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题探究

◎专题一

元杂剧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在元初到元大德年间发展至鼎盛,演出广受欢迎,名家辈出,出现了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经典作品。到了元代末年,因为政治黑暗、科举恢复、经济衰微、南方传奇兴起等多种原因,元杂剧渐趋衰落。

关汉卿的作品正是元杂剧鼎盛时期的代表作。请进行综合探究任务,以典型作家和作品为线索,广泛阅读,结合作品的阅读体验与自己的多媒体检索结果,梳理元杂剧的发展史,完成《元杂剧发展历程表》。

元杂剧发展历程表

◎专题二

元杂剧作为舞台脚本,除却文笔之美,还讲究念白的感染力,要求读起来抑扬顿挫,有视听之美。因此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探究一下作家是如何对“美听”(念起来好听)这一审美需要进行精心设计的。

例如一些人物出场时,会有定场诗,如《窦娥冤》中赛卢医的定场诗:“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诗是近乎荒谬的,这种荒谬的说白即所谓插科打诨,构成了表演艺术中具有特色的喜剧效果。王骥德在《曲律》中说:“大略曲冷不闹场处,得净、丑间插一科,可博人哄堂。”这种设计也对作家的才能有特殊要求,要能够说得妙趣横生,以俗为雅,与真实形成对照或反差,在滑稽中突显深刻的旨意,从而给读者带来欢笑与思考。

试着找找看,你在阅读过程中,能发现多少具有“美听”效果、意味隽永的句子?试着读一读,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分派导演、演员、道具等职务,节选经典段落,将其作为情景剧表演出来。 RqJH3V5td4psJtEhViFRL/q+kOnkMx25N3PPufmQPc82tEjeXOsTltBvhyYQxt2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