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学者视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本节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平台以“一流大学建设”及“一流学科建设”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截取时间段为2015~2019年,同时要求作者是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的从业者,共检索出520篇文献,从中选取出与一流大学或学科重点建设相关的文献,以此综述当前学者视角下集中探讨的主题。

一、国家层面

1.战略路径的选择

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国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推出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针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或学科的路径展开了广泛的探索。

一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探讨了如何建设的问题,白强分析了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根据,提出扎根中国大地的建设路径包括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把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精神内核、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自觉目标以及把一流学科和一流师资建设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王嘉毅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建设的重要论述,提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高效率、突出优势,兼顾公平、补齐短板,塑造先进校园文化,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 。管春英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原则中的中国特色,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发掘比较优势、重视学科建设不断面向国家和区域创新、在服务社会和国家中追求卓越、在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中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学者们初步指明了结合中国国情推进一流大学或学科建设的方向,但这些路径在实践层面上的实施还有待检验。

二则是基于其他国家一流大学或学科建设的经验而提出的一些启示,薛珊等以新加坡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战略为例总结了“后发型”国家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认为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应当塑造创新创业文化、引进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及提升大学治理能力 。梁会青等探究了瑞士如何通过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来突破英美的主导地位,成为全球竞争力最强、全球创新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认为对中国的借鉴主要有发挥政府在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作用、发挥高校在实践层面的主体作用、提升学术团队和研究生的国际化水平来强化创新科研 。刘宝存等总结了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实施相关卓越大学计划的共性特征,认为中国的建设路径需要考虑加强政府对创建计划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整合区域高校资源以形成多元交错的良性高等教育系统、着力调动大学内部的建设积极性及完善政策评估机制与退出调整机制 。在学习国外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政府的引导性和大学自身的自主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一流大学非常强调创新性和国际性,意味着这些要素是中国大学未来进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针对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武建鑫根据QS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归纳了其分布特征,建议中国一流学科建设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和重视特色学科或优势学科的“品牌效应” 。胡建华从中国“双一流”建设项目对大学学科调整的影响出发,指出中国当前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可以分为:集群组合,将有关联或相近的几个学科组合成学科群;领域构建,突破原有的学科边界,跨学科、多学科成为发展的新导向;生态布局,调整、整合构建新的学科集群,形成有利于各学科发展的良性学科生态系统 。学科生态和学科交叉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重要思路。

2.评价方式的探索

学者们对评价方式的探索主要可以分为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评价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评价两个部分。一流大学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对一流大学建设绩效进行评价,有利于引导高校改革,促进高校竞争。钟永恒等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相关数据对我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展开了定量分析,将不同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基金经费和项目主持人数量视为基础研究竞争力的关键评价指标,经过统计发现42所高校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 。冯用军等提出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既要具有中国特色又要符合国际标准,构建了反映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并赋予了相应权重,具体指标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学科实力、科技项目、科技平台、校友捐赠、媒体影响、境外师生、学术影响等,结果表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总体上还是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崔育宝等提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评价体系需要优化评价标准,既要将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作为重点核心任务,赋予其最高权重,引导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注重课程教学能力、博士生教育质量、年轻科研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术团队卓越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的提升;也要在评价体系中着重体现中国特色,重视立德树人、文化传承与创新、党对高校的领导、对国家战略与经济发展的支撑度与贡献率等中国特色性指标的开发 。大部分学者提出一流大学的评价中教育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样的评价导向有助于改善当前中国部分大学片面追求科研指标以提升排名的现象,督促大学重新将办学重点落实到教育学生上。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对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有利于大学对自身学科发展的现状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确立大学学科的发展战略。学科评价是衡量各学科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中国的现状,不少学者针对一流学科建设和中国教育部学科评估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徐高明认为学科评估能够引领一流学科建设,所以学科评估对象要注重从面向全体到突出重点、评估指标要注重从聚焦核心要素到重视系统整合、评估理念要注重从围绕学科点到关注学科体系,这三方面的完善可以促进中国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估工作 。周继良等指出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遴选在评价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一流学科建设应更侧重于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要求发展一批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重点领域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张应强提出学科评估是为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而评估,学科评估目标可以调整为服务于“双一流”建设,在遵循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学科评估的排名竞争和基于绩效评估的问责等衍生性功能 。中国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可以作为帮助一流学科建设的手段之一,但评价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当然,也有学者脱离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来探索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价,武建鑫等指出一流学科的评价要注重学科组织养成自我改进的质量文化、激发学科组织自我演化的生长动力及建构协同有序的学科生态互动机制

3.存在问题的思考

中国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仍处于进行阶段,在摸索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了学者们的思考。一部分学者对标当前世界一流大学,找出中国大学或学科在发展层次上存在的差距。余荔等比较了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美国常春藤盟校、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的科研生产力状况,发现中国大学的科研水平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质量和影响力上的差距,并且论文产出以机构内部合作为主,国际化科研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王英杰对比了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中国建设一流大学不仅仅需要资金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差距在于制度的改造和观念的更新,学术自治和民主管理是核心问题 。范笑仙等比照了域外媒体和专家对中国“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评价,归纳出存在的问题有师资“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导致多样化程度低、教育教学上对批判和怀疑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国际化战略规划和实施之间不对称等 。中国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整体水平在建设过程中有所提高,现阶段暴露的更多的是一些深层次的理念差距。

还有一部分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政策实施上的问题,周付军等分析了中国国家层面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提出政策内容上存在模糊性、忽视学校层次和学科上的差异、短期规划不足、建设时间和实践问题缺乏系统考量等问题 。周志刚指出了中国“双一流”建设机制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聚集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底层薄弱、为追求个别学科的短期突破使高校的学科生态遭到破坏及重点建设产生的身份标签增加了高校跨界竞争的障碍 。王建华依据中国“双一流”建设政府驱动的特征,尝试探究了其局限性,认为实践中政府会倾向于高估政策的实际影响力,忽视了大学对于改革缺乏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少反思政策本身是否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 。中国“双一流”建设方案已经提出了理想的目标,但在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学校层面

1.变革措施

中国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同样采取了很多变革措施,学者们对这些措施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管理和教育两个方面。比起国外的一流大学,中国高校在过去通常会采用单一的行政化管理手段,而一流大学或学科建设对管理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别敦荣提出“双一流”建设要求大学在管理改革上实施战略管理,即制定一定时期内的、明确的发展战略,高效率地推进战略实施,有助于大学提高发展的目的性,有效地配置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达到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武永江建议一流大学的推进可以在学校层面构建治理共同体,其策略包括调动不同类别学术人员的积极性以塑造争议性思维,大学领导者需要分权经营以维持长期生存能力及培养全体教职工的质量保证共识和自治共治意识 。李玲玲等分析了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章程文本,针对高校内部治理问题提出,学校应进一步明晰党政职权的行使范围,结合学校实际将重大行政事项分解直到明确为止;进一步规范各项职权的运行程序,为学生、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进一步健全高校治理的决策机制,使掌握高深学问的教授能够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 。中国大学在管理上实现一流需要放宽权限,让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并贡献力量,制定出科学策略来促进长远发展。

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讨论,王耀祖等认为“双一流”建设推动了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很多中国的知名大学都已经开始实践,如北京大学开展的博雅人才培养、学科大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等多模式、多层次的跨学科培养形式;南京大学建立“三三制”本科培养模式和“五四三”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等 。马陆亭讨论了中国如何实现一流的本科教育,提议在教学形式上实施小班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搭建合理知识结构;在教学制度上,增加学生选择性;在教学安排上,努力实现知行合一;最终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中国大学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一流仍要以学生为本位,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

2.现状特征

从1990年开始,中国各类重点大学建设工程陆续开展,发展至当下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学者们普遍关注到重点建设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就业特点。大部分学者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实施特征进行了探索,胡建华指出,中国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校依赖于政府政策的驱动,根据政府提供的物质条件来推动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 。杨家福分析了中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入选学科的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的学科建设通常以国家发展迫切需求的前沿性学科、基础性学科和弘扬自身传统的优势传统学科为重点 。宋亚峰等从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布局中总结了四类具有不同特征的学校群体:“第一类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特点是理工社协同发展,具有多样化的学科生态体系;第二类以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为代表,特点是基础学科群支撑发展,以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雄厚实力来支撑其他学科的发展;第三类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为代表,特点是主干应用学科群引领发展,工学、医学和法学等应用学科引领其他学科的发展;第四类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代表,特点是特色学科差异化发展,在特定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的大学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虽然受到政府的较大影响,但也紧抓自身发展特点,通过多元路径迈向一流。

少数学者对中国大学的就业特征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李澄锋等发现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培养的博士生就业具有以学术就业为主的特征,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和B类高校中分别有65.73%、83.45%的学术型博士毕业生会选择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国内外博士后流动站等机构工作 。徐志平等分析了中国6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近年来博士毕业生具有就业单位趋于多元化的特点,虽然学术岗位仍是主要就业途径,但企业就业比例上升,政府部门就业比例下降 。博士生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中国的博士毕业生对于从事学术工作有着强烈意愿,不过随着重点建设工作的推进,也逐渐产生了多元化的趋势。 8luDEVi7BvjC3YtpJNFws2NO/og/kO4RHgYR0ZCi0C9Ui0nvbkBE7BaDdcbF4N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