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政治学类学科代码为0302。有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1)、国际政治(030202)、外交学(030203)3个基本专业和3个特设专业。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和行政管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属于法学,行政管理属于管理学。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与政治关系的学科。其下的3个基本专业中,政治学与行政学相对注重研究在国家主体内的政治现象与治理模式,国际政治、外交学两个专业则相对注重研究国家间的政治行为与政治现象、国家间交往等国际问题。
目前本科阶段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高校较多,这些专业一般开设在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事务学院或国际关系学院。学习的内容以政治学概论、行政学概论为主干,涵盖法律、政治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的课程。
相比于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阶段开设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两个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相较于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专业和外交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论,区域国别研究和热点问题为主,兼顾法律、政治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相关交叉领域。
而三个特设专业中,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030204T)的学习内容在涵盖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同时,更多兼顾行政学和管理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培养目标更多聚焦于国际事务管理方向。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030205T)是2010年新增设的交叉学科专业,首创于北京大学,这一学科相对关注更多理论问题,注重挖掘政治经济研究背后的哲学思辨。其培养模式类似于牛津大学等一些国外院校对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030206TK)是2018年新设的专业,当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交学院分别申请并获批设立该专业。这一专业在学习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的同时,侧重于对国际组织、全球化问题和全球治理领域的研究,所培养的目标对象是参与国际组织管理的专门人才。
政治学类的专业在高考招生时对考生的文理科选择差异不大,部分专业相对投放的文科招生名额更多。在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政治学类专业往往会要求考生选考政治或历史,需要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前格外关注。
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出外深造的比例更高,如201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中,5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2017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毕业生中,2/3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看,选择政治学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外,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对于学习政治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类党政机关是较为主流的就业方向。特别是学习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专业的学生,外交部、中联部、地方各级外办等单位一般都会倾向于招聘具有本学科背景的毕业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学生需要注意区分岗位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要求。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外,报考事业单位、成为教师或进入跨国公司乃至国际组织都是政治学类学生的就业选择。
开设政治学类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在第四轮专业评估中,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评A+,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这三所院校的政治学专业也是国内较早一批开设的专业,相对拥有较为雄厚的学科背景、师资和校友资源。清华大学等4所院校获评A-。具体评估结果见下表:
政治学类专业所研究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就业导向上更多偏重于进入体制内或继续升学深造,在实现报国理想的同时,体制内单位相对稳定的收入水平往往也成为吸引竞争者的优势所在。但政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收入相对较低,考生和家长需要权衡好稳定工作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