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湿地、深生态、大花园
——周武忠教授阐释西津湿地规划新理念

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应当说,湿地公园项目,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像西津湿地这样一个大体量项目,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横县人民政府将这么重要的项目委托东方景观来做规划,是对我们的信任。西津湿地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又是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如果我们能将这个项目打造成湿地公园的经典案例,将能极大地提高东方景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这要求我们更加尽心尽责把这个项目做好。

西津湿地公园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湿地公园,我认为要突出“真湿地、深生态、大花园”理念。针对这个理念,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我的想法。

1.真湿地

现在很多湿地公园,湿地不像湿地,公园不像公园。湿地有“地球之肾”的说法,湿地的实质就是保护环境。而公园是向公众开放的,向公众开放就要建造大量的设施,产生大量的游客,这样势必对环境造成破坏。

现在各地都在努力争取国家城市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各类名目的授牌,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理解湿地的含义,没有按照湿地的要求去做。各地积极争取湿地授牌的动力和目的是发展旅游、发展经济,而不是为了保护环境。这些不能算作是“真湿地”。

很多地方的湿地仅仅是区域性的,比如我们做过的瘦西湖湿地,它就在瘦西湖景区范围内。但是横县的西津湿地不一样,它位于珠江的上游,而且面积广阔。一旦出现水质污染问题,不仅影响西津湿地本身,还会影响整个珠三角地区。因此,针对西津湿地,我们的设计思路一定要站得高一点;责任感要大一点、强一点;要把它真正当成一个湿地来做。

我们在座的所有人要了解国际组织关于湿地的定义,国家关于湿地的标准、政策,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总体规划来做。如果说,国家的标准和总体规划在这个项目实施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要作为建议提出来,在得到甲方和主管部门认可后因地制宜地执行,不能自作主张。若自作主张,直接责任是我们的。但是明知道国家标准不适用,总体规划不合理,我们不提出来,这就是我们设计师的责任。我们要执行标准,按照总体规划来做这个项目。但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从专业的角度给甲方指出不合理之处。我们要做“真正的湿地”规划,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深生态

我认为,深生态的指导思想是突破自然生态的范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引领整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发展。也就是说,在我们所有的规划范围里面,一切都要与生态挂钩,达到生态平衡,促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脉延续。

我所说的这种平衡,不是不发展。如同现在的文物保护,很多文物不能“动”,这是被动的保护。我早在2006年举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就提出,不要被动地保护文化遗产,要让文化遗产“活化”。所谓“活化”,就不是静态的保护,要让它变成为我们现代人所用,而且还要成为流给后代的潜在的文化遗产。在西津湿地项目中,我们可以做一些漂亮的景观和构筑物。将这些构筑物做成有特色的景观,延续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文脉,成为后代的潜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

生态讲究平衡,讲究要素。这些要素既要传承,还要有所发展,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但是延续地脉、文脉的发展,不能去搞人为的、机械的主题公园,要有守规矩的创想。就像我们写文章,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有理有据。我提出的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上保持平衡,更要在经济上有投入和产出;不仅要保护湿地,还要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有所贡献。比如,当地两万多箱的网箱养鱼,如果全部铲除,渔民将何以为生。所以,我们要在规划中想到渔民的生存之路。如果以牺牲当地环境、牺牲当地文化、牺牲老百姓利益作代价,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成功的。我当时在横县座谈会上讲到,不仅仅是让渔民能够生存,还要让渔民生活得更好,要让当地的老百姓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过上更好、更富裕的生活。

另外,我们规划方案里的任何建筑都要有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新政”,是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今年,国家也提出发展绿色产业。我们在做概念规划时,要放开来好好地设想一下,甚至可以在方案中提出对湿地区域内的官员要有绿色新政考核指标;调整撤并不合理的不利于湿地一体化发展的城镇等。

我提出深生态这个概念,就是希望突破原来自然生态的理念,拓展到各个方面,实现共生、共赢、共同发展。

3.大花园

“大花园”概念,是指向外在景观形态和范围。我们强调在总体规划确定的湿地范围内是“真湿地”。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当提出大花园概念,可能会使在西津湿地公园红线范围以内的区域在经济收入、产业发展方面受到影响。那么原来的渔民怎么生存,产业怎么发展,经济收入从哪里来,受影响以后怎么弥补?

我认为,除了在区内创新产业模式以外,重点是强化湿地周边区域的规划。湿地是亮点,经济效益可以在湿地之外的周边区域显现,周边区域要依靠湿地品牌来培育做大。

保护湿地不是不搞旅游产业,而是将旅游度假区放到湿地以外靠近湿地且环境好的周边区域。把一些需要做但又不适合在湿地公园内做的事情放到外围周边空置区域去做。但周边区域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只能做与国家湿地公园相匹配的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这种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如何布局和选择?

比如说第一产业,要大胆淘汰不合适的农产品种植,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可以做些水上森林,恢复符合当地地带性植被、能够强化生物多样性的林子;发展林业生产,在上游地带大量种植培育生态涵养林,在湿地周边营造生态风景,其他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大力种植经济林。同时,这里也可以搞能够循环的养殖业,比如养猪场的粪便可以发酵形成沼气,污物还可以养鱼、肥田,形成生物链。此外,第二产业可以搞没有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生态绿色工业。第三产业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产业布局好了以后,在生产上也要贯彻深生态理念。利用西津湿地环境好、生态好的牌子,推广西津品牌的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

这种围绕农产品多种经营的产业布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六产业”。用深生态理念发展第六产业,第一产业怎么布局,第二产业怎么布点,第三产业怎么利用、服务;用产业引导湿地公园外围的周边建设。从整个形态上面大改观,在所有范围里面按照花园标准来建设。这个“大花园”将湿地和周边的林地、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及休闲度假设施用地结合起来,优化了产业布局。在规划的时候,要多从“大花园”这个宏观的角度加以考虑。

对于西津湿地这么一个面积广阔、影响巨大的项目,如果我们不搞清楚理念和思路是做不好项目的。总体来讲,我们要用“真湿地、深生态、大花园”模式来做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具体规划细节,则需要我们所有设计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创想。希望我们能够将西津湿地做成一个真正的典范项目。 uQTEYOf4XYQIOzaLjWuPgv2COb0MdBnOIbQ+htw8ucMkp+DlEPN5aQbbDpWTRJw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