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到底是杂物还是囤积物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囤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囤积障碍,美国的梅奥诊所将其定义为“由于认为需要保留而表现出的难以丢弃或者分离物品的行为。一个有囤积障碍的人很难丢弃一些物品,最终导致积累过多的物品,不管这些物品是否具有价值。”(2018)

美国焦虑和抑郁协会声称“囤货是强迫购买、获取和储存一些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价值的物品。

这种行为通常会对囤物癖及其家庭成员在情感、身体、社交、财务甚至法律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2015)。

曾有几档电视节目通过家庭环境对有囤积障碍的人进行了描述,这些案例让没有囤积障碍的人大吃一惊。

家里有些杂物的人看到囤积障碍的情况,会叹口气然后想“好吧,至少我还没有那么糟糕”。

杂物控和囤物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杂物控能够意识到丢弃一些物品的重要性,而囤物癖,就像上面的定义一样,很难丢弃任何物品,通常都需要心理干预来了解他们的状况。囤物癖很难决定什么是有用的,跟囤物癖一起工作的人都必须非常有耐心。

杂物控和囤物癖看待事物是不同的。大多数杂物控都不是囤物癖。Clutterless.org(一个关于杂物控的网站)称:“杂物控对自己的物品感到不知所措,产生情感依恋,但绝不储存垃圾。杂物控通常会有以下症状:自轻自贱、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轻度抑郁,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待遇。由于这些观念,杂物控沉溺于没用的物品和关系之中”(2018)。

这说明了杂物控和囤物癖有所不同。

对于杂物控的家庭成员和重要伴侣而言,要谨慎地给杂物控“贴标签”。

给杂物控“贴标签”,对杂物控评头论足,可能会伤其自尊。

对杂物控评头论足可能会诱发杂物控的羞耻感。羞耻感会让杂物控变得更孤僻,拒绝寻求帮助。独守隐秘,讳莫如深会让杂物控感到压力无处不在。

大多数人在家里都会有不同类型的杂物,包括未拆开的信件、纸张、包装袋、衣服、鞋子、快餐盒、糖纸、汽水瓶或者厨房灶台上的脏盘子等。

通常,由于缺乏时间来妥善分拣整理导致家里杂物丛生,可以这么说,家里容纳一切物品,一切物品都没有物归其位都在家里。

行动不便或身患残疾可能会导致家里有杂物。

这样的人可能无法将物体抬起或搬到“家里”或指定位置。

这需要杂物控去寻求帮助。这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因为杂物控可能已经自轻自贱,无法自拔,因此很难主动寻求帮助。

杂物控不会保留垃圾或脏物品,因此他们可以将没用的或不喜欢的物品捐给美好愿望(Goodwill)或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这样的慈善商店。

这通常会满足杂物控确保物品不会被丢弃的需要,而事实上这些物品确实找到了新家并继续被使用。

囤物癖经常会有一些应该丢进垃圾桶的物品,他们总能找到许多似是而非且稀奇古怪的借口,让自己有理由保留囤积物。

杂物控就不会考虑这些,杂物控和囤物癖在这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杂物控和囤物癖之间差异可以通过坏掉的对讲机来具体说明。

杂物控能够认识到对讲机不仅无法使用而且在技术上已经被淘汰,因此他们很容易丢弃对讲机。

而对于囤物癖来说,即使告诉他们对讲机没用了,过时了,他们会理智地理解这一点,但他们仍然不能放弃对讲机。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杂物控来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能适用。

但是对于囤物癖来说,这个谚语却不适用,如果没有专业的整理人员或者心理学家等外部机构的帮助。囤物癖会想要保留一切物品。

考虑到这点区别,开始挽救房屋第一步很重要。获得清洁或整理服务的帮助可能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杂物控需要帮助或不堪重负的情况下。

似乎每个人都会不时地处理各种形式的杂物。

有时杂物是长期存在的。

清除杂物可以让人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杂物心理学指出,“如果不加以处理,杂物会迅速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

当然,会有一些你不再使用的物品太珍贵了,不能送人或扔掉。

对于这些物品来说,解决方案通常是将其置于安全可靠的地方储存(2016)。 PMXJhko8dyy0vdSvbhCAvobZ9dKW8wCE7h+HADoN1ApvHIK7++OH0XksuJ8N9J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