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孩子的变化

“想想吧,如果你忠诚的狗开始表现得像猫一样冷淡疏离,你会怎样?”

在我们的一生中,不管是内心世界还是外在现实,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不断地颠覆和重置我们的生存条件。它不断改变我们的环境、体验或状况,从旧的、相同的、已知的,到新的、不同的、未知的。青春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经历变化的过程,所以父母要应对的挑战实在是太多了:重设心理预期、识别青春期迹象、了解青春期的基本变化、密切留意孩子的自尊。

重设心理预期

我所说的预期,是指人们选择持有的那些心理定式,这些心理定式帮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中,在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中预估自己的应对方式。人类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知道如何为将来做好现实的准备。

在养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时,父母能否预见孩子的下一步变化很关键。当一些正常的改变、矛盾、问题和冲突出现时,对常见青春期变化的现实预期可以使父母避免被蒙在鼓里。为了理解现实预期的重要性,可以考虑一下当预期不现实时会发生什么。具体地说,不妨考虑一下当三种预期(预测、期许和条件)不现实、不符合青少年的成长现状时,会发生什么,父母又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反应。

未实现的预测 (父母认为“会发生”的事情)会导致父母的焦虑和担忧。“发生什么了,为什么孩子不像从前那样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了?”

未如愿的期许 (父母“希望发生”的事情)会让父母感到失望、被辜负。“发生什么了,为什么孩子不像以前那么用功了?”

未满足的条件 (父母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会让父母感到愤怒、被背叛。“发生什么了,为什么孩子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跟我们讲了?”

现实的预期可能是:相对父母而言,青少年更愿意与同龄人为伴;学习成绩不再是个人的头等大事;与父母的交流中会出现更多疏忽大意或故意为之的谎言。拥有现实的预期可以帮助父母冷静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对一些虽令人难以接受但通常会出现的发展性变化做出理性的反应。

一些预设的心理定式,如心理预期(无论是预测、期许还是条件),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所以,在任何一种事与愿违的情形下,父母都有可能情绪失控。例如,当他们被焦虑、失望或愤怒冲昏头脑时,就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让大家都不好过。

“你过去是多棒的一个孩子呀,现在是怎么回事?”

“你在学习上变懒了!”

“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当然,正如前面描述的那些常见青春期变化一样,“预期”某些变化会发生并不意味着要“接受”或“赞同”。我认为父母要坚持让孩子做到:①一直参与家庭生活;②努力学习、不放松;③和父母说真话。但是,如果他们已经预料到青少年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童年行为相比令人大跌眼镜的行为,那么一旦发生这种变化,他们做出冲动、过度或适得其反的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事实上,如果对孩子更“青少年化”的表现早有预期,父母就可以冷静地、理性地、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理解,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你可能认为,用不着跟着我们一起出门了,可以不写学校留的作业了,不想说的事情就可以不跟我们说了。当然,这些态度上的变化都是正常的,因为你觉得自己不是小孩子了,想表现得更像大人了。我们说这些不是在批评你,也不是要说服你改变想法。虽然我们对你的这些态度改变并不意外,但这并不说明我们打算接受你的那些行为。只要你还在我们的照管之下,我们就得为你操心。所以,有些话我们要跟你说清楚。在家里你不能当甩手掌柜,在学校要按时完成作业,大小事情都要告诉我们,不准隐瞒、不准撒谎。这是硬性要求,要是做不到,你就得受点惩罚。”

那么,父母从何得知孩子的青春期什么时候开始呢?

识别青春期迹象

事实上,这并不难判断。以下是大约29个恼人的行为变化,通常出现在9~13岁之间,也就是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低年级。这些变化通常让父母不愿接受,因为它们发出了青春期已经开始的信号。

为什么是“恼人”的呢?因为这些变化和其他类似的变化消除了父母对一个孩子的过往定义,这个定义是父母业已习惯的,却是孩子想努力去改变的,因为他想开始一段个性化的、独立的成长过程。

在下面列出的各种迹象中,如果你的孩子至少表现出其中的一半,我建议你不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他们自己做错了。你要做的,是从中判断出孩子已告别童年,进入了青春期,并相应地调整你的心理预期。下面列出的这些标志性的行为并不详尽,顺序也完全随机。

·越来越觉得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令人尴尬。

·似乎认为父母无甚见识。

·变得更爱争论。

·对父母行事不公的抱怨越来越多。

·延迟回应父母要求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经常试探父母设定的底线,看看有哪些是可以逾越的。

·学习动力减小,越来越不愿做功课。

·越来越容易分心、无法专注。

·变得更加没有条理和健忘。

·房间越来越乱。

·对家务和学习的牢骚更多。

·越来越不愿敞开心扉。

·想要保留更多的个人隐私。

·越来越容易感到无聊。

·对表达爱意的身体接触接受度降低。

·在家里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相比与父母和家人待在一起,更重视与同龄人的相处。

·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外表和衣着。

·一心追求更多的社交自由,尝试新的个性表达。

·越来越在意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越来越挑剔。

·出门前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面对父母的取笑和批评更容易感到受伤。

·更容易被新媒体和娱乐偶像所吸引。

·变得更为喜怒无常,容易情绪紧张、心烦意乱。

·与同龄人的关系因为“社交暴力”(取笑、排斥、霸凌、造谣和围攻)而变得更复杂了。

·不想早早上床,变得更喜欢在晚上活动。

·开始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有女人味或更有男子气概。

·越发沉迷于社交媒体、短信和互联网娱乐。

·认为父母的付出和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你只需把那些符合你家孩子实际情况的变化标出来,如果标记的项目占到了50%甚至更多,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了。现在,养育任务中越发艰难的那部分开始了,你必须摸爬滚打去搞清楚什么时候该握紧孩子的手,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引导,什么时候该跟随;什么时候该说出你的想法,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而与此同时,你要时刻保持与孩子的紧密联系,关切地嘘寒问暖,尽管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孩子会慢慢与你疏远。这样的情形是无法避免的。

重要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的童年结束后,还恋恋不舍地抓着童年时期的关系模式不放。虽然父母仍然可以与孩子一起共享美好时光,但那段充当孩子最佳玩伴、密友的珍贵时光已经结束了。然而,有的父母经常会鼓励孩子表现出一些更幼年化的行为,因为他们很怀念这些行为,不但如此,他们还会悲哀地将现状与过往进行比较,批评孩子身上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变化,拼命拉着孩子不让他与自己保持距离,让孩子迟迟无法独立。青少年有时会说:“我的父母不乐意看到我长大!”

当孩子结束美好的童年时光,进入青春期时,父母会备感惆怅,上面列出的那些恼人的青春期变化更是让他们深感难熬。他们不仅失去了那个可爱的小人儿,还必须面对一个越来越难对付的青春期少年,这个少年开始与他们对着干,扑腾着要挣脱他们的控制,为了获得成长的自由想远远地绕开他们。

青春期是一个让父母的养育显得吃力不讨好的阶段,此时父母必须继续尽职尽责地提供一个有关规则和期望的家庭结构,在此过程中,有些做法如实地代表了青少年的最大利益,但往往会与他们的迫切愿望背道而驰,父母必须容忍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反抗和冲突。在这个阶段,恪守父母职责的行为并不讨孩子喜欢。此外,一定要对青少年的所作所为予以积极的关注,欣赏他们的做法,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否则父母的管教只会被青少年视为抱怨、批评和纠正。“我父母总觉得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对父母来说,最好的做法是欣然迎接青春期的到来,把它视为和童年一样神奇的成长过程,只不过稍有不同罢了。看着女儿逐渐亭亭玉立,看着儿子逐渐健壮魁梧,而父母在这个非凡的转变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这是何其有幸啊!

了解青春期的基本变化

进入青春期后,父母该如何对那些属于童年的亲子互动行为进行调整,该如何调整对青春期孩子的预期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六种常见的方式。

从命令到同意

童年时期,孩子相信父母有命令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权力;而到了青春期,他们已经知道,不经过自己的同意,父母不能强迫或阻止自己做任何事。青少年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不要听爸妈的,我自己说了算!”到了这个时候,父母必须苦口婆心地说服孩子以取得他们的合作和同意。青少年现在已经有能耐就事论事地与父母据理力争了,而且会经常这么干。对青少年来说,这一认识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可能性委实令人兴奋,但同时也很可怕,因为这种解放会给他们带来更多防不胜防的世俗伤害。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过度自由的危险,青少年才会同意接受来自父母的规定和限制。正是因为知道有些自由弊大于利,青春期的孩子心里才明白,来自父母的要求和约束是有保护作用的,即使他们总是抗议父母“过度保护”。

对此,父母可以这样向孩子简单地解释一下那些费力不讨好的家长职责:

“我们给你立规矩、提要求,是为了让你谨言慎行、择善而从,保证你的自由不过火,监督你的行为不逾矩,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从奉献到抱怨

童年期的孩子认为自己应该为父母做一些事情,这通常是为了取悦父母,能够有所付出也让他们备感自信;而青春期的少年则不太愿意去做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了,他们更乐意参加让自己开心的娱乐活动。所以,童年期的孩子可能会比较享受参与家务劳动,因为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小大人了,而青春期的孩子则会把帮忙做家务看作一种负担,他们往往会抱怨并反抗。“凭什么让我干活?我忙着呢!”

青少年会变得更醉心于自己的乐趣,不再热衷于为家人做事,无论什么时候让他们干活,似乎他们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因此,父母可以采取公平分担的立场,对青少年实行互惠策略。告诉青少年你打算如何与他建立双向的奉献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父母的需求和他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不仅仅是他的需求得到满足。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父母都可以这样解释:“一直都是我们帮你做这做那,希望你也能帮帮我们。”

从坦荡到隐藏

童年期的孩子认为,父母有权向他们发问并得到完整而真实的回答,所以他们会比较坦诚;而青春期的少年则不会那么全盘托出了。他们意识到,在父母眼里他们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想了解孩子生活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孩子有哪些想法,就只能依靠孩子来提供信息。青少年成了自己的发言人,父母只能眼巴巴地指望孩子主动披露过去做过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在此过程中,父母给了孩子选择披露什么、隐瞒什么的权力。而孩子也知道,为了获得更多行动自由,他们如何履行“发言人”角色很重要。“我能被允许做什么,部分取决于我决定讲什么。”

所以,有时候,为了保护和增加个人自由,孩子们会报喜不报忧。这样一来,为了保守更多的隐私和秘密,为了拥有更多选择,或者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诚实,与相对坦诚的童年期孩子相比,青春期少年隐藏的东西更多。青少年开始过一种双面生活——一种是父母知道的,一种是父母不知道的。从此时开始,父母只能将就用孩子提供的信息去了解他们,虽然这和理想中的信息量相差甚远。

面对为数不多的信息,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们需要向父母进行更充分、更准确的披露,并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在我们的关系中,没有真相就没有信任,没有诚实就没有亲密,没有真诚就没有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你说实话。尤其是当你遭受痛苦、遇到麻烦或危险的时候,把真相告诉我们很重要。你对我们保守秘密的同时,也就把我们的帮助拒之门外了。”

从在乎到冷酷

童年期的孩子会由衷地欢迎父母回家,他们会张开双臂迎接父母。父母回家意味着孩子有机会和他们待在一起。然而,在青春期这个更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青少年似乎根本没注意到父母回家了,甚至会对父母的问候置若罔闻,还有可能立即躲进卧室、把门关上。这种冷淡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父母没有爱,这是一种懒得应酬的表现。部分原因是他们想让自己表现得更成熟,这就意味着要与父母保持更大的距离;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观念上的转变,在儿童眼里,“父母是朋友”,而在青少年眼里,“父母是监护人”。青少年更愿意花心思和朋友往来唱和,却提不起兴致与家人相处,所以对父母来说,保留与孩子相处时的温暖和亲密越来越难了。青少年这种对父母缺乏由衷关切、态度随意冷淡的状态会有多严重呢?这通常取决于他们的心思完全放在个人生活上的程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爱父母了。

对此,父母不必表现得很受伤或者也报之以冷漠,而要继续关心孩子,在孩子需要的前提下随时与他交流并陪伴他。父母只需告诉孩子:“你有了朋友,我们很高兴,但我们也希望能和你共度一些美好的时光。”

从赞叹到批判

童年期的孩子通常会仰视自己的父母,看向他们的目光是充满仰慕和崇拜的;青春期的少年则会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审视父母。毕竟,青少年知道他们现在正行进在通往成年的路途中,要认同的最强大的成人榜样就是父母。可是,青少年怎样才能达到理想榜样的标准呢?他们做不到。正是因为达不到这样的完美程度,所以,他们需要先把父母变成普通人。

“你没那么伟大!”

“你根本就不懂!”

“你也不是什么都知道!”

“你也不是做什么都对!”

“你也搞砸了!”

找出父母的弱点、失败和缺陷,挑剔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就这样,青少年把自己的成人榜样变成了普通人。意识到父母是不完美的普通人,这有助于青少年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对孩子的这种批判性态度,父母可以表达理解,承认自己身上有普通人的缺点,还可以偶尔有意幽默而谦逊地放低身段,为可能造成的冒犯或伤害道歉,并对孩子强于自己的地方表示欣赏。他们可以这样说,“我们也会犯错。很抱歉我们有时会让你感到难受,其实有很多事情你都做得比我们更好。”

从相似到差异

童年期的孩子希望长大后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这样就能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人有更多相似的地方,并以这样的方式和他们密切相连;而青春期的少年则想变得与父母不同,成为一个更“像自己”的人。成长是一段需要不断放弃的旅程,所以途中必然会失去一些属于童年的东西;青少年要培养对个人而言更具吸引力的独立爱好,所以必然要放弃一些和父母共享的活动。父母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不喜欢和我们待在一起了,对生活的看法也和我们不一样了!”青少年也承认:“我不想再和父母一起玩小孩子的游戏了,对他们的观点也不那么赞同了。”青少年会刻意追求与童年不同、与父母不同,此时的他们会努力让自己与同龄人更相似,并开始发展出自己的个人观点。

“父母不了解我和朋友们喜欢做的事情,不理解我现在对事物的不同看法。”

对此,父母可能需要放弃一些属于孩子童年的旧有乐趣,关注两代人之间日渐增加的观念差异,以更好地了解越来越有主见的青少年发展出的新品位、新信仰。他们可以这样问:“你能和我好好说说你喜欢的这些东西吗?我也想了解一下。”

在以上列出的六种变化普遍存在的情形下,随着青少年更坚定地声称自己需要独立和个性,青春期也会颠覆童年期的亲子关系模式。如果说童年期更多是“由你(父母)做主”,那么青春期则更像是“由我(青少年)做主”的时代。不过,青少年也逐渐明白了该如何有技巧地对亲子关系施加影响,让父母感觉良好。“为了与父母和睦相处,为了从他们那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表现得乖一点是很有用的。”为此,青少年可以暂时按下“复位按钮”,回到“儿童设置”模式,重新激活那些可以取悦父母的旧行为。这里有一个经久不衰的策略:“要想从父母那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表现得乖巧一点,让他们有个好心情。”

在很多情况下,“乖巧”可能意味着服从父母、帮忙做家务、信任父母、表现出对父母的关心、赞扬父母、和父母分享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如果父母非常在意是否有一个这样乖巧的青春期孩子,那么无论何时,只要上述任何一种贴心行为出现,父母都会给予积极的关注。最重要的是,父母也应该保持对孩子的亲切和体贴,因为青少年仍然很在意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即使他们表现得似乎不在意。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可能会私下认为父母不像小时候那样爱自己了,他们会在心里悄悄地为此难过(因此青少年会嫉妒那些仍然有能力取悦父母的弟弟妹妹)。

“你爱他们胜过爱我!”

父母必须调整他们的预期,以适应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变化——独立减少了依赖,个性减少了相似,距离减少了亲密。现实的情况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必须开始学习如何更多地按照青少年的方式生活。在青春期结束时,他们必须接受自己在青少年眼中不复以往的地位,包括权威、知识和优先权方面,因为青少年想要更多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关注青少年在自尊方面面临的挑战,也要关注与他们自己有关的、不断变化的挑战。

密切留意孩子的自尊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自尊’这个概念有用吗?”

我不知道这个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有没有用,但在心理学应用(我的工作领域)中,对于父母和青少年来说,这个概念确实是有用的。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要探讨的是“自尊”的一种操作性定义,并举一些能体现“自尊”力量的例子,最后还会给父母一些提醒。

我把“自尊”(self-esteem)定义为由两个词合成的一个词。把这两个词分开来看,合成词的含义就变得清晰明了。“自”(self)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通过哪些具体特征来确定“我”是谁?“尊”(esteem)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我”这个人的价值?

自尊与一个人如何描述和评价他对自我的定义有关。

在青春期,自尊创造了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式,它不仅可以过滤生活经验(“我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还可以激发行为(“我想为自己做什么”)。作为过滤器,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低自尊或消极自尊就会跳出来担责(“我活该受到不好的对待”);而作为激励因素,它会限制一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对我这样的人来说,过得去就行了”)。作为过滤器,高自尊或积极自尊会拒绝不公平对待(“没有人可以这样对我!”);而作为激励因素,它可以提出有助于实现个人梦想的目标(“我值得尽我所能!”)。

我认为,说到对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父母大有用武之地——他们可以鼓励青少年更全面地定义自己,更温和地评价自己。

在支撑自尊的两大支柱(指“自”和“尊”)中,如果只有一个得到了有意义的发展,那么它的定义就过于狭隘了,这可能会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个年轻运动员对自己的定义完全取决于在赛场上的表现,那么当严重的伤病结束了他原本前途无量的运动生涯时,他就会失去自我。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没有其他自尊支柱可以依靠,因此他们会体会到无法承受的失落。你也可以想想那些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青少年,他们不能容忍丝毫错误,当错误无法避免地发生时,他们会大发雷霆。如果你问青少年为什么要用这么痛苦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们就会把自我惩罚描述为一种必须要做的事情。

“谁让我把事情搞砸了呢,这是自作自受。希望这个教训能让我下次表现得好一点。”

但我认为,自责只会浪费精力、伤害感情,让自己更难恢复元气。对自己的定义最好能广泛一点,对自己的评价最好能温和一点。

当然,自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生的起落而起伏,尤其是在青春期这段充满变化的岁月里。在青春期结束的时候,青少年需要完成两个目标:获得恰当的身份认同;获得功能上的独立。对他们来说,在这段青春旅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面对人生的各种变化、对自尊的种种挑战。青少年必须不断重新定义自我,不断重新评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作为。青少年极易因为误解、犯错或不当行为而气馁,缩回到一个更狭隘的自我定义中自暴自弃。此时,应该做的是尽力去滋养自尊,而不是削弱自尊。

父母应该对青少年的自尊状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它的基础是否足够广泛?是否肯定多于批判?陷入狭隘的自我定义及有害的自我评价可能很危险。最糟的是,当有抑郁、成瘾、自残倾向或受到伤害时,青少年可能会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为了提高孩子的自尊,父母可以这样说:“去找一些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做,就算诸事不顺或暂时失利,也不要自暴自弃。”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当青少年必须在每个阶段重新定义自己(“我在做什么?”)并重新评价自己(“我做得怎么样?”)时,他们的自尊会遇到哪些常见的挑战。

在青春期早期(9~13岁)与童年告别时,青少年必须放弃“父母的心肝宝贝”这一定义和价值,开始在一个家庭圈子以外的更大世界中体验生活,尝试着表现得更成熟。在这个阶段,父母必须对这种巨大的失落保持体谅与理解,对孩子离开舒适、安全的童年世界并踏上令人生畏的成长旅程这一充满勇气的行为表示赞赏。

父母可以这样说:“你在一天天长大,但长大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会想念美好的童年时光,就算心里打鼓,也要表现得像模像样。这些都是正常的。”通过理解孩子的失落,尊重他们面临的挑战,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这样脆弱的时刻培养出积极的自尊。

在青春期中期(13~15岁)建立属于自己的朋友圈时,青少年不得不在社交中与更多的不友好行为做斗争,因为缺乏安全感,同龄人之间会争夺地位和归属感,有时候会对同伴不善,特别是在学校里。在这个阶段,父母必须郑重地告诉孩子,他们知道青少年面临的社交环境会比以往更艰难,如果遭受任何社交暴力(取笑、排斥、霸凌、造谣、围攻),希望孩子能够如实告知他们。他们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一些情感上的支持,或者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建议。父母可能会说:“如果你被嘲笑或辱骂,不要认为这是你的问题,这真的是因为对方是个不在乎别人感受或想要欺负别人的人。”父母应帮助孩子认识到,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这样孩子就不会把别人的不善归咎于自己,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尊。

在青春期末期(15~18岁),青少年开始表现得像个大人了,他们把约会、开车、聚会和物质(如酒精、大麻或香烟等)使用视为走向成年的必经之路。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危险,却让青少年难以抵挡其诱惑,当冒险为之并造成伤害时,可能会给青少年造成严重的损失。在这个阶段,父母必须尽最大努力如实地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哪些选择会让人失控,这样青少年就能从父母的知识和经验中吸取教训。父母可以这样对十几岁的孩子说:“随着你一天天长大,你会对一些更成人化的事情跃跃欲试,但生活也会因此增加更多风险。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定不要冲动行事,要保持头脑清醒,在行动之前多花一点时间思考。使用物质不仅会影响你的情绪,还会损害你的判断力。”实事求是地和孩子讨论谨慎行事的重要性,这样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做好面对那些更危险时刻的准备,提升他们的自尊。

在“试独立期”(18~23岁)更想依靠自己时,青少年会发现,他们还没有做好自力更生、当家做主的充分准备,所以会出现行差踏错、违背承诺、缺乏自律、迷失方向的现象,有时还会失足。在这个阶段,父母必须做好随时提供帮助的准备,不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前来干预或救援,而是作为成年导师,在青少年寻求帮助时分享自己更长的人生阅历中积累的经验。

父母可以这样说:“我们并非无所不知,但在你打算做事的时候,我们会很乐意成为你的智囊团,分享我们一路走来得之不易的一些经验教训。”十几岁及刚成年的这段时间,正是青少年被各种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阶段,作为成年人,父母的经验与教训是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提供给子女,这同样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

在每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青少年都易于气馁,易于进行狭隘的自我定义(缩小)和消极的自我评价(惩罚),这使得他们更难维持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适应力。

父母还需提防的是,他们自己也有可能掉进“自尊”的陷阱。养育子女是一项高投入的活动,在孩子的成长岁月里,父母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和关心。这往往意味着自我牺牲,即为了心爱的孩子把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放在一边。父母付出了这么多,必然会期望得到回报。例如,世俗的看法是,孩子成功与否能很好地反映出父母的教养水平,父母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父母可能会把个人自尊与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联系起来。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为人父母是我自我定义中的一部分;孩子的成长状况是我自我评价中的一部分。”在某些极度渴望成功、社会竞争激烈的育儿亚文化中,父母经常会被问到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你的孩子表现如何?”“与谁相比?”他们可能会如此焦急地反问。

如果父母把自尊压在青春期孩子的肩上,简直就是在为难自己。有的父母会说:“我对自己的感觉取决于,和同龄人相比,我的孩子表现如何。”请尽量不要让社会竞争给你的教养方式带来不好的影响。另外,最好不要让青少年感到身负重任或必须“好好表现”来支撑父母脆弱的自尊——“我一定不能让父母失望!”

请理解这种父母立场的脆弱。如果把为人父母的身份看得太重,忽视了其他个人定义,就会出现自我忽视的问题。“养育子女就是我的一切,有时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如果相信“父母=孩子”这个等式,父母的自我评价就会出问题。这个等式可以解释为,孩子的表现是衡量父母表现的一种方式。家长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孩子表现如何,可以说明我作为家长的表现如何。”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我们为你的表现感到自豪”。与其用这种方式来暗示对自己的祝贺,还不如简单地说一句:“好样的!”

当然,与小孩子不同的是,青少年对维护父母自尊这件事不那么配合。一般来说,当孩子还处于仰望父母的年纪时,他们会真心实意地表达对父母的钦佩和欣赏,让父母的自尊得到极大满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不那么上心的青少年更倾向于看轻父母的表现,用挑剔和抱怨来打击父母的自尊。

“我从十几岁的孩子嘴里听不到几句好话。大部分情况下,我的付出都被视为理所当然,所以我想也只能认命了。”对此,我的回答通常是:“你要知道,如果你想让孩子感激你的辛苦养育,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要求。”

为了保持健康的自尊,父母需要更广泛地定义自己,更温和地评价自己。用这两种方式来善待自己,父母不仅能在青春期这段对孩子来说不可避免的困难时期更好地支持他们成长,还为孩子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知道如何维护积极的自尊。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做到这一点:“对我来说,努力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前者可控,而后者通常不可控。所以,即使我不能总是得偿所愿,也会因自己的坚持而心安理得。”

最后要强调的是,父母的赞同和反对实在太具影响力(即使是对那些宣称“我不管你怎么想”的青少年而言),所以,任何来自成年人的批评都必须谨慎。破坏性的批评往往具有攻击性(“那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并对青少年的自尊造成伤害;建设性的批评则有助于提高自尊(“这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智慧的父母会观察到两者的不同。父母最好说“我很在意你的某个方面”,而不是问“你这是什么毛病”? nCkQ8ozMe04a5G7b90C37od/KCcw/BusNIWOIE9u9cDFMB7rmb2vhvR8zIvWF0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