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相关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配置结构

“配置”一词在百度百科中的基本解释有两个:一是作战时根据任务、敌情、地形将兵力、兵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二是“安排”的意思。在辞海中,“配置”的基本解释为“配备布置”。本研究成果借鉴王晓珍博士2012年提出的概念,即“配置”主要指为完成某项目标、任务而进行必要的资源投入以及各资源的配备布置。“结构”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衡量方式,一是描述一个组织或者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及排列组合状态,二是各构成要素的比例、比重。本研究成果中采用“结构”的第二种解释,即各因素所占总体比重,并将“配置结构”界定为,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资源投入和结构安排。结合本研究成果研究目标,笔者认为“经费配置结构”主要指为完成创新目标而进行的经费资源的投入和结构安排,即R&D经费在不同创新主体和单位的分配;在本研究成果中具体表现为,R&D经费在不同省域和行业间以及政企资金分配方面的比重问题。

(2)创新绩效

绩效,即绩与效的组合,单纯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绩效等于成绩和效益两部分;其中绩就是业绩、成绩、成果;效就是效率、效果、效益等。绩效,用在经济管理活动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一般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指主体行为或者结果中的投入产出比;用在公共部门中来衡量政府活动的效果,则是一个包含多元目标在内的概念。由此可知,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物质资源,或个人的情感、情绪等精神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因此,创新绩效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以业绩、成果为主的创新产出数量即绝对量,另一部分则是以质量和效率为主的创新投入产出比即相对量。目前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中,提到“创新绩效”多数学者尤其是管理学的研究学者采用了第一层含义即绝对量的创新产出;而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则更关注的是第二层的含义即创新效率。

本研究成果认为,绩效就是组织或个人的运营成果和产出,既可以理解为业绩、成果、产出等,也可以理解为效果、效应等。两者都是对组织或个人运营结果的评价,区别在于计算方式:前者运用绝对量,考察的是组织或个人的整体产出情况;后者采用相对比,考察的是单位资源产出情况。在投入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无论采用哪个概念,本质上最终衡量的都是产出成果的绝对量。结合本研究成果研究目标,本研究成果认为,创新绩效既包含创新产出的绝对量也包含R&D经费投入一定前提下创新产出的最大化;R&D经费配置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调整经费的不同省域和行业的分配比例,从而实现创新产出更大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讲通过调整R&D经费结构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也就是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本研究成果在前期创新环境系统分析、创新绩效影响实证以及时滞测度等方面的研究多数是采用创新产出指标,而在后期优化模型构建过程中,尤其是省域视角的优化模型构建中优化目标不仅有产出提升还加入了效率约束下的最大产出。

(3)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主要指在既定资源投入分配结构情境下的产出绩效问题。结合本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及对创新绩效的界定,R&D经费配置效率即为既定R&D经费配置结构下的创新绩效问题,可以采用创新产出衡量也可以采用创新投入产出比的效率方式衡量。

(4)时滞

时滞是时间滞后的简称,是指某一行为从启动到产生结果所花费的时间。从系统理论的观点看,任何实际系统的过去状态不可避免地要对当前的状态产生影响,即系统的演化趋势不仅依赖于系统当前的状态,也依赖于过去某一时刻或若干时刻的状态(张冬梅和俞立,2008 [16] )。西方经济学界最早明确提出时滞问题的是休谟,随后Kalecki(1935) [5] 第一次正式分析生产和商业周期之间的滞后关系。Hall等(1983) [5] 进一步指出创新产出过程和一般产品生产过程类似,同样存在时滞。这意味着创新主体的科研绩效不仅取决于当期创新投入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前期甚至更前期的要素投入。

本研究成果沿用Hall和张冬梅的观点并进一步明确如下:时滞的刻画包含两个方面,既包含当前变量在未来某一时刻对另一变量的影响;也包括过去某时刻一变量对当前另一变量结果的影响。结合到本研究成果的具体研究目标及内容,R&D经费的时滞不仅包含当前投入配置对未来某一时刻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包含过去某一时刻R&D经费投入及配置对当前创新绩效的影响。

1.3.2 实证对象界定

(1)产业锁定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近20年来国内外新经济增长理论、风险投资理论等相关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世界各国都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本国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凭借高新技术的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高新技术的每一次出现都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含量和集约化程度,降低低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事实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还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由于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利润分配等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影响到自身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作用,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高技术产业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等提供技术基础,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以及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效率和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的生命和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对高技术产业至关重要。研发活动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如何提升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如何提升我国科技经费的创新绩效,如何最大限度地刺激经济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科学增量以及经费配置结构优化问题一直是政府相关科技人员和理论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出发点,基于宏观视角,旨在通过调整R&D经费配置结构提升国家整体创新绩效。而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征,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产业,R&D活动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较高的R&D强度是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差异的主要标准。鉴于高技术产业对R&D经费的高依赖性特征以及在创新研发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本研究成果的研究目标契合,因此本研究成果将研究对象界定为高技术产业。

(2)样本选择

本研究成果的实证对象界定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及其子产业;在具体操作中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质量以及样本时间序列,本研究成果最终的实证对象界定为21个省级单位的高技术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具体而言,通过调整R&D经费在不同省域、不同产业的配置结构,同时考虑到政府资金与企业资金的配比结构,最终达到提升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和创新绩效的研究目标。 3w4+cFz8G3WLjO3N8CBB3mcHTqIfC1mKdoDPO2aItACaeAa+ZjoCDrDkEoLdy/6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