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停止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对立二分

2021年“两会”期间,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一段话在互联网上刷屏了。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我看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了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和社会。

唐校长阐述的,其实围绕的是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研制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这是关乎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教育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要求,新时代的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适应终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见图1-4)。

图1-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示意图

在图1-4中,最中间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即我们常说的全人。以此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部分,子项目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具体又可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

以前人们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有人认为“有了6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仔细查看这个框架示意图,尽管它没有MTC的8大能力评估系统细致,两者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正在与国际接轨。

问题在于:纲领性文件早在5年前就发布了,为什么唐校长在5年后阐述这段话时才让无数家长深表认同?有人说,是因为“两会”的独一无二性,是因为唐校长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以及5G时代到来、短视频流行等。

也有人说,是因为贯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在过去5年“雷声大、雨点小”。

此后的“南京一中事件”再次引发家长的热议。

2020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南京一中发布喜报,称学校高考一本率达到95.34%。让人意外的是,不少家长却称“一中不行”“校长下课”,原因是,家长认为学校搞素质教育导致“落后”——南京二十九中的一本率达到96.13%,而且高分学生也比南京一中多。要知道南京一中是南京的“老四所(四大)”啊!

最后,南京一中发布了《告2021届高三家长书》,这被外界理解为“低头道歉”。有人说,这是素质教育的失败,是向应试教育低头;也有人称这是“核心素养”很难成为“核心”的尴尬例证。

解决这一理解分歧,核心在于明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对立的。而人们之所以将其对立,是因为不少人把素质教育定义为不重视成绩或不用考试的“快乐教育”。

李镇西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教师”,他曾在公众号“镇西茶馆”上撰文,以自己带高三毕业班的亲身经历坚决表明:素质教育绝不会妨碍高考成绩。在他看来,高考考不好,不是素质教育的失败,只能说明素质教育搞得还不够好。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有两个维度:一是成绩与学习兴趣、综合能力齐头并进;二是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一言以蔽之,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全人教育。

从这个角度来说,同为江苏的中学校长,一个被迫“道歉”,一个成为“网红”。反差明显,但不尴尬。这是教育改革的阵痛,也是公众启蒙的必经之路。 EQ42lLH8D/3rnm9J7tBwJXWBFCfUdQd9GGzz9FyKIKICSfLyUYM0JliTPm6EtO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