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指出,针对疾病的心身疗法并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而是随着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的进步而发展壮大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有必要理清这三种学科之间的区别。它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来管理人体健康,主要的区别在于确定病源及进行干预时的侧重点不同。
医学领域方面,疾病的躯体学传统及其治疗方法一直保留到了16世纪后期。这一传统是在希腊医生盖伦(Galen)的假设中发现的,他排除了任何不能被观察到的疾病,也就是说,他只承认那些具有真实客观生物学基础的疾病。
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发生学持续发展,但人们发现,疾病发展中精神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直到19世纪末,医学家才开始对像“神经衰弱”、“歇斯底里”这样的现象发生兴趣,诸如“躯体疾病”或“动态损伤”这样的术语开始出现。
立足于这些发现,医学界打破了捍卫生物还原论的坚壁,在诊断和治疗中都逐步将病人在有关方面的主观体验纳入了医疗实践。
尽管在确定心身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上取得了进展,但目前医学界对心理方面的认识仍有明显不足,这反映在医学术语“体征”和“症状”之间的区别上:
—体征
指医生直接收集的有关个人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如分析结果显示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心电图显示的P波变化或经CAT扫描(计算机X射线轴向分层造影)证实存在的“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
—症状
指个人有关机体功能疾病的主观表现,即患者就疾病表现出的不适或病痛,以及感知到的不适或疼痛的强度。
在填写病史以确定患者是否有临床表现时,与症状相关的体征具体决定性意义,可作为探查指标,但没有诊断意义。
根据心理学领域尤其是临床心理学理论,人的概念被定义为双重实体,由物质的身体和非物质的心灵组成。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支持这一理论,他划出了他所称的广延物(物质世界)和精神实体(认知或精神世界)的区别,追随者和批评者对此争论至今。
尽管心理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只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研究领域恰恰是个体主观性,思想、情绪和个人经历是其研究范围。临床心理学专门研究与患者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有关的疾病。这一领域的症状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物学和心理学在应用领域割裂,由此,各自在评估和干预的技术和方法上独立发展:
—医学
专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主要针对生物来源疾病。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诊断技术在不断改进,出现如MRI(核磁共振成像)或PET(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这样的技术,以及各种各样的干预措施:从最初用来修复机体感染的传统药水和药膏,到激光手术或无创射频治疗这样的当代技术。
—临床心理学
发展出了广泛多样的评估技术,从最初的半结构化面诊(通过投射测试,其中最著名的或许是罗夏测试),到目前验证有效的针对患者的标准化心理测试。一旦作出了正确的诊断,心理学家就有一系列的治疗干预技术可供使用。这些技术在本质上是认知的、行为的或相关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要治疗的精神疾病状况组合使用。
—心身疗法
与前述两种疗法并行不悖,成为第三种疗法。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被称为“心身医学”的医学专业,它改变了疾病源于身体(就医学而言)或源于心理(就心理学而言)的观点。这种新疗法不仅考虑了前两种疗法、受益于它们的发展,又不忘同时考虑疾病中生理和心理因素的本质原理。
心身疗法是一场彻底的概念革命,其目的不是仅关注生理疾病的心理影响,也不是仅关注心理疾病的生理后果,而是更加深入。心身疗法立足于功能实体的假设,即精神(心灵)和机体(躯体)被视为一个连续体,两者并不是割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部分生病了,另一部分也会生病。由此,为了进行治疗干预,必须双管齐下。
虽然心身疗法作为一个独立术语使用,但其中有两个密切相关的趋势:
—基础科学
它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可以清楚看到心身之间的相互依存是如何产生的。它清晰提出了个体作为功能实体的理论。
—实用性和应用性上的趋势
与心身医学相对应,它作为医学中的一个专业,是对主流的还原论的回应。在还原论中,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方面被纳入到疾病的易感性、诱发性、演变性和预后考虑范围。心身医学的明显典例是冠心病。
可以看出,随着对该主题的深入研究,医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应用范围至今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有扩大的趋势。但躯体和心灵当中任一部分生病,都会影响到另一部分,此即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指的不是某种纯粹的、无关个体精神世界的疾病,就像病毒感染或创伤伤害一样;也不是没有生理影响的精神疾病,如强迫症或人格障碍。上述这些例子,分别属于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我们所说的心身疾病,指的是一个人的心身健康出现了问题,这就要求诊断和治疗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否则恢复效果不佳。此类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或紧张性头痛等。
目前为止已经涉及的类型有器质性疾病(医学)、精神障碍(心理)和具有重要心理成分的器质性疾病(心身),不同类型疾病之间可能出现的区别不止于此。
如果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生理疾病会导致心理疾病,对患者及其家人都会带来重大的情绪负担,和一些慢性或退行性疾病类似,那么这是一种稍显“人为”的区分。这些情形若都不可逆转,有时会导致患者被孤立、缺乏社会关系,以及更容易患如重度抑郁症这样的情绪疾病。
情况也可能相反,即精神疾病会导致生理变化,例如类似暴食症的饮食障碍会带来严重的生理后果,包括消化、呼吸、心血管、激素、肾脏甚至神经系统的疾病。
躯体形式障碍就包含在这些疾病和病症中。它指的是那些没有已知医学原因的症状或躯体问题,包括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和持续性体痛症。
“躯体化”一词与这种情况尤其相关,它指的是“能量”从精神世界转移到物质世界,从而造成机体正常功能障碍,这种障碍即为内在创伤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