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是企业的定位和取舍。
通俗地讲,就是经营企业的想法,包括企业打算做什么、不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在什么范围做、服务什么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做等。
企业战略始于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或者说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终极战略。
十年规划属于企业长期战略,五年规划属于企业中期战略,三年规划属于企业短期战略。年度目标就是企业年度战略。
计划从分解年度目标开始。计划是战略落地的催化剂,流程是战略落地的管道,执行是战略落地的法器。
不论中长期战略还是短期战略甚至年度目标,都不能偏离企业终极战略。终极战略指引企业前进的方向,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以至一线员工都必须时刻牢记企业终极战略、遵循终极战略,确保企业发展始终不渝地行走在正确的航道上。
部分企业终极战略举例:
华北某钢铁集团公司
企业使命:建业兴邦造福社会
企业愿景:打造国内知名钢铁企业创建和谐发展员工平台
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诚信严谨、创新高效、循环发展
企业精神:创新求实拼搏奉献
华东某服饰有限公司
企业使命:打造校园特色引领校服潮流
企业愿景:做中国校服第一品牌
企业核心价值观:健康、责任、创新、感恩
华东某贸易有限公司
企业使命: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美的商品
企业愿景: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微百货品牌
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快乐、时尚
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点不同、取舍不同:
(1)产品定位;
(2)服务定位;
(3)市场定位;
(4)渠道选择;
(5)人才取舍;
(6)资金来源;
(7)资源选择;
(8)技术选择;
(9)工艺选择;
(10)工厂选址;
(11)业务扩张;
(12)业务终止;
(13)分/子公司定位;
(14)合作伙伴选择;
(15)管理模式选择;
(16)管理变革;
……
内容释义可参见笔者所著《公司开了,你该这样管理》(再版名《开公司就是定制度走流程》,后面将不再重复出现)第一章第7页至第8页。
企业战略研讨的主要任务是想清楚。
初创企业的战略研讨主要靠自己或内部人员。
成长企业的战略研讨既可依靠企业内部人员,也可依靠外脑。
成熟企业一定早就形成了规范的战略研讨程序,故此不需赘述。
企业战略研讨的一般方法有四种:
内部研讨就是企业创始人邀请内部核心骨干3~5人,共同探讨企业发展远景、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没有清晰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企业,一定要从企业终极战略研讨开始。终极战略既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灯塔,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或前行的轨道。不把企业为什么生、向哪里去想清楚,制订企业战略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是没有依托,二是没有准星,三是没有衡量标准。企业中短期目标一定要服务于企业终极战略。
想好了企业终极战略,再想长期战略,依次想清楚两三年的短期战略,最后想清楚年度目标。每年十月份或更早的时间就应该想下一年的年度目标,最晚十一月月底前想清楚,后续工作才能有条不紊。
初创企业想战略,上面“战略内容”的前十条是重点,企业可依自己的特点增减取舍。一条一条想清楚,不同的想法也忠实地记录下来,为后面战略论证提供参考、为决策提供选择依据。
战略研讨不同于做决策,企业负责人不要急于表态,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即使企业负责人发言也是一己之见,不要形成定论。
战略研讨的主要目的是碰撞思想火花、吸取真知灼见、收集战略素材。因此,可以补充他人观点,不可反驳他人发言,切忌中间打断他人发言。战略研讨阶段不辩论,战略论证阶段方可辩论。
企业战略研讨,也可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责任人事先分别听取企业骨干意见,再到会上集思广益;也可集体研讨之后,再分别听取个人意见,拾遗补缺,让想法更丰富。
内外结合就是内部人自己想,也请外部人士帮忙。分别想战略,然后一起会合交流。也可以企业内部人自己提想法,再请外部人士补充。还可以请外部人士先提出企业战略构想,再交内部人员补充。
集思广益不仅在内部适用,邀请外部人士也适用。邀请外部人士的好处在于外脑视野开阔、信息丰富,或者见解更专业。缺点可能是对企业了解不够,另外就是要增加开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付出代价就想有回报的事千万别想,也不要去做。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成长型企业或效益好的企业,这就是典型的花钱买想法。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通常是将战略研讨、战略论证、战略规划一起交给外脑,企业获得可用的战略规划。
但笔者主张,哪怕企业再有钱,企业战略都必须由企业内部人主导,外脑所提供的战略构想、战略规划,企业必须慎重论证,最后自己取舍定夺。
战略研讨主要以收集想法或建议为主,方式完全可以多种多样。
以上方法三者并举,即委托外脑提供初稿,然后内部人员补充,最后内外人士结合,共同研讨。笔者简称为复合研讨方法。
多家委托方式,即邀请两家甚至三家机构或专业人士分别提供预案,企业内部综合比较选择;或邀请多家机构或专业人士独立提交初稿,再面对面交流补充。
还可采用公开征集方式。公开征集方式仅适用于单一战略,比如品牌战略或广告策划。
总之,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积累自己的战略研讨方式,总结自己的经验或教训,形成成熟的战略研讨规范或研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