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用心让花开,彩蝶悠然来

智慧之光

有位少年因一次意外成了盲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活着失去了意义,于是他开始绝食。母亲耐心地劝慰他,得到的却是声嘶力竭的咆哮:“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他的父亲看到了这一幕,走上前去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

母亲没有听清楚父亲对儿子说了什么,第二天,她发现儿子开始摸索着走出家门,慢慢地他回到小伙伴们中间。后来,他进入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开始学音乐。

此后,这位少年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比萨大学法律系。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学音乐,并在课余时间到学校附近的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当他30岁时,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莱里的学生。

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并与帕瓦罗蒂同台演唱。

后来,他获得“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及一系列世界级奖项。

再后来,他成为卢卡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浪漫曲》就在全球售出两千多万张。

他就是安德烈·波切利。

在49岁的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含着热泪说:“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的耳语改变了我的人生——37年前父亲轻轻地对我说‘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可以让这个世界看见你!’”

启示

1.在人生的至暗之时,安慰的话语和同情的泪水都无济于事,只有智慧的光芒才能让人看到希望。

2.世界不会因你的放弃而停下脚步,但会因你的不懈努力而春暖花开。

3.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会打开另一扇窗。对着门哭泣没有用,只要找到打开的窗,就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禅与哲思

今天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这叫承诺,也是担当。

今天的每一次投入,也是在为今后的每一点成功布局,这叫沉淀,也是磨砺。

苦行大帝

腓特烈大帝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第三位普鲁士国王。

出生于王室的他完全可以过着舒适、悠闲的生活。然而,他却苦苦追求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艺和能力。他和所有人公平竞争,坚韧不拔地与时间赛跑。他强迫自己每天凌晨4点起床学习和工作。早起很艰难,也很痛苦,于是他命令仆人在他赖床时,往他脸上扔冷毛巾,直到他起床。

功夫不负有心人,腓特烈大帝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一生成就卓越。

他努力发展军事、扩张领土,使普鲁士的国力迅速提升,跻身欧洲大国的行列。

他把自己锤炼为当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和音乐等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和建树。

他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更令世人惊叹不已;除了母语德语外,他还会说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还能听懂拉丁语和古希腊语。

后来,拿破仑攻入柏林,特意进入腓特烈大帝的陵园向其致敬,并命令将士:“摘下你们的帽子!倘或此公尚在,我们将永远不能踏足此地。”

启示

1.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视时间如生命的人,必将有所成就;让时间像水一样流走的人,终将一无所获。

2.跑在时间前面的人,不仅能创造理想的人生价值,更能品味成功后的喜悦。

起跑线上

有两个西班牙少年,一个叫布兰科,一个叫奥特加,他们年龄相仿,并且是邻居,但他们的家境却一富一穷。

布兰科的父亲对儿子说:“孩子,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都行,当律师、医生、演员、老板,随你所愿。”

奥特加的父亲对儿子说:“孩子,爸爸会做的就是摆地摊,所以我只能教你摆地摊。”

这两个孩子都牢牢记住了自己父亲的话。布兰科首先学习了法律,后来觉得太枯燥,又转去学习医学,不久又去当演员,之后又跟父亲学习经商,但都浅尝辄止。最后,布兰科一事无成。

奥特加跟着父亲摆了几天地摊,刚开始他还觉得好玩,但新鲜感一过去就哭着不肯去了,因为摆地摊不仅日晒雨淋,还常遭人白眼。可是,除了摆地摊,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他只好又硬着头皮跟父亲出发了。慢慢地,奥特加从摆地摊中悟出一个道理:要想摆脱摆地摊的命运,就得先认真地将地摊摆好。从此,他以这种心态面对一切艰难困苦,起早贪黑、努力打拼。几年后,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卖店。30年后,奥特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并一跃成为世界排名靠前的零售巨头。

启示

1.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布兰科无疑是赢家,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成功会留给愿意改变的人。

2.奥特加的成功验证了一句话:改变从心开始!奥特加的心路历程就是不满现实、面对现实和改变现实。

恒力无限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教大家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就是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然后问道:“大家都会了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会了。”

苏格拉底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10天后,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下来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学生们这个问题,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有50%。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在坚持?”

这时候,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老师看着这个坚持下来的同学笑了。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启示

1.能将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是不简单。

2.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站在胜利者的行列中。

3.丘吉尔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坚忍之志

1901年,一个名叫康得·纳仕的年轻人从乡下来到纽约,他听说一家报社正在招业务员,就前去应聘,可对方告诉他已经招满了。

为了能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康得恳求说:“我不要薪水,我只从广告费中抽取佣金。”

对方递给康得一份名单并对他说:“这上面有36个客户,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能让其中的一个人在我们的报纸上做广告,我就聘用你。”

康得充满信心,开始拜访这些客户。第一周他每天都空手而归,但他没有放弃;到了第二周,他和其中的3个客户谈成了交易;第三周,这些人中有一半成了他的客户;到了第四周的时候,他已经和35个客户谈妥了交易——除了纺织厂老板史密斯先生。史密斯先生的性格特别倔强,而康得也很执着,他依然每天早上去拜访史密斯先生,而史密斯先生每次都会回答:“不!”

康得依旧天天去拜访史密斯先生,直到第42次,史密斯先生终于好奇地问康得:“我一直在拒绝你,你为什么仍然来找我?”

康得笑笑说:“不,你并没有拒绝我,对我来说,你就像我的老师,你在训练我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下去。”

听到康得的回答,史密斯先生哈哈大笑着说:“我也不得不承认,对我来说,你也像我的老师,因为你一直在示范什么是坚持。我愿意购买一个版面,权当我付给你的学费。”

几年后,康得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家杂志社,后来发展为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的《纽约客》《名利场》《连线》等都是世界著名杂志。

启示

1.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众所周知,人的智商和情商是事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但只有逆商才能将情商和智商的种子深深扎入希望的沃土中。

3.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负重前行的奋斗者,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禅与哲思

充满激情和天真,你常常有惊艳的发现。

以欣赏之眼看世界,目之所及皆美景。

半步崩拳

有位青年酷爱武术,并且喜欢打抱不平。一次,青年路见恶霸欺人太甚,于是出手相救,结果失手杀了恶霸,最后被关进监牢。在狭窄的牢房中,青年仍苦练功夫,由于颈上有枷,脚上有铁铐,之前所练的套路和招式根本没法施展,于是他将跨步改为半步,直拳改为寸拳……他在狱中苦苦练习,悉心琢磨,慢慢领悟。

几年后,青年出狱,正好赶上一场武林盛会,并被邀上台表演。于是他将狱中练习的拳法演示给大家看。结果全场笑得人仰马翻,因为他演示的拳不像拳,腿不像腿,无招无式,好像在挠痒痒。有人吹口哨,有人高喊下来,可他坚持要把这套拳术练完。有两个性子特别急的武师忍受不了了,冲上去要把他轰下台。结果大家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两个武师已经倒下了。

主持人发现这个人功夫了得,于是将表演改为擂台赛。结果现场各门派高手轮流上场,无一人是这个人的对手。这个人一战成名,他就是近代武术家郭云深,其在狱中独创的绝技“半步崩拳”名扬大江南北,一时学者如云。在多年的实战中,郭云深成了公认的一代宗师,“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就是对郭先生最高的评价和赞誉。

启示

1.欲成大事,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情商高不如逆商高。所谓逆商就是一个人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的精神状态。

2.如果郭云深在狱中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出狱后可能武功尽废,不知何以为生。正因为有良好的逆商,他练成了半步崩拳,并成了一代宗师。

3.人生的路上不可能全是阳光、鲜花、掌声,当面对沼泽、荆棘、磨难时,能乐观勇敢前行的人,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逐梦少年

圣诞夜,天空中大雪纷飞,有个小男孩站在一个鞋店的橱窗前,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双美丽的鞋子。鞋店的老板也盯着小男孩看了很久,最后忍不住就问小男孩:“你在干什么?”小男孩说:“老板,你可不可以替我向上帝祈求,我很喜欢这双鞋子,请他把这双鞋子送给我。”老板非常诧异,想了想说:“那你先进来,我替你去向上帝祷告,你等一会儿。”

老板走进里面的房间,10分钟后他出来了,他告诉小男孩说:“你的愿望我已向上帝祷告了,上帝要我转告你:上帝不能送你这双鞋子,但是他可以送你一双袜子,你穿上这双袜子去找你自己的鞋子,你必须自己去找喜欢的鞋子!”

老板帮助小男孩把脚洗干净并把袜子穿上,就把他送走了。

30年后,鞋店老板收到一个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写道,“尊敬的老板您好,您还记得30年前站在橱窗前看鞋子的小男孩吗?当初您送我一双袜子,还告诉我要我自己去追逐我的鞋子,别人不能把鞋子送给我,连上帝也不可以,现在我找到我的鞋子了……”

最后的署名是美国总统林肯。

启示

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双美丽的“鞋子”,但要想得到它,必须自己努力。

2.小男孩从寻找喜欢的鞋子出发,最后成为美国总统,因为他明白,上天垂青勇敢追梦的人。

3.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精诚所至,如愿而归。

山顶风光

一位酋长年事已高,准备传位给其他人。

于是酋长叫来部落里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并对他们说:“前面这座山,我年轻时爬上去过。现在我还想去,但我爬不动了,拜托你们替我再爬一次。有一个要求就是你们要单独行动,尽你们所能爬到山顶,回来后告诉我你们到达山顶后的所见所闻。”

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满面春风、衣履光鲜,高兴地说:“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似锦、流水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是风景如画啊!”

酋长笑笑说:“孩子,你到了山麓,回去休息吧!”

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倦地说:“酋长,我到达山顶了,看到了高大挺拔的松树林、盘旋的秃鹰和成群的小鹿。”

酋长认真听完后说:“孩子,你到了半山腰,辛苦了,好好休息吧!”

半个月过去了,大家都开始为第三个年轻人的安危担心。最后他一步一拐地回来了,并且满面乌黑、衣衫不整,他疲惫不堪地说:酋长,我到达山顶了。但是,眼之所见让人失望。那里只有乱石嶙峋、大风悲鸣、矮树乱草、空寂虚冷。”

酋长问:“你难道没有看见盛开的山花和彩色的蝴蝶?”

第三个年轻人回答道:“没有,酋长,高处一无所有,我所能看到的,只有我自己,只有渺小的‘个人’被放在天地间,心中涌出的全是无限的孤寂和苍凉。”

酋长高兴地说:“孩子,你到达山顶了。按照规矩,我要把酋长的位置传给你,祝贺你!”

启示

1.人生犹如登山,付出艰辛到达山顶,未必是花好月圆。但是,登山的过程和经历则是另一种奇特的风景。

2.成大事者,必经历孤单和寂寞,必感受远行的艰难困苦,必独自听闻大风悲鸣,必亲身体悟人生的苍凉,必认知个人的渺小和卑微。

3.那些目光清澈、意志坚定、仗剑前行的人,心中都收纳了另一种风景。

禅与哲思

角度不同,所见迥异。

时点不一,景殊物非,

相由心生,反观内视。

塔顶英雄

有一次,青蛙部落举行了一次攀登比赛——爬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没有人相信青蛙能爬上塔顶,于是大家齐声高喊:“别费劲了!青蛙是不可能爬到塔顶的!快下来吧,上面很危险。”听到这些喊声,一些青蛙开始犹豫,于是退出了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爬去。

观众们继续高喊:“塔太高了,从来没有青蛙成功到达过塔顶!太危险了,掉下来必死无疑!”于是,还在坚持的青蛙先先后后停下了脚步,决定放弃比赛。

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对人们的喊声听而不闻。慢慢地人们停止了喊叫,全场一片寂静,这只青蛙越爬越有劲。终于,这只青蛙用尽全力爬上了塔顶。塔下人山人海一片欢腾,人们都向它伸出了大拇指。

所有人都好奇: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有记者对青蛙做了专访。最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只青蛙听不见。

启示

1.面对目标,只有排除干扰者才能稳操胜券。很多失败者大多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不专注。

2.走自己的路,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尤其是在你艰难前行时,只有坚持不懈、永往前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3.为了心中的目标,有时我们应当像那只听不见的青蛙。

硬核在己

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不想上学,就跑来看老人钓鱼,老人钓鱼的技巧高超,没多久就钓了很多鱼,小孩非常羡慕地看着篓子里的鱼。

老人看见小孩羡慕的眼神,就说:“这些鱼都送给你吧。”

小孩摇摇头,老人吃惊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要?”

小孩回答说:“我想要你手中的钓鱼竿。”

老人问:“你要这个钓鱼竿做什么?”

小孩说:“这些鱼一天就吃完了,要是我有了钓鱼竿,就可以自己钓鱼了,这样就有吃不完的鱼了。”

老人笑笑说:“你想得很长远,但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你以为有了钓鱼竿就能钓到鱼,其实未必。我的邻居就是卖钓鱼竿的,他们家什么样的鱼竿都有。可他们家的人吃鱼从来都是去菜市场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孩想了想,然后很激动地对老人说:“老爷爷,我懂了。谢谢你!我要上学去了。”

启示

1.不要以为注册一家公司就能当老板,也不要以为捧着金话筒歌声就会婉转悠扬。

2.工具、平台、机会都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专业、技术、能力、经验、知识、智慧等内在的东西才是成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3.“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是要有“材”!

竹之节奏

前不久我去蜀南,在与竹农聊天时,我才知道竹子的成长史是一部充满生命哲理的教科书。

当竹子处在破土而出的竹笋阶段时,遇雨便长。但是当竹笋变成竹子时,却突然停止了生长,在漫长的五年里它们最多长几厘米。可是五年后,竹子会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向上生长,一般是每天长30厘米。在竹林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能听见竹子“咔咔”的拔节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竹子仅用六周左右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其实,在之前的五年里,从表面上看竹子很平静,而地下部分则风起云涌:竹子的根在土壤里疯狂地延伸。竹根遇到石头,可以穿入并在石头内生长,最后令石头四分五裂。竹根遇到其他树根,会拼命地缠绕和挤压对方,最后使其脉断筋死,为之后竹子的生长创造空间。竹子的根系网络铺设完成,就意味着竹子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因此,无论荒山石地,还是天寒地冻,竹子都能生长、发展和壮大。竹海的深处,有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

启示

1.欲成大事,必经磨难与等待。没有根深何来叶茂?

2.走捷径、拔苗助长不会成就真正的事业,并且难有善终。

3.人生需要储备,就像竹子一样,熬不过那五年的几厘米,就唱不出“咔咔”的拔节歌。

心盲可鄙

有位少年和妈妈吵了一架,一赌气就离家出走了。少年的妈妈到处找他,他却在暗处与妈妈“躲猫猫”。妈妈从东街找到西街,都不见少年的影子,心里非常着急。

到了夜晚,少年还在四处游荡,他又冷又饿,不知不觉在一个面摊前停了下来,可是他兜里一分钱也没有。面摊的老板娘盯着他看了很久,于是招呼他坐下来,并给他端上一碗热腾腾的葱花面。

少年吃完面感激涕零,老板娘却不领他的情,板着脸说道:“小子,我只给你一碗面条吃而已,你就千恩万谢,你的爸爸、妈妈从小把你拉扯大,天天都供你吃穿……”

少年听完老板娘的话,如梦初醒,扭头就往家跑。

启示

1.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关爱,只见树叶,不见森林。

2.在生活中,来自家庭、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常常被我们忽视。

3.有光不见是眼盲,有恩不见是心盲。心盲者即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学会倾听

一位母亲问五岁的儿子:“如果我们一起出去玩,半路上我们又渴又饿,但我们忘记带水了,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母亲听见儿子这么说,心如鞭抽,失望极了。她本想严厉地训斥孩子,然后再教育他应该怎样做。可就在她开口的那一刻,忽然又改变了主意。她压住怒气,轻轻地摸摸儿子的头,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那个苹果给妈妈吃。”霎时间,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启示

1.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好的沟通就是洞悉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2.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则是保证心灵之桥畅通无碍的关键。

3.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让别人言尽其意,然后再做判断。自以为是、主观臆断是沟通的天敌。

超越自我

李·艾柯卡曾被誉为美国商界第一传奇人物。他在上大学时立志:35岁时要做福特公司的副总裁。

21岁时,艾柯卡到福特公司做推销员,虽然他非常努力,但业绩却倒数第一。面对被淘汰出局的困境,艾柯卡脑洞大开,想出分期付款的销售绝招,仅3个月业绩就跃居第一。福特公司把艾柯卡开创的分期付款在其他地方推广,结果汽车的销量猛增,艾柯卡因此被晋升为华盛顿特区经理。

36岁时,艾柯卡当上了福特公司的副总裁。不久,艾柯卡与同事生产出一款新车并命名为“野马”。“野马”第一年的销售量竟高达41.9万辆,创下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最高纪录。

艾柯卡由此成了“野马之父”并登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在随后的8年里,艾柯卡为福特公司净赚了35亿美元。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艾柯卡突然被福特公司解雇。

此时,一家濒临倒闭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向艾柯卡抛出橄榄枝。当时克莱斯勒的状况非常糟,亏损额高达1.6亿美元,公司命悬一线。

艾柯卡毅然走马上任,在摸清公司的症结之后,他开出了一剂猛药:撤掉那些身居高位的平庸之辈。他先后辞退了35位副总经理中的33位,辞掉了28名部门经理中的24个,综合改革了预算、采购、生产等运营体系。同时,艾柯卡开始大胆引进优秀人才,重建管理团队。

一套组合拳打出去,克莱斯勒开始复苏。1981年,克莱斯勒推出的K型汽车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销售量猛增。仅当年,K型汽车就占领了美国小型轿车市场20%的份额。

1983年,克莱斯勒公司盈利9亿多美元。1984年,李·艾柯卡创造了克莱斯勒有史以来最高的利润——24亿美元,超过了公司前60年的总和。

艾柯卡用辉煌的业绩让克莱斯勒站到了全球的聚光灯下,他也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启示

1.真正的英雄不仅能打败对手,更能超越自我,倒下之后能勇敢地站起来。

2.像艾柯卡这样的人有三大特点:在困境中寻找机会;在低谷中重塑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3.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勇士双眸中,绝境乃天机。

心力无边

在一座山上有一个破旧的小庙,有一个小和尚泪流满面对老和尚说:“今天我下山去化缘,在冰天雪地里走了一天,村民们都不理我,还骂我是山上的野和尚,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您告诉我要把这个小庙建成庙宇千间的大寺,您是骗我的吧?”

老和尚拍拍小和尚身上的雪,亲切地问道:“雪下这大,你冷不冷?”

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我的双脚都冻麻了。”

老和尚:“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

老和尚和小和尚钻进了冰冷的被窝。

小和尚一直叫:“好冰啊!好凉啊!好冷啊!”

过了一个时辰,老和尚问小和尚:“现在你还冷吗?”

小和尚说:“不冷了,暖和多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说:“棉被是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焐热了,还是人把棉被焐热了?”

小和尚一听笑着说:“师父,你真糊涂,棉被怎么可能把人焐热了,当然是人把棉被焐热了。”

老和尚说:“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焐热它,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

小和尚想了想说道:“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可以保存我们的体温,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啊!”

老和尚会心一笑说:“我们就像躺在厚厚的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就是盖在我们身上厚厚的棉被。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焐热,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舒服吗?庙宇千间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小和尚闻言犹如醍醐灌顶。从第二天开始,他每天都下山去化缘,虽然依旧碰到很多恶语伤人的村民,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小庙的香火渐渐旺起来,寺庙年年扩建,僧人越来越多,香客更是络绎不绝,老和尚圆寂了,小和尚成了住持。几十年后,小庙早已庙宇千间,钟声远播几十里外。

启示

1.我们面对的世界既是冰冷的也是火热的。内心有太阳,世界便温暖如春;内心只有冰雪,世界便如数九寒冬。

2.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冰冷的棉被”里,你给棉被多少热情,棉被就回报你多少温暖。

3.大地之所以春暖花开,是因为有太好的光芒。我们的生活是否幸福美好,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是否有一轮真、善、美的太阳。 30nx4i8Csn2hWrFvGB3MJai+72gQk0yRZKoOFdrQGARMvQBjV4rntb+BbURgCqs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