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外行做媒
既不“过少解释”,又不“惹恼行家”

我已经推荐这项技术很多年了,它可以很好地防止人们在不经意间挥动“奥卡姆扫把”,虽然它已经通过了多次考验,但次数还是没能达到我的期望。和我讲过的其他思考工具不同,这项技术的应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我希望有人能够把它大力推行一番,并报告推行的结果。在这儿我决定谈谈它,因为这里要谈的是人们使用其他一般性思考工具时也会面临的“沟通问题”。

不只是哲学,在很多领域中都有一些似乎永无止境的争论,造成这一状况的部分原因是人为的:因为争论的双方各说各话,没有为有效的交流做出必要的努力。人的火气一上来,蔑视和嘲讽也就接踵而至。这时就连看热闹的人也会纷纷站队,即使他们还没有完全搞懂人家谈的是什么。

场面可能会变得很难看,而造成它的原因可能非常直接。当专家与专家对话时,不论他们的研究领域是否相同,总会错误地“过少解释”。理由很简单:跟一位专家过度解释某件事是一种严重的侮辱,就好比对他说:“用不用我教你怎么拼写啊?”没人愿意侮辱一位专家。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人们宁愿错误地“过少解释”。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非有意为之,而且要完全不这么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实际上是个优点,因为自觉保持礼貌终归是一种好品格。但是很不幸,“假装听众对你所说的内容已经非常了解”这种高尚的品格有一个副作用:专家们常常自说自话。

这个毛病没有办法直接治:假如我们在研讨班或者学术大会上恳请与会的专家们不要“过少解释”他们的立场,这或许会得到他们热切的同意,但即使如此也是没用的。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这时人们反倒会对那些可能会侮辱到他人的话题更加敏感。

不过,有一种间接的方法相当有效:让专家们对一群充满好奇心的业余听众表达他们的观点(比如我们塔夫茨大学的这群聪明的本科生),同时让另外一些专家旁听。旁听的人不必偷听,我没有建议大家走“歪门邪道”。相反,参与这个活动的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一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参与者能够安心地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术语说话。由于讲话者是在对着作为诱饵的听众讲话,他们“根本”不必担心自己会侮辱其他专家,因为他们的话不是对着那些专家说的。我猜他们也有可能会担心侮辱到本科生,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专家A给本科生们解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专家B也在听。听着听着,B可能就会眼前一亮。“原来‘这’就是你想说的呀!我终于明白了。”也可能B听的时候没有什么反应,轮到他给同样的一群本科生讲解时,专家A会感到眼前一亮。这个方法可能并不完美,但一般都会进展顺利,让每个人都受益。专家们消除了一些人为的误会,本科生们也接受了一流的教育。

这项实验我在塔夫茨大学开展过很多次,多谢校方的慷慨支持。我亲自挑选了不到12位本科生,我在向他们简述他们的角色时说:“不要接受任何你们听不懂的话。如果遇到任何在你们看来混乱或者模糊的地方,我期望你们举起手来,打断专家的话,提醒他们做出解释。”他们确实需要提前仔细阅读必要的读物,保证他们不完全是相关领域的菜鸟,而是充满好奇心的初学者。他们喜爱这种角色,当然了,这可是让大人物给他们开小灶啊。同时专家们也会发现,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他们通常会找到一些前所未有的能更好地能解释自己观点的方式。这些专家常年被一群群同事、博士生、高年级研究生们“保护”着,有时,他们真的需要这种挑战。 BHQZEhebjFidk5W3ewKuaAzeD4X0+CQeUgLHQvwWfK+LXhBhxzBXZhzW3h+mdM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