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经济学课

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在新生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只教授两个概念:第一,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第二,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再进行消费。正因为从第一堂经济学课开始,哈佛大学就开始教授自己的学生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如何消费,所以,哈佛教出来的人,大都富有。哈佛毕业生的富有,不仅仅源于他们出身名校,收入丰厚,还源于他们将在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学到的两个概念,贯彻到了生活中,并且经年累月地坚持了下去。

对于“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区分,哈佛大学在其第一堂经济学课中如此解释:

消费行为可分为投资性消费行为和耗用性消费行为,前者简称“投资”行为,后者简称“消费”行为。

花钱买房属于“投资性消费”行为。钱是花掉了,但换来了房子,从目前的土地房产投资的前景来看,土地是一项有限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贬值的可能性非常小。

花钱买车则属于“耗用性消费”行为。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是一种可以不断生产的耗用性产品。随着时间的拉长,其外观造型会落伍,其发动机等设备会损耗,这种损耗,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折旧完成为止。一般来说,汽车用过10年后,就差不多一文不值了,而且还要强制报废,也就等于投出去的钱,再也回不来了。

而对于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再进行消费的概念,哈佛大学在第一堂经济学课上,给出了这样的例子:

绝大多数的工薪层,在拿到工资之后,都是先花钱,剩下多少便储蓄多少,所以,每月能够储蓄的金钱并不多。而按照每月储蓄30%的工资,先储蓄,后消费的原则,尽管每年的储蓄额可能不是很多,但逐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工薪族也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巴菲特从6岁开始储蓄,每月储蓄30块钱,13岁时,他就拥有3000块钱,买了自己的第一只股票。此后,巴菲特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坚持了八十多年,最终成了世界首富,一度比比尔·盖茨还有钱,这不能不说明储蓄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给出的这两个概念,和普通百姓的消费观念有所不同。普通百姓常常进行消费行为,而“哈佛人”常常进行投资行为;普通百姓的消费理念是“先花钱,后储蓄”,而“哈佛人”却每月以储蓄为重点的目标,只能超额完成,不能找任何借口任何理由放弃目标。因此,哈佛人投资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多,攒下的钱也越来越多,最终,他们成了富人。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经济学课,通过两个概念,告诉大家:每个人的财富实现,都来源于良好的理财习惯,任何人的财富成就,都不能一蹴而就,都要经历一个由少而多、由小变大的艰苦积累的过程。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这样说:“人类百分之七十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而人们在处理金钱时,却往往意外的盲目”。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教授的两个概念,理性消费、理性投资,理性理财、合理致富。只要学会投资,坚持储蓄,有一天,我们的财富也有可能超过股神巴菲特。 JPKNdxpVRSUDXb4pmpSvMzu1pCKM6n6iSNdkaCk507qDmB6lbA19VCwmn9XJ3f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