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图书报刊发行简史

研究图书报刊发行学,就离不开图书报刊发行的起源与发展。在这里,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中国图书报刊发行的历史。

一、图书的起源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历史,图书的起源与发展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文明发源地产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从语言形态上看,对于象形文字文明记录者而言,一般图书是随着图画与书写的诞生而逐步发展起来。中华民族祖先记事的方式最早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开始,慢慢发展到刻画在陶器上的象形文、刻在龟壳上面的甲骨文,直到演化成现代意义的汉字书写。在文明进化过程中,实现了以象形文字为基础,进行书写记录、记事等,加上笔墨纸张的发明,得以更好地完成书写记事功能,最终形成了现代图书的概念。

以拉丁语系为主的语言,催生了拉丁语系文字的诞生。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 5 000 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了公元 1 世纪,希腊和罗马开始用动物的皮来记录皇室历史档案,包括国家的律法、重大历史事件等重要内容,而且以羊皮居多,这就是羊皮书的产生过程。在古代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人力物力成本都相当高,而且制作时间漫长,保存与传播起来非常不方便,这就导致了书籍在早期的传播过程中,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进行阅读与收藏。

人类最初的时候是没有文字可以使用的,随着人类语言的进步,人们进化到用图画交流时期。传说,仓颉在这个时期发明了文字。从甲骨文开始,经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三千年的发展,形成现在的文字。东汉以前,书基本都是用竹子和锦帛等做的,自从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后,人类就开始使用纸张制作书籍。一般意义上书籍的含义是狭义图书的概念,将图画、档案资料等排除在外。广义上的图书应该包括了一切刻有文字或图像的东西,包括具备声音、图像等现代意义的电子图书。古代书籍的概念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在书籍的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思想性、实用性等;二是在外在形式上,书籍的制作必须考虑到方便阅读,便于携带;三是在用材上考虑书写、刻录的方便等。根据这些标准,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最早的古代书籍应该是出现于公元前 8 世纪周代的简册。这种简册由竹子或者木片削制而成,然后人们将文字书写、刻录在这些竹木片上,用丝绳串联成册,这样一册册的书籍就制作完毕。同时,与简册同时出现的帛书(书写在丝帛上面的文字),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重要形式。

虽然我国从汉代开始出现纸制书籍,但因当时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导致产量有限,很难大规模应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还是习惯利用竹简制作书籍。纸的发明与应用虽然出现较早,但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的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直到近代,随着纸张制造水平的提高,纸质书籍才逐渐完全取代了简册。

经过了长达数千年演变,作为图书内容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记述和表达的方法增多了,使用的物质载体和生产制作的方法发生了多次变化;因而也就产生了图书的各种类型、著作方式、载体、书籍制度以及各种生产方式。所有这些,便促使人们对图书有了较系统而明确的概念。直到当前,图书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对于“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等概念来说,“图书”是广义的,泛指各种类型的读物,既包括甲骨文、金石拓片、手抄卷轴,又包括当代出版的书刊、报纸,甚至包括声像资料、缩微胶片(卷)及机读目录等新技术产品;而在图书馆和情报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又要把图书同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技术标准、视听资料、缩微制品等既相提并论,又有所区别。在前者与后者有所区别的时候,图书所包括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这是狭义的“图书”概念。从竹木简牍到当代的各类图书,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就可以看出书籍的概念一般都具有下面这样几个要素:一是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二是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三是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四是在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上具备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相比较而言,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在出版周期上则比较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总体来看,图书是人类文明传播的最重要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图书的内容与种类越来越多。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图书的种类更加日新月异。

二、报刊发行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唐代的官报是通过政府设置的邮驿(包括陆驿和水驿)传递,报纸刊期并不固定,有旬刊、五日刊等,明代以后逐步固定为日刊。这种报纸只在封建统治机构内部发行,读者对象是分封在各地的皇族、政府官吏和封建士大夫。到了宋代,民间出现了一种新闻性比较强的非官方小报,私相传售,政府屡禁不止。明神宗万历年间,皇帝下诏令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邸报公开发售。到了明思宗十一年(1638)就有了木质或泥活字印刷,此期间开设报房出版报纸送卖已成为一种公开的职业,这是中国私营报纸的开端。北京有个叫何光烨的人,就以送报为业,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姓名可查的职业发行人。

清代《京报》在外省的发行,原由塘兵负责沿途递转,但传递速度太慢,到达江浙等省往往要三四个月。后来有人在北京郊区良乡设立信局,《京报》出版后由良乡信局雇人传递。《京报》改为铅印以后,北京外的南京、江陵(今湖北荆州地区)、苏州、杭州都设有报房,以出版、派送报纸为主要业务,还有一些报房兼营邮政、印刷等业务,仅北京就有聚兴、聚升、同顺等十多家,大都集中在前门大街周围的一些胡同里,加上外地的报房,全国约有 200 处。报房的发行方式是分开叫卖并接受订阅。各家报房雇用报夫按划分的区域送报,速度很慢,城内订户有相当一部分看不到当天报纸。报纸的发行收入由报房与报社大体按三七比例分账。

西方近代营业性报纸的发行,开始是采用在书店出售的方法。1622 年,英国人N.巴特尔在伦敦发行《每周新闻》,第一次采用雇人到街上叫卖的方法。1704 年,北美一些地区开始通过邮局邮寄报纸。当时著名出版人J.坎贝尔所发行的报纸差不多全用邮寄。有些边远地区邮局不能送报,他就专雇骑师骑马运送。1754 年就出现了雇用报童把报纸直接送到订户家里的发行方式。

中国近代的报纸最早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发行。1858 年,香港出版了中文晚报《中外新报》,最高发行量达 1 万多份。其他如《华字日报》《上海新报》《沪报》《申报》《新闻报》《时报》等,都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办的报纸。清末民初的报刊发行大体有以下方式:(1)报社本身有一套发行机构和人员,负责办理该报本埠读者的直接订阅,同时办理一部分零售和批发业务。批发对象绝大部分是私营报社,本埠订户由报社雇用送报员投送,外埠订户通过邮局按新闻纸邮寄。(2)报社只管理本埠及外埠的批发机构,不办理接受订户的具体发行业务。(3)报社不设发行机构,全部由私营报社包销。从以上 3 种情况看,报刊的发行机构基本上掌握在私营报社手中。

民国初年(1912),北京的一些报馆在西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内联合开办了一个报纸发行市场,打破了原有 10 多家报房的垄断。市场通过报贩层层批发零售,有的直接投送订户,有的设摊零售,有的走街串巷叫卖。当时报刊的发行范围仅限于大城市及铁路沿线的城镇。这种发行体制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报纸,其发行方式主要是通过赤色邮政(交通局)传递。于 1939 年 1 月 1 日由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刊的《大众日报》,从 1943 年开始便由山东战地邮局承担发行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 1950 年 3 月起,全国各地出版的报纸先后交当地邮局总发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各国的报纸发行体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欧美、日本及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由各报社自行组织报纸的发行;中国、苏联和东欧国家则实行“邮发合一”体制,由邮政部门负责报纸的发行工作。所谓报刊“邮发合一”是指由邮政部门承担报纸、杂志的发行业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报刊发行工作的主要形式。

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报业只管办报不管发行的做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各家报社按市场法则探索多功能渠道发行的局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 1985 年《洛阳日报》退出“邮发”自己办发行开始,“邮发”与“自发”在经历一个磨合期后,多渠道自主发行的模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

目前,不管报刊采取什么发行方式,发行工作已成为每家报刊社所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有人把发行说成是报业发展的“龙头”“中坚”等,这无不说明发行已成为报刊社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研究的一个课题。 hcbVCfkPylwz/NBM0Hx0LG7zO6LCw5SJC0HhoPsYfZP9NjSN3vrKeJU1p3e3B46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