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孩子有益的零花钱给予方式

在各位家里,你们是怎么给孩子零花钱的呢?

无论是在找我咨询过的人里,还是在研讨会上见过的人里,或是学校里见到的家长们,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大体能分为三种:

· 每月××钱(每周××钱)之类的定期制

· 必要的时候给予的非定期制

· 根据孩子的表现给钱的报酬制

在我们家,从孩子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其大学毕业,我们每月都会给零花钱,钱数会根据学年的变化来变动。就这样,每月给一次,至于钱的管理则由他们本人负责。

如果有社团活动所必需的道具,不买不行的生活用品,必须要全家人共有的物件等,我们会在每月一次的家庭管理会议中集中提出。如果孩子们大多数都愿意,那么我和妻子就会从家庭收入中拿出这部分钱。

为什么我们家会采取这种定期制呢?因为我和妻子都是理财规划师,我们都认为,他们拿到零花钱的时候,也是我们训练他们,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消费方式的时候。

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根据自己手头的钱,思考自己对这笔钱的使用方法。每月定额的零花钱,可以让他们在有计划地消费方面得到训练。

尽管如此,实际上,孩子对钱的价值产生理解一般都在他们10岁的时候,而且理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比如,我的一个女儿在小学四年级时,得到了一笔500日元的零花钱,结果她当天就把这500日元给花完了,因此到后来,每次出门,她连10日元的点心也买不起了。

虽然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开始认识到了金钱的价值,但有时候他们还是会被想买的东西所诱惑,进行无计划的消费。不过,经历了这样的小失败,他们就会知道,一次性把钱花光是不行的。因此,在下个月,他们便学会了节制。

而且,近来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孩子们使用电子支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在没有电子支付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我,照样会认识到:虽然没有付现金,但它与现金支付其实是一样的。然而,孩子们有没有这种认识,我就不知道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绝对有必要让孩子学习一些消费的知识。这对成年人也是一样的。缺乏金钱意识,不知不觉地就会在消费时产生浪费。

不推荐报酬制的理由

因为孩子缺乏金钱意识,所以我们一般不采取非定期制来给他们零花钱。

如果父母不对孩子的消费方式严加管理,我们就会对某个消费项目是否必要产生疑惑,且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只要我求父母,他们就会给我钱”或“好好跟父母说说就行了”的想法。

在咨询过我的人里,有很多家庭主妇,她们经常对我说:“因为我是家庭主妇,挣钱少,所以我没什么零花钱。”可是,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很多时候,她们都会去超市购物,利用家庭收入来自由消费。

这样算下来,她们花了数万日元,可是她们本人却有着一种勤俭节约的感觉。因此,她们也有可能对孩子采取非定期制这种错误的方式。

另外一点,那种有贡献就给钱的“报酬制”也是一把双刃剑。

给予的金额要与所进行的劳动对等,这样的原则或许很合适,可是,通过劳动来获得零花钱,这是不是一种正确的亲子关系呢?它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一些事情,父母会觉得孩子理所应当这样去做;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得不到报酬,自己就不应该去做。

不过,还是可以细致地设定一系列规则的,比如,打扫浴室给××钱,饭后刷碗给××钱,遛狗给××钱,考试得满分给××钱,遵守规定给××钱,等等。而且,有些父母,既会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也会按照孩子的劳动,给予一定的报酬。

这样或许会提高孩子的管理能力,但对我个人来说,每月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零花钱就可以了,至于他的劳动,我觉得说句“谢谢”就足够。

别问“想要什么”,要问“需要什么”

从我们一出生,就要与金钱打交道,而且要打一辈子交道,所以金钱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另外,对孩子来说,最早的思考消费方式的机会,就是他们的零花钱。在我们家,孩子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会得到零花钱,一开始是500日元,每升一个学年,零花钱就会增加100日元。在这个时候给孩子零花钱,是因为孩子对钱的价值产生理解一般都在他们10岁的时候。最开始,我们家长女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的,后来我们就把这个方法延续了下去。

不过我们家的小女儿,最开始是每月600日元,因为她在家庭管理会议上说,自己喜欢的漫画月刊是每本580日元,而且我们最后也认可了。虽说她买完漫画之后,就只剩下20日元零花钱,但是文具之类的学校生活用品都是出自我们家的总收入,所以那为数不多的20日元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即使是这样,她也会遇到零花钱不够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年度零花钱补填费了。

我们把压岁钱分开,一部分存起来,另一部分用作年度零花钱补填费,某个月零花钱不够的时候,就从这里面拿出一些来填补,这样的话他们每月就可以买到一些一般情况下买不起的东西了。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如果想要买某样东西,就必须跟我和妻子汇报。

之后,关于所购买物品的使用,我们也会旁敲侧击地问:“最近你没有使用这个东西,它真的很重要吗?”“这东西买得值吗?”“你还没有收拾起来吧?”……通过这些问题,来促使孩子回想一下相关物品的使用情况。

我们没有必要询问所有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对那些基于其本人意志购买的东西问一句:“怎么样?”就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使用情况。

采用“定期制”的话,有些父母会担心,这样一来孩子是不是会马上把钱花光呢?我认为,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孩子把得到的零花钱一次性全花完了,但他们也明白,父母是不会轻易花钱满足自己的要求的,所以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计划。

况且,孩子们也会去思考,某样东西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

比如,你想和朋友们一起去快餐店的时候,此时你的真正需求是“想和朋友们一起度过一段时光”。因此,你或许会想:把朋友请到家里来也可以,这样不用花钱。基于这种想法,你的行动可能就会改变。

计算、管理、金钱意识,以及通过零花钱思考自身的消费方式,都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经验。

这种关于金钱意识的教育,是一种孩子进入社会前的准备工作。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一生都要与消费产生关系。 b3CfA5C8jauDf8KfMdy7pp2bMZ5Ivp4LR3bdS1+Ejp3N0C6P/mn9WYeJm3cEEQ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