,因为你在补偿你的不完整、不配得的感觉。你会随时准备好,每当伴侣有时间或愿意和你在一起时,你可以陪伴对方。有时你需要使出浑身解数,采用嬉戏、性诱惑或热情来吸引伴侣的注意力,让对方更多地投入关系中。

当然,你可以随时转向关系中备受欢迎的消遣方式之一,那就是先确认好了自己近期投入得足够多,好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抱怨伴侣对两人关系的注意力或参与度不够。

另一种看似有效的方式(其实从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就是想法子让你的伴侣感到嫉妒。未必需要你在伴侣面前,公然与别人调情,或展现强烈的爱慕。关键在于,假装把更多的注意力从伴侣身上移开。一个上佳的方法,就是夸奖别人的某个特质,而你的伴侣认为这种特质自己也有。例如,要是你的伴侣喜欢逗人笑,你可以谈起某某人的幽默感太赞了;要是你的伴侣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只用说起某某人多么迷人,或某某人的身材很棒;你可以不动声色地暗示,你激赏某某人对其伴侣示爱的方式。或者你可以一头钻入个人的兴趣爱好中,造成一种假象——你对兴趣爱好的热情超过了你对伴侣的热情。假装不需要伴侣,经常能有效地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并让对方来追你。从伴侣那里获得快乐是项艰苦的工作,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你会相信,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因为你确信伴侣是你的快乐和爱的来源。享受成果也无可厚非,无论这种感觉多么稍纵即逝;还记得吧,这是你赚来的!

◎证明你有权从伴侣那里获得爱和快乐

为了证明你有权被爱、有权快乐,而且你的伴侣必须给予你爱和快乐,你得为自己做好广告。首先,你必须说服自己,你是完美的伴侣,或者至少比你的伴侣要好得多。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到处宣传你打着“满足伴侣”的旗号所做的一切。当你有求于对方时,你要确保对方能全面地了解,你是怎么证明你的爱的,必要时可以夸张一点。让伴侣看到,你冲他们要的东西,根本比不上你日复一日的付出。“我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我要的回报才这么一点点!”——这是标准的口头禅。此外,为了准备开口提要求,一定要让伴侣知道你刚刚为他们做的每件小事。比如:

“我给你取了那个包裹,宝贝。”

“甜心,我给你泡了一杯茶,完全按你喜欢的方式来的。”

“亲爱的,妈妈邀请我们这个周日过去,但我扯了个理由不去,因为我知道你这个周末想打高尔夫。”

“我给你买的这条围巾,你戴起来好棒哦,甜心!你觉得怎么样?”

“亲爱的,我今天早点下班,好回家照顾你。你的感冒怎么样了?”

当你让伴侣明白了你为他(她)做的每件事后,一旦你要求伴侣小小地示爱,而对方犹豫不决时,你都可以把那些事再列举一遍。

还有另一种方式你可以用来证明,拥有伴侣的爱和快乐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去煽起他们的嫉妒感(你觉得如果他们真爱你的话,就应该大方地给你爱和快乐)。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吸引别人的关注,证明自己很抢手,可能要真的在伴侣面前和别人调情,赞扬或夸耀你的前任伴侣,或透露出别人对你有意思。你吸引来的关注不一定是与性有关的,只要你能把聚光灯照在自己身上,从别人那里赢得赞美和仰慕,就可以向伴侣证明,你是多么宝贵,因此会敦促或激发他们去表现,好让你感受到爱和快乐!

◎向伴侣索取自认应得的爱与幸福的权利

这是一个更激进的方法,通常在前两种方法都没有带来预期效果时使用。向伴侣索取自认应得的爱与幸福的权利,也许你得搬出那部所谓的《关系守则》,即旧有的行为准则,而其出处却无从得知。这部守则认为:你和伴侣有排他的特别关系,因此你们互为对方的财产。

(注:有的情况下,《关系守则》这本书所讲的准则是单方面的。在异性恋关系中这些准则严重偏向丈夫,大部分的规定都在讲女人应该如何表现,好确保男人快乐满意。就本书而言,我指的准则更加均衡些,目的在于制约伴侣双方,与性别无关。)

当你想要伴侣让自己开心时,你只用掏出守则,告诉对方应该如何表现就行了。《关系守则》赋予了你权利,你可以坚决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期望。毕竟,你拥有一段关系,不就是为了这个吗?如果不是为了让自己快乐,那还在一起干吗呢?为了大力证明自己的要求合理,你总是可以提醒对方:

“你是我的伴侣!你就该爱我!你就该让我觉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

如果这不管用,你有权用某种惩罚——包括遗弃——去威胁你的伴侣,除非他们开始履行对伴侣关系的承诺才作罢。

强烈要求、威胁、批评、最后通牒……这些都是你可以用来索取自认应得,而伴侣却吝于给你的快乐的工具——在那本超级好用的《关系守则》中,这些工具都是合理的。事实上,没人实际拥有这本守则(即便有,也不可能读完整部巨著),但这却不妨碍我们去引用它——每当我们把伴侣看作我们快乐的来源,而且以为对方吝于给出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引用。

你可以采用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靠外遇让你的伴侣嫉妒。这就像明目张胆的通告(像用飞机在空中放烟形成文字那样),让伴侣知道,你正在宣称自己有从外在获得快乐的权利,如果伴侣拒绝你的权利要求,那么你会义无反顾地去从另外一个更乐意给予你的人那里获得。

(注意我描述的所有方法中,都包括了“让你的伴侣嫉妒”。这是因为……得了!如果我们不能让对方吃醋,关系还有多大意思呢?)

我希望你了解,我在描述各种操纵方法时,用的都是开玩笑的口吻。我很早之前便意识到,无论多么频繁地采用这些方法,没有一个是真正奏效的。事实上,哪怕在关系初期,看似有一点小效果,但很快就减弱了。过了一阵子,你试图操纵伴侣让对方来爱你(就是让你感觉自己与众不同),通常会遭到反抗、憎恶和排斥。

所有的方法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你认为,你不是自己快乐的来源,因此必须向外寻求,最终让你的伴侣成了根本的来源。但是,你的关系只是体现了渗透在你生活方方面面的信念和态度。这个信念就是:目前你是个不完整的人,希望能有朝一日(如果活得够久)变得完整。这个态度就是:你必须用特定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才能从外在获得完整。

简而言之,如果你不快乐,你认为原因是你内在没有快乐。你因此推断,你必须拿出方案和方法,在外面找到快乐并把它吸引到你的内在。

◎快乐列车

在这个模型中(图1.1),你可能看到若干区域,各区域有相应目标,或具体或模糊。也许你想要健康的身体,能让你顺利活到九十多岁;或许,你想疗愈旧的情绪创伤,想拥有特定数额的金钱,想亲身经历你读到过的某种灵性体验,等等。但你是否考虑过,如果目标实现了,你会体验到什么呢?

图1.1 快乐列车

通常,我们想达到这些目标,是为了体验到某种超越恐惧、焦虑和痛苦之上的东西——你可能会将它称为快乐。你竭力去实现你认为重要的人生目标,但你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些目标本身并非你努力的真正目的。你想要的是某种体验——你认为实现目标、取得成就,就会有这种体验。再看图1.1,想象每一个格子就是一节车厢,而列车的宗旨,就是把你带到名为快乐的目的地。或许,这是这趟快乐列车的初衷,但你也可能会注意到,列车行驶在环形轨道上,一直围着假定的目的地绕圈,却永远无法抵达。

我大半辈子都在那趟快乐列车上旅行。我所有的物质追求、灵性修炼、心理探索,还有哲学研究,都源自这个充满希望的幻想:也许,如果我灵性十足,为人类服务,做一个真正高尚的人,并且喝好的威士忌,尽量多地做爱,有许多钱,而且,我的孩子都快乐成功,我和老婆相爱到永远。还有,我看看……噢!还有我疗愈了所有旧的潜意识创伤,成为成功的工作坊导师,还有……嘿!只是列出这些来,就把我累坏了!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如果我实现了所有这些目标,列车将会把我带到目的地,我最终便可以永远快乐了。此外,我必须要实现所有的目标,否则快乐就是遥不可及的。

但有一天我跳下了(或更可能是摔下了)这趟快乐列车,这时我才明白一位男士在我二十岁时对我所讲的话: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需要某样东西才能快乐。事实上,只有快乐才能让你快乐!”

我花了三十多年,才明白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论我的目标是纯粹自我陶醉、不着调的幻想,还是指日可待的奖赏,或手到擒来的事项,实现目标的渴望总是指向未来的。但快乐只能在当下此刻体验到。快乐可以随时体验,无须金钱或条件,这是好事,因为未来永远不会来临,有的永远只是当下。

但如果它现在就是唾手可得的,为什么我体验不到呢?我得做什么才能一直感受到快乐呢?

好,你要先面对这个信念——“快乐是种好的感觉”。

什么?你是说快乐给人感觉不好吗?这很荒唐!

快乐根本不是一种感觉。无论你感觉好或坏,它都在那里。如果你把快乐的体验只局限在你感觉好的时候,一旦觉得不舒服,你就会忽视快乐的存在。可能一看到伴侣的某种行为,你就开始恼火了。在那刻,你没有好感觉,所以你就更加关注坏感觉。因为你认为,感觉坏时是没法开心的,你就会对伴侣的行为起反应,仿佛这就是你感觉坏的起因;此外,你会努力找到解决办法,让自己再度感觉好起来。你会设法改变伴侣现在的行为或外表,改成让你感觉更好的样子。于是,你的伴侣变成了你快乐的来源。但你奋力争取的并非真正的快乐,因为如我所说,真正的快乐是无法被赚取、收买或强求的。也可以说,它就在那儿。你所努力争取的只是一个关于快乐的想法,一个以你感觉良好为基础的想法。

但我就是喜欢感觉好!我只想跟让我感觉好的人待在一起,只想干让我感觉好的事。

那么你就永远无法真正满足。老实说,当你开始追逐某件事物时,通常,你体验到的正好相反。我以前认为,快乐是种有条件的体验。我曾认为,如果我老婆用某种特定方式对待我,我就会开心。如果我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或交了很多好朋友,我就会开心——他们也会开心。所以我试图控制自己的世界,并创造出能让我快乐的条件。

也许,你也如此。也许,你的生命中有一个重大的目标,而你不想听我说:这个目标不会让你快乐。我向你保证,这个目标不会让你真正快乐,但也许你只愿意相信,这个目标对你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也许你只想让你的伴侣改变。你不想听到,即使你的伴侣与现在一样,丝毫不变,你仍然有可能快乐。但我所讲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也不需要任何事物。我现在就在体验着它,而它也没有要求我给予任何回报——它甚至不在意我是否觉察到了它的存在!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群美国科学家在研究快乐。他们找了两位男士,一个刚中了彩票,另一个刚出了事故,下半身瘫痪。在研究人员看来,很明显那个瘫痪的人不如那个中奖者快乐。但一年后,他们回访那两位男士,发现他俩的快乐和满意程度是一样的——顺便说下,他俩快乐和满意的程度并不高。事实上,快乐、爱、平和与喜悦是不会被条件所束缚的。真正的快乐总是在的。而且,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你就是快乐”也是真的,因为每当你觉察到当下,你就在那里!目标都在未来,快乐就在当下。如果你觉察不到,也不知道如何能觉察到,那么接着读这本书会对你有所裨益。

◎爱?真的吗?

在我所谓的“快乐列车”所能列出的所有区域中,有一个观点是全世界的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的。这个信念甚至比“金钱是快乐的关键”的信念还要盛行——一旦你找到了那个特别的人,那个唯一真爱,你就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我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设法帮助人们过上快乐的婚姻生活,而我持续不断听到的信息是:为婚姻注入幸福是伴侣的责任。在浪漫阶段,这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会这么说: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你让我变得完整。”

“没有你,就没有我。”

“你是我的灵魂伴侣。”

“你是我生命的意义和灵感。”

“你就是我终其一生在寻觅的人。”

“没有你,日子过得没有意义。”

当我写下以上话语时,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有趣的画面——我在门口招呼邮递员的时候对他说:“你让我变得完整。”然后场景进一步延伸,我沿街信步,带着类似的情感问候他人。人们多半会以为我疯了,难道不会吗?不过,从全球数十亿人中,挑出一位来表达这些情感,会怎么样呢?啊,那就一点都不疯狂了——那可是爱呀!然而,你细细思忖,便会看见:你表达的情感充斥着条件和期待,只有忘记自己真正是谁、沉浸在遗忘恍惚中的人,才会把这个当成爱。

当你在寻觅那个唯一真爱时,你是在找一个能让你感觉永远快乐的人!如此,你与对方之间形成了特殊的联结,你认为特殊感与真正的快乐是一回事。如今,对方的工作就是一直让你有特殊感。如果伴侣让你觉得自己特殊,对方就是爱你的。如果对方爱你,那你就是快乐的。如果伴侣没让你觉得自己特殊,那么你就不被爱,因此也无法快乐。让我诠释一下婚姻专家大卫·史纳屈(David Schnarch)常说的一句话:关系与爱无关,而与重要性有关。

现在我们触及了关系现象的关键所在。人们进入所有关系时,都有这么一个信念:对方要为我们所有的感觉负责,而且如果伴侣愿意,伴侣是有能力让我们一直感觉很好的。同时,伴侣进入关系时,也盘算得一模一样。现在两人都对同一情感产生共鸣:“你现在是我的了。你掌握着我快乐的钥匙,我的职责就是等着你给我快乐。在我等的时候,我可以赚取、证明或索取快乐和爱的权利,因为这是你欠我的。”

不过等一等!你进入关系的目标和意图,并非真的与爱和快乐有关;你关心的是让别人给予你特殊感!你想让伴侣通过赞美、感激、称赞、不懈的鼓励、关爱和奉献,来滋长你的特殊感。你想让伴侣在他人面前夸耀你,说你是个多么完美的同伴——这般睿智、聪颖、魅力四射,还是天生的情趣高手。你希望对方持续不断地努力,就像旭日一样冉冉升起。

当伴侣的行为似乎有助于你体验到重要性和归属感时,你的身体有种扩展的觉受,你认定这就是快乐、爱、平和、完满等,但其实都不是。这种扩展的感受是你暂时体验到了个人的重要性或特殊性。而暂时的并非真的,也不切实际。

◎我的桶里有个洞

在本章结束前,让我们再看一下我们追求快乐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让关系在此起了关键作用。想一想,你如此渴求完满,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最合乎逻辑的假设是,正因为缺乏完满,才引发你渴求完满,并随之寻求完满;正是不快乐让你想要快乐;正是缺乏爱驱使你去寻找爱。这种匮乏感似乎让你产生了特定的倾向,主导着你生命的几乎所有方面。我们可以将这些倾向称为痴迷、执迷、强迫症和上瘾。

痴迷是情绪上的沉溺,其根源似乎是焦虑。有些人的痴迷比他人表现得更明显,而有些则是赤裸裸地展现了痴迷的个性,但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点都会变得痴迷,因为这是人类的特点。你肯定看不到动物陷在焦虑之中,它们不会担心同物种的其他动物会如何看待自己。即便是花栗鼠,看上去确实是处于持续恐慌的状态(尤其在吃东西的时候),但研究表明,除非面临肉体上的伤害或死亡这样真正的危险,动物是不会产生任何恐惧的。而人类则大相径庭:即使危险只是凭空想象,人也会经验恐慌。

痴迷显现为一种情绪状态,执迷似乎与心智更有关,而强迫症是一个人人性的行为表现。上瘾与肉体相关,也可以在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看到。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所有这四个方面在动物群落中都有;但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察觉这些方面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存在,因此在尝试解释其他物种的行为时,我们把自己的本性投射了出去。不过还是言归正传吧。

痴迷、执迷、强迫症和上瘾似乎有同样的根源——人类有匮乏感,并借助需求来表达自认的匮乏感。因此,只要你还需要从伴侣那里获得什么(比如重要感),你就易于陷入执迷、痴迷及强迫症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式中。在外表上看,你可能会落入重复的语言和行为模式,这可能掩藏了你赤裸裸而又脆弱的需求,但很难产生你追求的结果。这是因为:(1)需求从未被完全满足过——甚至连完全的边都沾不上;以及(2)重要性并非真正的快乐。它顶多就是快乐、爱和完满的暂时复制品。

需求就像空杯,象征着“你是不完整的,因而是匮乏的”这个信念。通过强迫性行为,你可能干劲十足、想方设法地让人们往你杯中注满欣赏、感激、赞美、称赞、鼓励等。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确表达了对你的重视,你可能洋溢着欣喜之情,以及算得上爱的情愫。但这也终将过去,因为你要是看看杯底,就会看到这其实是筛子,好的感觉都会漏过筛子,流失殆尽。你很快就会回到无意识、强迫性的行为模式中,并持续巩固这些模式,直到你恍然醒来,并认识到:你的真实本性和存在,是纯粹的、无条件的快乐的持续状态,而且外在没有爱。

接下来,总结本章的要点:

● 当你处于任何一种在情感上有承诺的关系中时,你的伴侣就成了满足你对重要性和归属感的需求的源头。

● 你有特定的,甚至是可以预测的行为形式,就是为了来满足这些需求的。

● 通常,你在进行这些行为时,自己没有任何的觉知。

● 强迫性的行为是幼稚的——它们形成于幼年时期,之后又加上了成人式的复杂伪装。

● 把觉知带入行为,终将点亮一束光芒,让你看清:你的需求是无法满足的,为了永久满足需求而做出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无论满足的手段是通过伴侣,或世间的其他任何人、任何事,不管是金钱、成就、上师、朋友、粉丝或你愿意相信的任何东西——都是无用的。 5L4oAQDEqYsU7Kbf/sV79ecPEX8R7cdoeRyJbzAM7KqxBpw8v1pqc9ne0jO7Vu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