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印度行记

蒙娜:印度的世外桃源

在来到蒙娜之前,我并不知道印度南部有这样美好的地方。从科钦下飞机,先在文巴纳湖的船屋上住了一个晚上,然后坐车到了蒙娜。

印度几乎没有高速公路,大部分都是普通公路,像中国乡间公路一样狭窄,汽车经过村庄时我总害怕会撞上房子。但司机很老练,总能够化险为夷,一路穿过小镇、稻田、香蕉园、橡胶园,然后进入盘山公路。

我在汽车的摇晃中昏昏睡去,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汽车戛然停下。睁眼茫然四望,发现四周已经是一望无际、高低起伏的绿色茶园。眼前是一座雅致的宾馆,这是我们的住宿地,Chandy Windy Woods。

查了百度和维基百科,给自己普及了一下知识:蒙娜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一座山城,平均海拔约1600米,最高峰阿纳穆迪海拔2695米,是南印度最高的山峰。蒙娜的英语是Munnar,在当地语中是三条河流汇合的地方,一听就觉得很美。

18世纪,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南印度夏天酷热,英国人怕热,发现蒙娜比较凉爽,就把这里打造成了避暑胜地。在此之前,这一带只有野生动物和土著居民游荡其间,后来形成了一个小镇,小镇的名字就叫蒙娜。

英国人喜欢喝茶,不仅喜欢在印度喝,还要把茶叶运回英国。茶叶是16至19世纪东西方之间最大的贸易产品。刚开始,所有的茶都来自中国,运输道路远,而且白花花的银子流到中国,英国人心里也不甘心。

在来到蒙娜这个地方后,英国人发现这里的气候很适合种茶。尽管处于热带地区,但有山有水、气候湿润、温度宜人,阳光雨露都很充足。英国人发动当地人种植茶叶,把森林一片片砍倒,将野生动物一批批赶走,人口越来越多,很快这里就成了世界著名的茶园之一。后来英国人被赶走了,但种茶依然是这里的主要产业,同时蒙娜也作为度假胜地,一直热闹到今天。

据说,这里最美的景致是雾笼茶园、云飘山谷、远山淡岚、细雨飘树,但我来的时候是旱季,以上诗意的朦胧景色我都没有看到。不过,早上起来散步,看到阳光透过桉树林像金线一样缕缕照下,看到蓝天如洗、青山如碧,看到茶园翠绿、林木挺拔,还有农家升起的炊烟、远处传来的狗吠,足以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了。

在蒙娜山区开车转悠,第一个让我联想到的地方是中国杭州龙井山,也是茶园起伏,村庄和度假酒店点缀其间,沿街都是卖茶的小贩。一样的景致,不同的文化,那边是打着雨伞娇滴滴的江南女子,这边是穿着纱丽步履匆忙的印度妇女。

第二个让我想到的是中国庐山。庐山成为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也拜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人所赐。他们在庐山造了一栋栋现在还铭刻着历史的别墅,把庐山从一座景色优美的文化名山变成了一座以避暑度假为特色的山顶小镇。

蒙娜的山间也散落着当初英国人建造的各种别墅和度假村,现在当然都已归属印度人,小镇的特色也完全印度化了。但作为度假胜地,英国人还是喜欢来这里看看,带着一丝怀旧的忧伤和心理的失落。但来这里的中国人不多,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饮食不调,也没有什么可凭吊的历史记忆,再加上距离的遥远,都阻挡了中国人的脚步。

从更远处看小镇,山坡上错落有致、涂着各种色彩的房子在阳光下温暖安宁,沿路小贩们的叫卖声增加了很多人间烟火的热闹。离小镇不远就是静谧的山区,那里有茶园,有森林,有险峰,有喧闹的瀑布和潺潺的小溪,还有碧玉般的湖泊和锦缎般的鲜花。

唯一不能看的就是路的两旁和河湖岸边,到处都是随手扔下的垃圾。还有蒙娜这个名称源自的三条小河,想象中应该是很美的景致,但你千万别到跟前去看,那三条河交汇在一起,被小镇排放的污水一搅和,已经成了一条发黑的臭水河。

不过整体来看,蒙娜依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度假好地方。宾馆的设施很干净,环境也很清净;老百姓讲的话听不懂,正好可以自娱自乐;手机信号很差不能上网,尽管宾馆有无线网络,但网速瞬间把我带回到了上世纪的2G时代。所以干脆放下一切,坐在阳台上,面对山峦叠翠、夕阳西斜,泡一杯当地采下的茶叶,拿一本自己喜欢阅读的书(我带的是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书中讲的就是吃吃喝喝,刚好应景),度一段悠闲的神仙时光。

对了,说到吃,在蒙娜小镇,我第一次尝试用手抓饭吃,咖喱和玛莎拉汁拌米饭才两美元的价格,味道还真不错。米饭盛放在新摘的香蕉叶上,翠绿清爽,只是看着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一次美食之旅的极致享受

到一个地方去旅行,无外乎美景、美人、美食。到印度来,能够看到美景(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色并存),美人虽不常见,但要是碰上一个基本能惊为天人。大部分中国人到印度来,对于饮食尤其不习惯,每顿饭都是咖喱做的汤汤水水,到最后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咖喱的味道,连空气中也漂浮着咖喱味儿。

在印度南部旅行了一个星期,已经餍足了清一色的印度饭菜,不是咖喱做的鸡,就是玛莎拉酱做的鱼。刚好我又一路读着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书中描写的种种中国美食,重庆小面、卤煮火烧、在马路边大动干戈手抓大棒骨什么的,弄得我不断吞咽口水,恨不能马上回到中国饕餮大嚼。

已经对印度伙食产生恐惧的我,最后一天在科钦来到一个家庭饭店,叫作Nimmy & Paul,中文翻译成“尼米和保罗之家”。在这个家庭饭店吃饭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印度烹饪和美食的看法。此前我对印度饭菜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认为不过是把所有的菜放到咖喱酱里搅拌一番,直到鸡鸭鱼肉看上去千篇一律,都泡在一种颜色中,就是印度菜了,就像本来明眸皓齿的美女掉到了酱缸里一样。

尼米和保罗,顾名思义,是两个人的名字。他们是一对夫妻,标准南方喀拉拉邦印度人,信天主教。科钦是印度天主教重镇,这里原来是西方殖民的门户,所以不少印度人皈依了天主教,沿路大小教堂不少。尼米是女主人,家庭饭店的掌勺者,保罗是男主人,不管饭店事务,专门做股票生意。

尼米中等个儿,大概六十岁左右,酷爱做饭。20年前她突发奇想,开了家庭饭店。但她做饭店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做完饭让客人吃,而是让客人从头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体会做印度料理的乐趣。有了参与,就有了欢乐,结果大受欢迎,名声传出,生意好得忙不过来,客人如果不提早预订,根本就排不上号。

寒暄一番后,尼米开始做饭,我们也参与其中。她先一一介绍了印度菜肴里所用的各种香料的名称,有十几个品种。除了咖喱、花椒等有限的几样,其他的我完全记不下来。然后尼米展示了今天要做的菜,有鸡肉、老虎虾、鱼块、圆白菜、印度青豆等五道菜。

我们一行是中午11点到达的。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家庭小院,房子外面是木地板的连廊,上面的屋檐自然延伸,形成优雅的遮阳棚,院墙周围都栽种了芭蕉树等,环境清幽明快。室内室外地板上一尘不染,墙上和厨房里的各种物件有条不紊地摆放着,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女主人是个整洁有序、治家有方的能手。

和女主人尼米熟悉后,她还说起她对儿子的教育。尼米从小就严格要求孩子,如果他不叠好被子,不打扫干净房间,就不允许他走出房间,由此养成了孩子有条不紊、干净卫生的习惯,做事情非常自律,一路成长不需要父母担心。她儿子如今在新加坡一家银行工作,很有出息。

寒暄一番后,尼米开始做饭,我们也参与其中。她先一一介绍了印度菜肴里所用的各种香料的名称,有十几个品种。除了咖喱、花椒等有限的几样,其他的我完全记不下来。然后尼米展示了今天要做的菜,有鸡肉、老虎虾、鱼块、圆白菜、印度青豆等五道菜。印度人做菜的过程和中国人一样,先在锅里倒油,再放入调料,调料最多的是洋葱和大蒜,尤其是洋葱,几乎每个菜都必不可少。各种香料根据菜式的不同,或倒入粉末状,或倒入颗粒状。凡是鱼肉类的,一定会放入一把新鲜翠绿、芳香扑鼻的咖喱叶。

炒菜用的油也根据不同的食料有所区别,比如炒鸡肉用的是黄油,虾和鱼用的是椰子油。调料和香料倒入油中,慢慢煎熬,直到变成金黄色为止,满屋子慢慢飘满奇香。鸡块炒完后放入土豆炖煮,虾和鱼都用完整的香料烹煮,让香味逐渐释放到鱼虾之中。印度人做菜很少放水,尼米说,放水会把菜的香味稀释掉。

五个菜一道道做出来了,每一道都显得无比精致,不论是色、香、味,比我们在其他饭店吃的不知好出多少倍。院子里的回廊上已经铺设了很雅致的饭桌,有一个印度小伙子负责餐桌服务。

菜是一道道上来的。先是一道汤,我没有看出来是如何做的,好像是咖喱和南瓜的混合。随后就是我们参与制作(实际只是观摩)的五道菜,一道吃完再上一道,香煎老虎虾、椰子油西红柿鱼块、两道蔬菜,最后是玛莎拉鸡块土豆。每一道菜都好吃得让人战栗,是味蕾的极致享受。最后是一道甜食,椰汁浸菠萝,把前面所吃食物的油腻感一扫而光。

做饭的过程中,我和尼米聊天,感受到老太太对于做饭发自内心的热爱。我问她有没有人做同样的生意和她竞争,她说有很多人模仿,但没有人能超越:“他们能够模仿我做饭,但是他们没法模仿我的用心和真正的热爱。”一句话把做生意成功的秘诀道尽。

我问她有没有中国人来吃饭,老太太说有的,但坦率地说她不喜欢中国人。我问为什么。他说中国人来了喧闹,不守规矩,指手画脚,用不礼貌的口气说话等等,所以她不喜欢接待中国人。我问那为什么还接待我们,她说:“一开始不知道你们是中国人,不过觉得你们懂礼貌,也很和善,所以让我感到很高兴。”

我问有没有日本人来,她说有,日本人很好,懂礼貌,很谦虚。我真想告诉她,日本人表面谦虚的背后实际是傲慢,是对“二战”罪行的死不道歉。但想了想,咽下了这口气,转而告诉她,中国人表面上横冲直撞,实际上心地善良,他们的大声喧哗其实是表示开心和满意呢!

出门的时候,我给了老太太一点小费。老太太很高兴,反复说:“抱歉,刚才说了不少中国人的坏话,其实也有很好的中国人。”我突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想:“老太太那么说中国人,是不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吃完饭嘴巴一抹走人,没有给小费,才让老太太心存芥蒂,看中国人不顺眼的呢?”

同样的航海,不同的结局

在印度南方城市科钦海边,有一排中国渔网。所谓中国渔网,在南方水乡长大的人都很熟悉,就是用四根竹竿挂住网的四角,把竹竿的顶端捆在一起,用一根更长的竹竿挑着,顶在岸边,再用一根绳子控制网的上下。这样把网放在水里,过一段时间再把网拉起来,网里的鱼虾就可以捞起来了。

这种网可大可小,小的像一张床那么大,可以用在小河小溪里捞鱼,我小时候就玩过。大的比如长江边上的网,有的甚至上百平方米大,要好几个人借助杠杆的力量才能拉起来。

印度海边的这些中国渔网据说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带过来的,后来变成了当地人捕鱼的传统工具。在此之前,当地人捕鱼只会用鱼叉。使用渔网这一捕鱼手段延续了几百年,直到被更加先进的技术所代替。现在这些中国渔网已经成为一个旅游项目的道具,当地人表演如何用网捕鱼,游客可以一起参与,下网收网,然后给一点小费就行。

郑和下西洋,连续七次,几乎每次都到印度西南端的古里。当时这是一个小王国,就是现在印度的卡利卡特港。1431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经过古里时,因劳累过度于1433年4月初在这里去世。

郑和葬在古里后,一些侍从和守墓人也留了下来。郑和的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1433年7月返回南京。现在的卡利卡特港已经没有了郑和墓地的任何踪影。据说那些留下的守墓人,后来因为洪水迁到了现在的科钦(距离古里约200公里),并把中国渔网在这里传播开来,逐渐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现在南京有座郑和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墓地按照伊斯兰风格修建,因为郑和原名马和或者马三宝,是回族人。可以肯定的是,南京的郑和墓最多就是衣冠冢,他的肉身还在印度古里,但已经了无踪影。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文化中突然出现的一个奇迹。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一直是背对着海洋,在近代之前,海洋文明几乎没入过中国统治者的法眼。禁止老百姓出海倒是许多统治者都做过的事情。现在散落在南洋的诸多中国人大多是因为生计所迫偷渡出海的,在路上死了多少人更没法统计。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理由,也有各种说法,一说宣扬大明威德,“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为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等说法。后两个理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当时的明朝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战略思想。如果真能这样高瞻远瞩,也不至于七次下西洋,消耗明朝的无数财富,最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以我认为,最有可能的理由应该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顺带着宣示中国富强的国力。郑和到任何一个落脚点,都是送出去多,拿回来少,厚往薄来,四处馈赠,既没有建立有效的贸易关系,也没有争取一定的殖民利益。迄今为止,郑和下西洋在当地的影响除了几张中国渔网之外,已经所剩无几。

当时以及稍后的西方也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1497年,葡萄牙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奉国王之命,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在阿拉伯航海家的帮助下,到达印度西南部古里。他到达古里的时间比郑和晚了70年左右,他的船队和郑和的船队相比也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他们在印度抢夺了宝石、香料后返航时,由于坏血病,船员死了一半以上。郑和下西洋七次,没有过因坏血病导致船员大批死亡的记录,估计郑和他们早就知道船上备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重要性了。

西方人航海,目的性明确,就是为了开展贸易,掠夺财富,寻找可以征服的殖民地,亲善友好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辞典里面。如果遇到强的对手,就友好贸易,如果遇到弱者,就烧杀抢掠。据史料记载,在1502年第二次航海中,达·伽马捕俘一艘阿拉伯商船,将船上几百名乘客,包括妇女儿童全部烧死。

达·伽马还下令卡利卡特城统治者扎莫林驱逐该地的阿拉伯人,遭到拒绝后,他命令无敌舰队轰炸这座城市整整两天。扎莫林只好派大祭司去和达·迦马谈判,但达·迦马割了大祭司的耳朵和嘴唇,给他缝上了狗耳朵,然后赶走了他。

这种行为,郑和他们一定做梦也不会想到,也耻于去做。郑和的船队是为了把礼物送给别人,而不是去抢别人的东西。1524年,达·伽马被任命为印度总督,9月到达果阿,生病后12月死于科钦。

在印度南方城市科钦海边,有一排中国渔网。所谓中国渔网,在南方水乡长大的人都很熟悉,就是用四根竹竿挂住网的四角,把竹竿的顶端捆在一起,用一根更长的竹竿挑着,顶在岸边,再用一根绳子控制网的上下。这样把网放在水里,过一段时间再把网拉起来,网里的鱼虾就可以捞起来了。

今天的西方依然把达·伽马当作英雄看待,葡萄牙文学中的“全国史诗”有相当一部分描写新航路的发现。达·伽马被认为是唯一成功开拓葡萄牙海上贸易的探险家,以及连接起非洲与亚洲航线的第一人。

新航道的打通是欧洲殖民者对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的开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由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印度洋沿岸各国以及西太平洋各国相继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其中也包括有着千年文明的中国。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现在我们在印度找不到任何有关郑和的痕迹,但在卡利卡特(古里)却有达·伽马的登陆纪念碑,在新德里的博物馆和科钦的印度海军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达·伽马的照片和生平故事,在科钦的佛朗西斯教堂还有他的衣冠冢(其肉身后来被运回了葡萄牙)。印度人讲起瓦斯科·达·伽马,好像还带有一点骄傲,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同一时期的航海家,郑和与达·伽马的结局和在历史上留下的影响是如此不同。中国在郑和之后开始严禁航海,走上了闭关自守的衰退之路,直到被西方用大炮撬开大门。到今天为止,中国在海上文明的建设方面也乏善可陈。而西方,在哥伦布与达·伽马航海之后,迅速开始了疯狂的全球掠夺和殖民,打通了走向世界各地的海上通道,在剥削全球的同时,也把西方思想和文明带到了全球,为整个世界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面对同样的航海,不同的结局,我们只能说,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眼光和目的的不同一定会带来结局的不同。或者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西方的贪婪本身是一件坏事,但如果没有贪婪之心,西方国家也不可能征服世界。贪婪是西方走向征服世界之路的原动力,换成一个好听点的词,就是“进取心”。

孟买贫民窟,地狱和天堂的交汇处

孟买,号称“印度的上海”,是印度南部最大的城市。这里最有名的地方不是印度门,也不是遭受过恐怖袭击的泰姬陵酒店,而是贫民窟——达拉维贫民窟。

达拉维贫民窟位于孟买市中心地带,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生活着100万人左右。2008年轰动一时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这个地方一举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电影讲述了来自贫民窟的街头少年贾马勒参加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并答对了所有问题。当他即将获取高额奖金时,却被人揭发有作弊嫌疑,被警方逮捕。通过追踪他回答的每个问题,电影娓娓道出他不可思议的遭遇及这些经历如何帮他成功闯关。电影中对于贫民窟可怕的一面——犯罪、械斗、黑帮等有着浓墨重彩的展示。

后来,很多人因为这部电影去达拉维贫民窟进行探访,写的游记、文章等还都用“冒死探访”之类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但这些描述反而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到达孟买后,我特别想去看看这个著名的地方。女儿也对达拉维贫民窟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和导游商量,希望他能带我们去。

导游为难半天,怕万一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他自己都从来没有去过达拉维。在我的一再恳求下,最后他要求我们责任自负,才让汽车司机带我们进入达拉维地区。我们把钱包、相机都留在车上,换上最不起眼的衣服,手机放在裤子口袋里紧紧攥着,带着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进入了贫民窟。

尽管街道巷子很窄,有的仅能容一人过去,而且曲里拐弯,一不小心就会迷路,街巷中也有不少垃圾,但老百姓脸上的神情都很明快轻松。家庭主妇在门口摘菜洗衣,面容安详;学生穿着校服刚好下课,一群群孩子背着书包走着,看到我们,惊奇而友好地指指点点。

这天阳光很好,混乱的小街上人群摩肩接踵,都是当地人在各种商店买卖东西,或者在路上闲逛。我们走过时,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大部分人还是我行我素。我们穿街走巷走了半小时,结果电影和小说中描绘的犯罪场景一个也没有碰见(这里常被描述为充斥着帮派厮杀、性交易和无尽绝望的人间地狱)。我们带着恐惧的心理前来,三分钟后就完全放松了心情。

尽管街道巷子很窄,有的仅能容一人过去,而且曲里拐弯,一不小心就会迷路,街巷中也有不少垃圾,但老百姓脸上的神情都很明快轻松。家庭主妇在门口摘菜洗衣,面容安详;学生穿着校服刚好下课,一群群孩子背着书包走着,看到我们,惊奇而友好地指指点点。

我们想象的污水横流的场景没有出现,因为街巷下面已经铺设了下水道。头顶上方挂着的蜘蛛网般的电线我们也不陌生,中国的很多小镇也是同样的景象。

进入贫民窟,让我感到好像进入了中国的某个小镇。表面的混乱下,熙熙攘攘的拥挤中,是充满活力、拥有秩序的生活和自成一体的社区。这里的房子都是违章建筑,没有房产证,但依然可以交易。同时,因为达拉维太大,政府也没法清理,所以就默认存在,并参与管理。当然我们并没有深入到最恶劣的地方,但据说贫民窟的实际犯罪率并不高,这一说法也算是对我观察到的现象的一个佐证。

2003年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达拉维后表示:“这种居住方式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平衡,聚居地的建筑使用当地原料(铁皮、旧箱子、土坯等),公共空间布局便于行走,区内劳动力雇佣方式很灵活。尽管他们在物质方面十分贫穷,但他们在生活和构建社区方面却遥遥领先,西方国家有许多方面需要向他们学习。”

他的这种言论一出,一时舆论大哗,谩骂抗议者波涛汹涌,但实际上有一点他说对了,就是这里的社区构建确实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自成体系。习惯了贫民窟生活的人们勤奋工作、自力更生,虽然环境破败,但这里却成了他们生活多年并充满感情的家。很多人从这里起步开始自己的事业,变成百万富翁的据说不止一个。

这里的人们互助互爱、互帮互学,小孩子受到很好的呵护。因为邻居关系很好,很少有人孤单寂寞,很多人显得无忧无虑,生活压力好像也不是特别大。政府对贫民窟的孩子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为孩子的未来打开了一片天空。

一方面,达拉维脏乱差,拥挤不堪,像地狱一样;另一方面,这里的人们又拥有着一些大城市里号称体面的人们所缺少的美好情感和关系,像天堂一样。这里是地狱和天堂的交汇处,是人类堕落和奋发的角斗场。

达拉维贫民窟之行把我拉回到了中国的现实。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在表面的繁荣下,或多或少都有像贫民窟一样的区域存在,我们称之为城中村,或者农民工居住区,或者临建区。他们有努力奋斗的勤奋,有相依为命、互相照应的温情,也有犯罪、混乱的不堪。可他们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他们的孩子连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都很困难,成人在卫生、安全、医疗方面也没有太多的保障。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如果我们真把这些底层的人们遗忘了,我们就忘记了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也不可能走到很远的未来。

南印度的水乡,生命与自然的融合

南印度喀拉拉邦文巴纳湖、阿勒皮的椰林水巷、著名的回水河景区是美国《国家地理》评出的人生必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

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在船屋客厅里。船停在文巴纳湖岸上,船外的夜空中,星光如钻石一般闪烁。

文巴纳湖是南印度最大的湖,湖的周围是各种自然河道和人工运河,纵横交错,互通互联,形成了迷宫般的河网,出则大湖浩渺,入则两岸椰林,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船在河道和大湖中穿行,除了船员,游客很快就不辨东西南北,根本不知道身在何处,似迷失在桃花源中一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地方有了这样一个生意:当地老百姓把船建造成船屋。所谓的船屋,就是在船上造出几个房间来,船的屋顶以稻草编织而成,显得古朴原始。客人上船后就吃在船上,睡在船上,可以在船上待整整一天,饱览湖光美色。现在的船屋通常由船屋公司经营,船比较大,长30米左右,宽5~8米,船上设施和卫生条件比以前好很多,卧室里有卫生间和淋浴,有空调。

船上有两到三个房间,一般都是一家人或者几个朋友包一条船,也有一对情侣包一条船的。船上有三四个船员,包括开船的,服务的,还有厨师等。船员一般都会一点英语,受过服务训练,彬彬有礼(一直觉得印度人在服务客人的时候,态度比中国人好很多)。

船在中午时分出发,沿着湖边慢慢航行。找一个风景好的湖湾吃午餐,很好吃的印度菜,加上油炸鲜鱼,配上一瓶啤酒,一边吃饭一边看周围白鹭、鱼鹰、海鸥飞翔,真是惬意的享受。

下午,船一直在各种交叉的河道中航行,或出没在大湖中,找到另外一个河汊再次进入河道。你可以在轻微的马达声中,坐在船头轻松看两岸的风景,看无穷无尽的椰树林,看当地渔民在小船上撒网捕鱼,看岸上村庄里的小孩光着屁股奔跑,看老百姓举着锄头开垦树林下的土地。

当这些景致一再重复看腻烦之后,你可以坐在船上的躺椅上喝一杯下午茶,随便看一本什么书,打发时光;或者倦意袭来,到卧室里和衣而卧,在轻微颠簸里蒙眬小憩。在这样的时候,没有网络,不需要处理工作,百无聊赖,你才会发现,时光是如此悠长,悠长到你可以不用计算时间,就那样想一件事,或者一个人。

河道两岸,老百姓的房子稀稀落落,隐现在绿树林中。这个地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岸边有专门卖河鲜和海鲜的商店,有专门做按摩的小屋。只要客人有需要,船可以随时靠岸。到岸上的按摩店,服务生会用印度传统手法,给顾客身上涂上精油,按摩一个小时,也是神仙一样的享受。

傍晚来临时,太阳西斜,天空和湖水被晚霞染成一色,湖里行驶的各种船只和两岸的椰树林都披上一片金黄。这是一种辽阔的美丽,鸟类无拘无束的飞翔形成了天地间美丽的剪影。

船靠岸边,静静地看晚霞一点点退去,夜幕一层层降临,直到夜色把整个天地吞没,你的心也跟着一点点暗下来,心里的空阔和虚无如潮水般把整个人都淹没。天地无言,怆然涕下。

夜幕所带来的孤冷被湖面上亮起的一盏盏渔火所驱赶。我知道,每一盏灯下面都有一片温暖的存在,或是一家人的温馨,或是一群人的欢聚,或是一对人的依恋。

在大自然的浩瀚无边中,人类历来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人活着之所以美好,就是在似乎无助的时空里,总能用自己的情感挤出一条裂缝,让心里的那束光去温暖另外一颗心。

夜,黑得无边,我无欲无求地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已到半夜,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回到房间,斜卧床上,听着湖水拍打船体的澎湃声,安然进入梦乡。

船靠岸边,静静地看晚霞一点点退去,夜幕一层层降临,直到夜色把整个天地吞没,你的心也跟着一点点暗下来,心里的空阔和虚无如潮水般把整个人都淹没。天地无言,怆然涕下。 plRbn4rhmZ2eZmMbcRp5NXAI+fNZdrmTRpVroIPFLWlf/VNLXwoaqmJLsnm8gHW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