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惊人的巧合

A

几天时间很快过去,正在我为自己没有足够分量的优势去应聘光大传媒而烦恼时,一条惊人的本埠新闻出现了。

“昨日傍晚,警察在一栋烂尾楼的电梯井内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女尸,初步判断该女尸系我市失踪多日的知名女企业家,省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罗妍欣女士,死亡时间约为一周。据悉,罗女士身故地点隶属于她名下欣诚房地产集团的一知名楼盘,出于各方面原因,该楼盘已于去年年底停工。由于无人看守,罗女士的尸体一直没被发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据目前欣诚公司财务状况来看,尚不排除自杀的可能……”

画外音毫无感情色彩地说,欣诚公司的财务状况最近很不理想,前阵子由于拖欠民工工资,闹出了跳楼讨薪的事件,最近更是被同行暗爆拖欠大量工程款和贷款,却无法如期交房,最近房价大跌,不少曾经高价买进的户主都强烈要求退差价,为开源节流,公司内部又进行了一次裁员。

电视屏幕上,警察们正在给事故发生地贴封条,两名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往外抬裹尸袋,经过大门时,旁边围观的群众纷纷皱起眉头掩住口鼻,还有人转过身去呕吐,不难想像,现场的尸臭一定很重。

心里咯噔了一下,死者的名字竟然是罗妍欣,罗林的姐姐就叫罗妍欣。虽然这个城市姓罗的人很多,但同名同姓又正好做大生意的年轻女人,应该不会那么巧吧。

我记得那次的跳楼讨薪事件,当日几乎全城所有媒体通通出动了,我虽然没去但我们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去了现场,据说当日围观的群众人满为患,为了维持秩序不得不警察交警和城管消防武警以及医院的救护车全都出动了,让我奇怪的是这么轰动的事情却雷声大雨点小,报道甚少。

算算时间,新闻中死者的死期跟我收到那三封奇怪电邮的日期可以吻合。再加上电邮里描述的场景:深不见底暗无天日的深渊,五六平方米的狭窄空间,无一不和电梯井的环境接近。一个结论在我脑海中浮出水面:罗林的姐姐在电梯井里遇难,她是被人杀害的,而唯一的线索,也许就是她发给我的那三封电邮。

化着浓妆的女主持人站在事发大楼旁,脸上职业的微笑也因此变得不自然,一身明艳的打扮与她背后晦暗的烂尾楼产生强烈对比,乍一看上去,那外墙的颜色很有些鬼楼的阴森。她正在采访拨打110报警的环卫工人,那是名个子高大的中年妇女,听口音是北方人,她不习惯被摄像镜头对着,不自然地说自己是负责清扫这条街的环卫工人,早两天就觉得空气中有隐隐的臭气,起初以为是死老鼠就没太在意,后来那气味越来越浓,附近居民都投诉她清洁做得不到位,她又怎么都找不到死老鼠的尸体,这才觉得不对劲报了警。

我心里很难受,听罗林说过,这位姐姐是出了名的漂亮,而且自小聪明过人,二十多岁的她凭着家里资助的两三百万做本钱,居然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就做出了亿万身家,她名下的欣诚集团是本市实力最雄厚的房地产公司。罗林虽然没跟姐姐来往,但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她,她不只是拥有好运气,更有着超凡的智慧和胆略,和对市场敏锐准确的把握能力,许多人都很看好她,不论是政界还是商界,她都是不能让人小觎的人物。一个不到三十出头的女人能走到这一步,是很让人钦佩的,没想到竟然会落得这样的结果,人的命运实在是太难说。比难受更甚的是失落,罗姐姐一死,买房子的事算是彻底泡汤了,毕竟这才是关系到我切身利益的大事。我死盯着电视屏幕,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是一栋体积相当可观的商住两用公寓楼,四十五层的楼高,据主持人介绍,该楼盘去年开盘时曾以任意组合和可扩展的空间为卖点,全楼以钢剪力结构为主,高强度抗震,可随住户的心意任意间隔出各种户型,而且每层楼高五米六,可架空成复式或跃层,是SOHO一族和小型企业的最佳选择。

同类户型在北京上海一类的大城市不算新鲜,但在这座城市里还是第一次出现,此楼尚未开盘就因超前的设计意识而倍受媒体关注,所以售价一度被炒出本市房价的最高纪录。但实际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08年下半年正好又是沿海地区的大面积的工厂倒闭潮,大量港商和外商的撤资,直接引起整个珠三角大小城市的楼盘滞销。欣诚公司旗下的其他楼盘也遭到大量炒房客抛售套现,后期资金难以为继,主体工程勉强完工后,连外墙装饰都没做就被搁置至今。

这栋盛名在外的大楼牢固地伫立在这个城市的心脏地带,我也曾在前往招聘会的途中经过几次,楼上没装窗户,密密麻麻的窗洞看上去千疮百孔,灰色的水泥墙体也散发着难以遮掩的颓丧之气。

主持人对路人进行现场采访,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听闻此事后大多冷漠地表示反正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这里死不死人与他们无关,年纪稍大些的本地人则惊奇于此地位于市中心,竟有人死在里面一周而没人发现。

大概是没听到满意的回答,主持人转而采访楼盘附近的老房子住户,很多人都避而不谈,一见镜头就往屋里躲,有位浓眉大眼气质泼辣的大嫂却很出众,非但不躲,反而幸灾乐祸地说原本此楼的销售情况就不好,现在连开发商都死在了里面,估计以后就更难卖了。

这个回答显然引起了主持人的兴趣,可当她试探着想问些更深入的问题,对方敏感地白了她一眼,咬牙切齿地扔下句恶有恶报,然后不顾主持人的挽留转身走了。

很快到了广告时间,屏幕上出现了由男女老幼的演员假扮成一家老小,他们在一个很美的小区里悠哉地生活着,最后一个很和谐很温柔的画外音响起:欣诚家园,给你一个理想的家。没看到更多死亡现场的镜头我很失望,索性关了电视拨打罗林的手机,想告诉他姐姐的事,没想到他手机竟然关机了,烦躁,以前从不关机的,偏偏碰上这么大的事就关了,在搞什么嘛,只能发条短信过去。

心里牵挂着这个案子,我赶紧打开电脑上网继续搜索有关报道。

事情才发生不到二十四小时,网上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了,而且关注度相当高。有不少愤青大骂奸商活该,欣诚集团的房子向来以高价著称,这个城市的高房价就是他们带动起来的,现在赚太多黑心钱遭报应了。也有人说死者是本市出名的美女商人,死了可惜,还有人说这位美女商人在政治方面也很强悍,肯定有人在背后为她撑腰,众说纷纭。

网上的东西就是这样,越是有人骂越是红得快,几乎所有转载了这则新闻的帖子人气都很高,很多看不到本地新闻的外地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遗憾的是内容并不比电视上多,也没有现场的照片。

我有些担心,如果罗姐姐那三封电邮没被删除的话,警察会不会通过电话号码追查到我这里来。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发信人就是罗姐姐,但我毕竟没报警,如果被罗林知道是因为我的不作为而导致他姐姐的死,会怎样呢。

忐忑地等了两天,不仅没警察找我,罗林也没找我,我自我安慰地想,也许手机里的内容早被罗姐姐全都删掉了。

罗林那边据说导师又安排了新的报告让他做,还真没完没了了,这让我烦燥。我们告诉他罗姐姐的死讯,不过从他说话的语气中却听不出悲喜。挂断电话我甚至隐约觉得,也许姐姐的死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虽然被罗家逐出多年,但毕竟罗家只有姐姐一个继承人,现在这唯一的后人也不在了,会不会……罗妈妈曾对我说过,她可以用性命担保罗林绝对是罗老爷的亲生儿子,要强的她至今也没再和罗家人联系过,是因为那位霸道的大婆和罗老爷的不信任伤透了她的心。

我究竟在想些什么,怎么可以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家人的死亡之上呢。我和罗林都受过高等教育,又年轻,应该自己奋斗才对,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幸福的明天也一定会有的。

B

我跟光大传媒取得了联系,硕士研究生的文凭在获得面试机会上还是有少许优势的,关于这次的面试,我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

光大人力资源部主任是位和善的中年妇女,例行的问答后她微笑着点了点头,用程式化的职业语言告诉我,可以放心地回去敬候佳音。

这句敬候佳音并不能说明什么,跟我同样文凭甚至比我更高文凭的应聘者大有人在,还有若干高干子弟在后面等着安排上岗,如果老老实实地在家里敬候佳音,接到实习通知的希望将是微乎其微。

“您知道欣诚集团董事长的事吗?我手上有点线索。”是时候了,起身要走时我不经意地说。

“你说的是烂尾楼的那件事?”主任脸色微变,眉毛不自觉地跳了一跳。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自从那条新闻横空出世,这两天来不知道多少记者在外面跑,就连我们院里其他还在实习期的毕业生也全都出去了,可就是没有一星半点线索,由于死者的身份敏感,警方的态度也很不配合。

我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经过编排的自信,就像已然掌握了开启阿里巴巴宝库大门的密码。

“你先等一下。”主任拿起内线电话,迅速拨通一个号码,低声说了几句,放下电话后,她用更加甜美的微笑着对我说:“新闻部的主任想见你。”

如我所愿,微微一笑我点了点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八字有一撇了。

新闻部主任姓胡,是个很精明的中年男子,如我所料,他只瞟了一眼我的简历,视线并未多做停留就直入主题,问我怎么会有烂尾楼的消息,表情云淡风轻,似乎并不很上心。

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这条新闻目前的重要性,尤其这位罗小姐是本市的知名人物。根据我掌握的线索,罗小姐绝对不是自杀。”

“不是自杀?你的意思是你知道谁是凶手?这可是个重量级新闻,如果你能写出来,我可以安排上光大日报的头版。以你的能力,我们很愿意吸纳你成为我们集团的一份子。”主任试探地说着,我知道他现在还不能完全信我,这是在试探。

“虽然我手上有至关重要的线索,但也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明的情况下公诸于众,新闻是最讲究的就真实度,如果仓促报道而东西不过硬的话,社会和舆论不会接受,您也不会接受的。我的导师叶教授曾教育过我,做新闻要用做学问的态度,认真,严谨。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时间,并授予我正式员工拥有的权利和执行力,方便调查取证的工作。在这篇独家报道完成之前,我不要您一分钱的薪水。当我交出让您满意的成稿时,您再履行您的承诺,让我成为集团的一份子,我们再正式签合同,您意下如何?”我貌似心平气和地说完这番话,其实紧张得手心都汗湿了,好在昨天对着镜子练了整整一晚,对于来之不易的机会,我绝不容许自己出错。

“叶教授,叶檀教授吗?你是城市大学传媒学院的?”胡主任再次翻开我的简历,这次他看得比刚才认真。

“是叶檀教授,我是城市大学的毕业生。”一切都按我的计划顺利进行着,主任的反映在我意料之中。虽然没有立刻答复,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我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我曾在去年的校庆大典特邀嘉宾名单中看到过这位胡主任的大名,刚才搬出叶教授也不是完全没理由,叶教授的课我只旁听过,但他却是胡主任当年的导师。在这个城市我完全没有根基,也只有这个微不足道的校友身份可以跟这位主任扯上一丁点的关系。

多亏了这个校友的关系,这次谈话进行得比我想象的更顺利,最后我们达成了协议,主任带我去办了张临时记者证,虽然是临时的,但毕竟有了光大的身份,办起事来会容易很多。这当然是一场交易,而且是场很不错的交易,谁的工作又不是交易呢。

回去的路上,我做了个决定,只告诉罗林自己成为光大实习记者的事,绝不透露我的第一个任务。一笔写不出两个罗字,毕竟罗林身上流着罗家人的血,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他的情绪难免会影响到这次至关重要的调查。

C

回到宿舍时,浴室里有淅淅沥沥的水声,床上扔着换洗的衣服,罗林回来了。他的衣服平时都放在我这边洗,自从室友搬走后,他不太忙的时候几乎全都睡在这里。今天是阴天,气温不算高,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想这么早就想洗澡,最近衣服也换得特别勤。

隔着门,我试探着说了应聘光大集团成功的事,他没有太大反应,也许是因为姐姐的死而情绪低沉,脸色冷冷的,只是从浴室出来时叮嘱我出门办事要多加小心,还说如果干得不开心也不用勉强,反正他也有收入,过阵子他找到工作后就可以养活我。

我知道他还是不想让我出去工作,干脆回避这个问题,借口出去买菜赶紧出了门。

做饭时,脑子里全是调查的事,那三封邮件的内容被我细细地回忆了好几遍,关键人物是否就是第二封电邮中回忆起来的那几张面孔中的呢?也许只要找到那几个人,就找到了凶手。可第一封信中又说过,当初追她的是一胖一瘦两个人,是两个男的,还是两个女的,抑或一男一女呢?那三封邮件看似有许多线索,仔细推敲起来才发现问题多多,毕竟那是在罗姐姐精神状态很不稳定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究竟多少是真的多少是臆想,谁也说不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是谁要害罗姐姐,肯定都有作案动机,通常杀人的动机不外有二:一则为情,二则为钱。有了这个切入点,接下来的事就不难办了。念大一时,就曾听老师说过:最好的记者首先是最好的侦探。为了这句话,我没少看推理小说和悬疑电影。

虽然准备了大堆材料,这顿饭还是没吃上,原因是我在做菜时走神了,连锅里的鱼烧糊了也没发现。让男人饿肚子可不是好女人,就在我考虑该如何向罗林解释把菜弄砸时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看号码,低着头去阳台上接的,大概去了三分钟,回来时后一脸的阳光,很大度地扫了眼锅子里黑炭似的鱼干,大手一挥:走,出去吃,我请客。

今晚的罗林似乎跟平时不太一样,我回家时看他的脸色还有些阴郁,不过是接了个电话竟然心情大好。我很好奇那通电话怎会有如此的魔力,他说是导师打来的,鉴于他一贯的良好表现,导师要推荐他留校任教。

我知道罗林跟的导师不算好说话的人,而且出了名的势利,虽然说是推荐并不能保证肯定能成功。曾有位师姐为了得到留校的机会,不惜放下身段追求副院长的儿子,最后是奉子成婚才勉强留在学校。社会上的竞争太大,留校可是铁饭碗,没有雨打风吹也没业绩压力,每年还有两个悠长的带薪假期,如果没有发大财的理想,留校任教可谓是最佳就业选择。

每年想留校的人简直多不胜数,而且一个比一个后台硬,我觉得罗林乐观得过了头,不过眼下他兴致正好,我不想破坏气氛。

跟着他去了家很有情调的西餐厅,水晶吊灯水晶酒杯,连服务生的胸牌也是水晶的,我有些讶异,低着头把手上戴的A货施华洛世奇手链给摘了。这样的地方吃一顿肯定要用掉我半个月的伙食费,跟罗林在一起还从没单独来过这么贵的地方,看到他熟练地点菜和挑酒让我很惊奇,平日里为了省钱我们很少出来吃饭的,而且是这种华美奢侈的西餐厅。他轻描淡写地解释上次导师感谢他提前完成了调查报告,请他来这里吃过一次牛排,既然我找到工作了,索性庆祝一下。

在铁板上吱吱作响的牛排很快被端上了桌,浇上香浓的黑胡椒汁,浓香四溢,罗林的那份只有五成熟,一刀切下去还能看见些许血丝,他说这样才够嫩,不仅频频举杯,连寡淡的奶油蘑菇汤也喝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怀疑自己的手艺,也许该好好提高自己的厨艺了,过阵子吧,等我忙完罗姐姐的案子正式签约光大,一定好好向他妈妈讨教,我要抓住爱人的胃,也要抓住爱人的心。

回去后,罗林余兴不减,我还在洗澡他就挤进了浴室,趁着酒兴,在不足两米见方的卫生间里发起了一次快节奏的进攻。实在是太快,我还没进入状态,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最近总觉得罗林对我的态度有些不对头,忽冷忽热,究竟是好是坏我也说不准,只能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我们正面临着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有些反常也是正常的吧。他快速擦干身体上床睡觉,剩下我还愣愣地站在浴室里发呆,床上很快传来了均匀的呼吸。

我还不想睡,坐回电脑前上网找资料。老师还说过,量变会引起质变,如果实在没线索,就在已有的线索里反复寻找,肯定会有新的收获。事实上,除了看过三封没头没尾的电邮外,眼下我也没有其他线索好查的,不如照老师的教导去做。

在百度里输入罗妍欣三个字,很快就跳出数万条搜索结果。时间比较靠前的新闻大多是关于烂尾楼里的死亡事件,以及那次的民工跳楼讨薪事件,不过关注度不算太高,新闻稿的内容也写的模棱两可,似乎没有把重心放在那些可怜的民工身上,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社会事件报道。直到我眼冒金星地翻阅了数百条网页信息后,一条不算太醒目却绝对有料的新闻标题出现在眼前:女钉子户当街撒泼,誓与开发商斗争到底。开发商的公司赫然就是罗姐姐的欣诚集团。

点开这个网页,标题下面的日期显示这已经是去年的事了。

家住本城的黄女士由于拆迁问题与开发商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双方由于拆迁费的价格问题始终未达成协议。

事发楼盘正好是欣诚集团旗下的那栋规模最大的烂尾楼,黄女士一家都没有正式工作,上下六口全是本地农民,唯一的依靠就是家里那栋面积一百平方米左右的两层小楼。小楼位置很好,市中心最旺的地段,全家老小靠着吃租金也可以维持衣食无忧的生活。欣诚集团支付的拆迁款根本不够再去买一栋可以收取同样房租的门面楼,黄女士一家人自然不肯搬,不仅不搬,还弄来了电视台的人为她撑腰,又是扯大旗又是放高音喇叭,对前来制止的城管还动起了手,把欣诚集团弄得很被动。

那页新闻还带了张照片,照片上有个很面熟的女人,正扯着一条写有跟无良开发商斗争到底的白布往楼上挂,另一条已经挂好的白布上写着这样两句话:以人为本和谐拆迁,恶意逼迫民不聊生。字体还比较规整,看得出条幅是请人专门做的,迎风招展的样子很打眼。

那女人由于过于激动整张脸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红色,一双圆鼓鼓的大眼里流露出恶狠狠的光。越看越面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思来想去,我认识的本地人实在有限。只好继续看后续报道。这件事似乎只喧闹了一阵子,没多久就偃旗息鼓了,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关了电脑后,我才猛然想起那个女人是谁。那天在电视新闻的实况采访中,曾扔下一句恶有恶报的那个女人就是她。不知道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家人放弃了曾经坚持良久的要求,悄无声息地搬了家,一周后,欣诚公司的公寓大楼结束预售盛大开盘。

直觉告诉我,这里面绝对没那么简单。 YvfuP3JOn+MR7Dv21+e9fPAObpVtbWcXxRceSTE2bO2fKi9ErfdF2TMLkfelCe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