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一个有趣但又常被误解的话题。自古以来,一直有很多人对天才进行研究和观察,试图了解天才的特点。书中为大家呈现了这些研究的精髓部分,所引用的素材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力图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有趣现象,以便于普通大众的理解和接受。书中介绍了天才的基本特质,例如魅力和领导力,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操练习。如果你花时间去阅读、理解,并动手实践其中的方法,肯定能大大提升你的创意能力,加强你说服别人聆听你想法的能力。
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导致商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激烈程度更将进一步加剧。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你该如何提高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确保你的收入呢?答案是,你需要不断地创新,为你所在的企业提供附加值。无论你在哪里工作,你的职业是什么,创造力都是一项能为你带来滚滚财源的技能。
创造力,甚至于天才,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如何思考,而不是该思考什么。如同领导力的培养需要时间一样,你无法像变戏法一样,在需要时突然将自己变成天才。你所能做的,只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和环境,然后等待天才的自发产生。
这本书中,“天才”和“创意大师”二词具有相同的含义,可以互换使用。天才就是拥有良好的思维模式,可以不断产生创新想法的创意大师。
许多人认为天才需要高智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态度比智商更为重要,而且态度是可以学习的。你可以学习如何像天才一样思考和行动。一个尚健在的人,是否可能已经挖掘出其所有潜能了呢?可能,但这种人却非常罕见,可能十亿人中只有一个。人类的天性就是不完美的,我们永远都有改进的空间。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天才呢?本书总结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成果,指导你如何像天才一样思考和行动,告诉你成为天才的重要方法。如果你遵照和效仿这些做法,你就能学会如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将自己培养为天才。至于你到底会有多成功,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到这项最为高尚的事业中。
天才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这些人一生都在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潜力。本书将详细讨论自我实现的过程。
有关灵感来自哪里,至今尚无定论。自古希腊始,至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之前,大家普遍认为,灵感并非源于人自身,而是有一个神圣的外部来源。
“灵感”的字面意思是“吸入”,即为生命注入神圣的气息。这不同于生理意义上所说的“呼吸”——人体获得生存所需氧气的自发过程。灵感远远不只是吸入的氧气,它是神圣的礼物,是艺术家收到的祝福。也正因为如此,大家认为,艺术家应该谦逊。
古希腊人相信灵感来自缪斯九女神
,是她们给予了艺术家和科学家灵感。古罗马人和之后的欧洲文明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观点。
但自启蒙运动之后,大家开始认为,灵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在理性时代,一切好东西都被认为源自理性的思考。既然无法用客观证据或理性论点来证明缪斯的存在,那么缪斯女神应该是不存在的。
到底谁对谁错?争论还在继续。有趣的是,各行各业的创意大师们都常讲述着外界东西如何刺激他们产生灵感的故事。他们说,这些灵感总是不期而至,而且只有在将自身修炼到某种微妙的状态时,才能接收到灵感。创造性的冲动到底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于深埋在人内心的某个东西?也许,灵感从何而来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