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岁之前,我是不看历史的,我接受过完整的初高中历史教育,但对此毫无兴趣,唯一能记住的历史事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数字还算好记,至于我为什么通过了那些年所有的考试,我只能说,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在的我张口就可以喷出一堆年代来,比如618年唐朝建立、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朝、1096年到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1337年到1453年的百年战争等等,偶尔在饭桌上小试身手,惊起一滩鸥鹭。

这当然应该归功于我二十岁之后对于历史的喜爱,虽然还没有爱得死去活来,但有问题没搞明白时,我总会茶饭不思,这让我有足够的动力来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

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同样的历史,为什么二十岁之后的我会如此感兴趣?

不管你信不信,原因是:二十岁时我在上大学,大学没有历史课。

我绝无意否定我们的历史课教育,它普适、严谨,对于大众基础教育来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只是在想,能不能做到更好?如果跳出课堂,历史会变成什么样?还会这么高冷吗?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能把一门知识学到什么程度,关键取决于他到底有多感兴趣,除此之外都不太靠谱。

历史是非常有趣的,我们先不谈它到底能不能带我脱离低级趣味变身为纯粹的人,光是通过它,我们忽然对世界恍然大悟这一点,就能让我如痴如醉地迷恋。好奇心被满足的一刹那,成就感爆棚,就是这么简单原始的快乐。但是在课堂上,它的表现经常不是这样,它只是一门课程,学习它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准备考试。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学习一件事情的主要途径是死记硬背,谁会对它感兴趣?

后来我凭自发的兴趣了解了历史,你猜是因为什么?

不管你信不信,是一个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那是个极有趣的游戏,可我发现我只懂傻乎乎地开枪,对于游戏里的人物、地名、时代背景毫无了解,于是我开始翻看二战的历史类书籍,结果发现,我不得不恶补一战的历史,才能看懂二战;同样的,如果不继续往前了解,一战的历史仍然看不懂。我就像被好奇心牵着鼻子走的牛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学习,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脑中一直混沌不清的那些历史概念,变成了一根根简单清晰的脉络;那些发生在身边的很难理解的事物,忽然在历史上都有了渊源。人对世界的困惑源于无知,如果懂得更多一些,看世界的眼光就会不一样,这是知识的力量,但如同我因为电脑游戏而迷恋历史,你最好也能找到你的兴趣所在。

这个学习的过程相当痛苦,我常常看到后面忘了前面,在无数个人名、地名之间顾此失彼,可是我最终都相当不错地了解清楚了它们,不是因为要考试,也没有人逼我,而是因为它实在太有趣了,我在课堂上从来没发现它这么有趣,我觉得我必须了解它。

所以发现问题在哪儿了吗?历史还是历史,我们为什么不让它变得更有趣呢?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就是这样一种尝试下的产物,我从相当枯燥的历史类书籍里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但我想并非所有人都会有耐心和兴趣去这么做,现在大家都活在这个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和碎片时间中,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可是知识从来都是刚需不是吗?很幸运的是我从小爱画画,于是我有机会用更加有趣的形式把这些知识表现出来,精心设计了大量漫画、笑话和比喻,就为了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把沉重的历史变成一段段活泼的小品,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这个系列诞生于网络,获得了许多网友的喜爱。他们说,在哈哈一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懂得了更多。这是对我前所未有的鼓舞,让我坚信自己正在做着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今天这些内容变成了带着墨香的白纸黑字,看上去更加健康,也不用带充电宝。

有必要说明,《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着重于从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历史中捋出清晰的大脉络,因此有很多无关的历史细节被我有意地略过,以免导致信息冗杂而产生学习负担,不是偷懒。所以建议大家把这个系列看成了解历史的入门内容,清楚了历史主干,再去深入了解每一段细节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最后,我只是个爱好历史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积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感谢所有前人留下的智慧积淀,让我在各种阅读和学习中总结归纳出书中的内容,也感谢出版方的朋友们精心校对与为之付出的所有心血,但正因为是自己总结,难免出现谬误和不严谨,贻笑大方,如果大家发现之后能给予提醒纠正,我将感激不尽!

一 | Chapter 01

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一)

二 | Chapter 02

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二)

东周列国大事记整理:
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06年

按照一般的计算方法,咱们周朝大概有850年,而其中的东周,大概550年,分成 春秋 战国 两段。

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叫周幽王,对,就烽火戏诸侯那个,被西北蛮族犬戎打了,于是他的儿子周平王在陕西待不下去了,只能搬到东边的洛阳, 于是西周没了,东周来了。

公元前770年, 东周开始了,天子没什么威信,下面各地的诸侯一个个地得势起来,比如山东的齐国、湖北的楚国、山西的晋国等等……

公元前707年, 在大家熟悉的齐桓公之前,首先嚣张起来的是河南的郑国,这一年郑国居然跟天子周桓王打了起来,还射了天子一箭,你看东周天子都混成这样了。不过就这个郑国,也就闪耀了这么一小段,之后一直很衰。

公元前685年, 齐国的公子小白上位,变身大名鼎鼎的齐桓公,从此带领着齐国蒸蒸日上,比别的诸侯都强,成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跟后面所有的霸主相比,齐桓公也许是春秋唯一完美高大的霸主,因为不光国力强盛,还是大家的道德楷模。

公元前643年, 齐桓公死了,儿子们忙着窝里斗,都没顾上给老头收尸,生了一地蛆,挺惨。

公元前636年, 晋国的公子重耳上位,变成了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 晋国跟南边的楚国打了一仗,完胜楚国,因为楚国当时也很厉害,所以晋国一下子就变成了齐国之后的第二个霸主。

公元前624年, 西北秦国的秦穆公,跟晋国关系很不错,后来友谊翻了船,要来打晋国,没打赢,于是转向了西边的蛮族犬戎,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开辟了一大片土地,从此称霸西戎。

公元前613年, 楚国开始崛起了,这是因为有个厉害的国君,叫楚庄王,他假装昏聩骗过了大家,最后忽然跳起来吓倒一票人,这个故事叫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没几年楚国跟晋国又打了一仗,这次是楚国完胜,于是楚国也成了一代霸主。

公元前514年, 江苏的吴国,有个叫光的公子上位,变身成了吴王阖闾。

公元前506年, 吴国跟楚国不怎么对付,干了一仗,把楚国打成了筛子,阖闾的小伙伴伍子胥还把死掉的楚平王挖出来鞭尸,因为楚平王当年整死了伍子胥他爹。

二混子说春秋

总的来说,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错的时代,

至少听上去就比较有品位有情调。

那个年代,中原的国家忒多,满大街都是大佬,

每个大佬的思想和口味都不一样,

于是大家就开始绞尽脑汁,研究各种理论,

没事去大街上吹吹牛、酒吧里跟人侃大山刷存在感,

不知道哪天就被哪个大佬看中了,

想想还有些小激动,

于是乎,百家争鸣。

所以这是个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碰上个眼神不好的呢”的时代,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开放的黄金时代,

一出门说不定还能碰到孔子老子这样的大咖,有点意思。

不过我觉得春秋时代最美的,

是当时同学们学历史,只有两个朝代,

再往前学就是玄幻小说,你说幸福不幸福?

三 | Chapter 03

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假期篇)

四 | Chapter 04

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三)

五 | Chapter 05

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四)

东周列国大事记整理:
约公元前496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496年, 吴国虽然打败了楚国,但所谓一物降一物,吴国旁边的越国也忽然厉害了起来,他们领导叫勾践。吴国跑去打越国,没打赢,阖闾自己也受伤死掉了,他儿子夫差成了新的吴王。

公元前494年, 夫差给老爹报仇,又去打越国,这次勾践输了,但夫差没杀他,只羞辱了他一顿。

公元前473年, 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反手把吴国给灭掉了。可是越国后来也不咋地,没了勾践,自己就慢慢没落下去了,最后在战国时期,被楚国悄么声地灭掉了,这个冤冤相报的故事就是吴越春秋。

公元前403年, 以前晋国的小弟韩、赵、魏,得到了周天子的亲切任命,地位提升到跟晋国平起平坐了,知道啥意思吗?这就是要跟大哥叫板了。

公元前386年, 齐国有个大臣叫田和,把大哥给赶下来了,自己成了齐国的领导,也得到了天子的亲切任命,于是以前齐国姓姜,姜子牙的姜,之后的齐国姓田,田鸡的田。

公元前376年, 韩、赵、魏终于对大哥晋国下手了,他们一起把大哥给瓜分掉,从此晋国没了,变成了韩、赵、魏,山西现在又叫三晋,就这么来的。

公元前361年, 秦国从秦穆公之后,没什么能人,闷了好些年,今天终于又开始崛起了,因为秦孝公上了台,从这个秦孝公开始,秦国就一直没怂过。

公元前359年, 秦穆公的小伙伴商鞅开始变法,开始培养秦国一统天下的气质。

公元前353年, 韩、赵、魏中,魏最厉害也最淘气,总想吞并韩赵两家,魏国的庞涓带人欺负赵国,齐国看不下去了,派孙膑来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 又是魏国的庞涓,这次带人欺负韩国,齐国又看不下去了,又派孙膑,又围魏救韩,一个坑里连摔两次,这就是表面上很强大的魏国。

公元前318年, 大家一块来打秦国,楚、燕、韩、赵、魏都打进了函谷关,结果被打回去了,秦国已经强成这样了。

公元前307年, 赵国的赵武灵王,掀起时尚新潮流,向北方的野蛮人学习,胡服骑射。

公元前296年, 楚怀王,楚国最萌的国君,屈原的老大,被秦国一顿骗,一顿打,一顿关,这一年终于厌倦了这样的人生,死在了秦国。

公元前260年, 秦国赵国开撕,发生了著名的 长平之战 ,赵国四十万俘虏全部死在秦国白起将军手下,惨得一塌糊涂,赵国的将领就是 “纸上谈兵” 的赵括,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56年, 秦国还没开始收拾同等地位的诸侯,倒先拿老领导周天子开刀,这一年秦昭王直接灭掉了东周,从此没了天子,天下只剩诸侯们。

公元前246年, 秦国的嬴政上了台,经过八辈祖宗的铺垫,他 开始瞄准全国诸侯,启动了统一中国的升级任务。

公元前230年, 秦国先灭了韩国,因为它最弱。

公元前228年, 秦国灭了赵国。

公元前227年, 燕国看情况不太对,想剑走偏锋,找了个爱国 青年荆轲去行刺秦始皇,没成功。

公元前225年, 秦国决了魏国的堤,水直接灌到首都大梁,然 后把魏国给灭了。

公元前223年, 秦国灭了楚国。

公元前222年, 秦国想起了五年前的荆轲,心里很恼火,灭了 燕国,你看这时间选的。

公元前221年, 最后一个大佬,最东边的老牌诸侯齐国,被秦国灭了。

春秋战国到此结束,大秦帝国开始了。

二混子说战国

历史都是人创造的,是人就有人性,

战国时代就是人性最好的注解。

明明你已经是个国王,吃不愁穿不愁,还有无数保姆管家伺候着,

你发发朋友圈享受下生活不好么?干吗还要去打打杀杀呢?

你别不理解,要搁你你也一样,好比你的同事张大牛,

能力平平,却当上了经理,

即便你衣食无忧,你还是会想:什么情况?为啥不提我?

这就等同于战国时代,在你旁边放个弱不禁风的国家,

土地还肥得流油,你也会想:

哎不对啊?我这么强,我才配拥有这样的土地啊!

这就是人性,永远不满足。

当然了,人性还有更多正能量的部分,

所以会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大义、廉颇负荆请罪的知耻,

还有荆轲刺秦王的壮烈。

所以我们说,历史没那么玄乎,历史人物也没那么遥远,

所有这些事儿,都是人干的。


六 | Chapter 06

端午节你到底关心过人家屈大夫没?

七 | Chapter 07

大秦帝国:
过把瘾就死

大秦帝国大事记整理: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秦始皇嬴政开始使用皇帝这个称呼,取自“三皇五帝”。然后马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什么的,全中国瞬间亲成了一家人。

公元前220年, 全国统一了,最重要的是啥,改变以前诸侯割据的互相封闭状况,于是到处修路,大大地方便了全国交通。

公元前215~214年, 北边的匈奴没事就往中原蹭,秦始皇被整烦了,喊蒙恬跑过去打了匈奴一顿,赶回了北边;另外还跑到南边来,把现在的华南地区给并到了帝国里。

公元前213年, 李斯怂恿秦始皇开始烧书,不让读书人想太多。

公元前212年, 秦始皇长生不老没办成,还被炼丹的术士说了一堆坏话,很生气,拉出来一大堆相关人员,活埋掉。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出差巡视,死在了河北。他不争气的儿子嬴胡亥上了位,秦国到秦朝近千年的经营,都被他一代给毁了。


二混子说大秦帝国

很多人都有皇帝情结,没事就很头疼,摸着脑袋想:

万一一不留神当了皇帝,该干点啥好?

该去哪玩儿二话不说直接出门,吃点啥好的都有人给你做,

秦始皇说,兄弟啊!你想啥呢?

光是把全中国四面八方的事儿收拾起来,就够脱一层皮的,

你在公司跟人协调个项目都鸡飞狗跳,还想抢别个地盘?

何况从此还要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

也不说给自己找个乐子享受享受,大小事儿都亲自过目,

哪里发大水、哪里闹饥荒、修长城的又报过来四十多个工伤,

每天晚上看邮件看到两三点,最重要的,明天还要早朝呢朋友!

还没享几天福,人就老了,咋办?这都是命啊,

来人啊,去炼几个丹来吃吃,记得多放点孜然。

你以为皇帝真的是人干的?

八 | Chapter 08 Fl9KrlT8loNhD027AvNnCUf81XRNiRFABa/g61NULBrK2zr9KZvl5prI7aN/eJiG

楚汉之争(上)败家子坑爹不求人,包工头怒掀造反潮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