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染色与死亡

系统性的疾病需要系统性的治疗。是否有一种药物,可以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使正常的细胞组织免受伤害?化学世界中充满了各种有毒物质。面临的挑战是要找到一种毒药,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伤害患者性命。

1856年,伦敦的一名18岁学生威廉·珀金(William Perkin)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廉价的化学染料,可以简单合成。珀金把它称作苯胺紫(aniline mauve)。珀金的发现为纺织业带来了福音,因为苯胺紫比植物染料容易生产和保存。珀金还发现它的母体化合物可以用作其他染料的基础材料,可产生一系列鲜艳的色彩。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珀金合成的这些五颜六色的新型染料遍布欧洲的纺织品工厂。

德国化学家迅速合成出他们自己的染料,期望在欧洲纺织品市场一展身手。他们不仅合成出染料和溶剂,还开始向整个新型分子领域进军,开发包括酚、溴化物、酒精、酰胺等自然界没有的化学物质。

1878年,德国一位24岁的医学院学生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做了一个实验,用化学染料给动物组织染色。他发现,染料似乎可以区分藏在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只对其中一部分染色,而忽略了其他部分。1882年埃尔利希同罗伯特·科赫一起工作并发现了另一种新型化学染料,可以从细菌混合物中提取出某一类特定细菌进行染色。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埃尔利希发现,如果往动物体内注入某种毒素,可以产生“抗毒素”,它以超常的特异性结合毒素使其失去毒性。

埃尔利希认为,如果生物学是一场化学物质的混搭游戏,要是有些化学物质能够区分细菌细胞和动物细胞,并且能够杀死前者而不伤及后者,岂不是很好?这种想法促使他不断去猎寻这种强力抗菌的化学物质。

试验了几百种化学品后,他找到了一种染料衍生物,可作为感染了弓形锥虫(Trypanosoma gondii)(一种寄生虫)的老鼠和兔子的抗菌药物。他按其颜色把这种化学品称为“锥虫红”。1910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化合物626”,他称之为“赛佛尔散”(Salvarsan),第一种可有效治疗梅毒的药物。

埃尔利希在锥虫红和赛佛尔散方面的成功证明了化学品确实可用来治疗特异性疾病。他把这些化学品称为“神奇的子弹”——因为它们特异性的杀菌能力。

从1904到1908年间,他试图利用他庞大的化学品库开发出一种抗癌药物。但无一奏效。他发现,对癌症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也会毒害正常细胞,因为癌症细胞和正常细胞过于相似,这些物质根本无法识别。

埃尔利希于1915年去世,时年61岁。他去世两年后,德国在与比利时的伊普尔之战中利用芥子气(mustard gas)作为化学武器,当晚杀死了2000名士兵。病理学家发现,幸存者的造血细胞已经干瘪,骨髓已经明显地衰竭了。 cVsXKmZ9ebNr9SHJ4SrOLwzQvRejPWxMJwEkUlxR8l7RxF0x+QMRBXQxInyLin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