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不是蔬菜的错 |
学生菲儿不知道怎么了,已经有五个多月的时间不吃蔬菜了。每次吃饭妈妈给她夹菜时,她都把蔬菜拨到一边儿,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地把蔬菜扔掉。慢慢地,菲儿的身体出现了不良的症状:大便干燥、消化系统紊乱、皮肤粗糙、肤色暗黄、头皮屑增多、掉发严重、记忆力下降、精力不集中,没有了少年儿童的活泼与朝气。
妈妈赶紧带菲儿到医院检查,经过仔细检查后医生告知:菲儿是严重缺少维生素造成的身体各项功能紊乱。妈妈吃惊了!因为每天的饮食搭配妈妈还是很注意的,为了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发育,每一餐都是荤素、粗细粮食配比,蔬菜水果一顿不少。经过医生耐心询问,菲儿才开了口。她惭愧地承认了每次都是趁妈妈不注意时偷偷把蔬菜扔掉,已经持续有五个月的时间没吃蔬菜了。
事情的起因竟是半年前菲儿随妈妈去郊外农家院游玩,当时住在农家院里,恰好看到农民伯伯给蔬菜施有机肥(动物的粪便),由于夏天天气热,肥料里面生了好多的蛆在地里蠕动着,有的蛆还爬上了菜叶子,眼前的情景让生活在城市里讲究卫生的菲儿感到阵阵恶心,她不敢想象自己吃的蔬菜竟是这样子生长的。闭上眼,满脑子都是爬满了蛆的蔬菜被自己吃到肚子里,越想内心越充满了恐惧。从此菲儿再也不吃蔬菜了。
了解真实情况后,妈妈立刻带她找心理专家咨询治疗,心理专家认为:菲儿对肥料里的蛆产生了恐惧心理,由于年龄小,对于事物只是直观的解读,而不能自行化解,需要及时地进行心理调节。
营养医生结合蔬菜图为菲儿认真地讲解,从蔬菜种植、培养、浇水、施肥、除草、除虫到蔬菜收获、运输、分装整理、上市,再到进入千家万户后的清洗、加工、制作过程;同时详细地讲解了各种蔬菜所含营养价值、人体每天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等科普知识。通过讲解使菲儿全面地认识到了蔬菜的生长和清理每个环节都是科学的,并不是自己看到和想象得那么恐怖、不讲卫生。况且蔬菜是人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对儿童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生明确指出菲儿出现的身体异常与长期不吃蔬菜有直接关系,这样下去会影响身体发育,同时还会引发其他方面的疾病,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每天要吃400~600克新鲜蔬菜,才能满足人体生长的需求。
妈妈及时与老师交换了意见,细心的老师在班里开展了一个健康与蔬菜的大讨论。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共同探讨蔬菜与营养、蔬菜与健康的话题,通过集体互动活动,菲儿认识到蔬菜对身体的好处,也明白了有机肥对植物生长的必要性。
为了让菲儿能真正接受蔬菜,减缓因施肥造成的心理阴影,妈妈每天带着菲儿去菜市场买菜,让菲儿跟卖菜的叔叔阿姨聊天,从采购蔬菜的角度去了解蔬菜的清理过程。使菲儿明白了蔬菜是通过根系来吸收肥料的,经过光合作用和土壤的转化,蔬菜吸收了肥料里的营养,不断地生长,直到长成优质菜品。回到家里,菲儿帮妈妈择菜、清洗蔬菜,经过自己亲手挑选和清洗的蔬菜,让菲儿觉得很干净。
妈妈不断变换着蔬菜的烹饪制作,煎炒烹炸,有时还把蔬菜加工成汤汁,让菲儿每日进食的蔬菜量能够得到均衡的补充;爸爸买来了菜籽和化肥,带着菲儿在阳台开辟了一处“蔬菜角”,种下了韭菜、蒜苗等时令蔬菜,吃着自己亲手种植的菜,每一口都是香甜的。
心理专家提示
儿童天生胆子小,对外观的不洁之物(虫子、蛇、蟑螂、老鼠、粪便、蚯蚓、蝎子等)非常敏感,特别是亲眼见到的“脏物”,往往会产生心理恐慌症状,应该引起重视。社会、家长、老师都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应尽可能地关心和引导孩子,并积极地为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引导孩子,耐心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 |
九、握手带来的恐慌 |
小艾上小学六年级,是个开朗、乐观又热心的女孩子,在班里的人缘极好,深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周日她应班里好朋友的邀请,来到同学家参加生日聚会,给小艾开门的是同学的表姐夫,彼此介绍后,表姐夫热情地与小艾握手,并把自己从国外带回来的礼物送给了小艾,面对热情的表姐夫和精致又新奇的礼品,小艾特别开心。在聊天中小艾得知表姐夫是因公出差到非洲某个国家,同学们对非洲既陌生又向往,纷纷提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问表姐夫,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笑着,很是热闹。
回到家里,小艾边听新闻广播边欣赏着来自非洲的礼物。无意间,小艾听到了一条关于艾滋病的统计数据,而排居首位的正是表姐夫出差所到的国家,小艾顿时感觉当头一棒,表姐夫和自己握手会不会携带艾滋病毒,传染给了自己?自己会不会传染给家人、同学?自己还能活多久?她下意识地扔掉了手中的礼物,呆坐在沙发上,头脑一片空白。
之后的小艾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没事有事的总是洗手、洗澡,周末在家休息时总是无精打采、心事重重的。在学校上课,精力不能集中,无法正常听讲,写作业也显得烦躁不安。小艾经常找借口躲着曾经最要好的同学,特别是所有参加过生日聚会的同学们。对于小艾的变化,大家都不得其解。于是,妈妈带她去医院看了心理专家。
心理专家运用音乐疗法,让小艾舒服地平躺在躺椅上,播放着带有海边、沙滩、阳光、椰树画面的音乐,小艾闭着眼睛听着舒缓的乐曲,随着指导语的引导,自己仿佛置身于柔软的沙滩上,身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听着海浪轻抚沙滩的声音,轻松、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一直在内心的恐惧、害怕悄然无息了。
原来,小艾曾经看到过患艾滋病患者的画面:人瘦得皮包骨,还具有传染性。所以当小艾接触到从非洲带回来的礼物时,立刻想到了疾病的传染,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无数次被强化、被放大。甚至小艾都想到了自己病入膏肓时的丑陋样子,内心充满了恐惧,无助感、无力感在身体里蔓延。
心理专家详细地为小艾讲解了艾滋病毒的相关知识,并告诉小艾艾滋病毒只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握手根本不会被传染,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在日常生活中要洁身自爱、注意身体健康,杜绝接触传染源,是完全可以避免被传染艾滋病的。艾滋病的治疗国家有系统、专业的机构,很多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其中,加大了对艾滋病的预防、治疗等宣传力度。
现代医学日趋发达,对于以前很多难以攻克的病毒都在进行着研究。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注射疫苗等简易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表姐夫知道此事后,专门找到小艾,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安全卫生的,单位每年的体检报告中并没有检查出艾滋病毒。同时,表姐夫还给小艾带来了从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让小艾更多地了解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案。还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为预防艾滋病无偿宣传、做“红丝带”的志愿者。当看到各国领导人和艾滋病患者握手的视频时,小艾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她开心地把表姐夫送给她的“非洲礼物”摆在了自己的写字台上,每天写作业时都能感受到来自非洲的“气息”。终于,小艾的生活学习又恢复了正常,通过握手带来恐慌这件事,让其他同学也对艾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
心理专家提示
随着传媒渠道增多,儿童每天接收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地增大,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理解问题能力不强,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新事物,对一些恐怖的传染性疾病很恐惧,加上卫生防疫知识又少,甚至有的根本一点儿也不知道,对卫生科普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希望家庭、社会要认真地开展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