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财政学类

在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财政学类学科代码为0202。有财政学(020201K)、税收学(020202)这两个基本专业,其中财政学为国家控制布点学科。

学科概况

中国高校开设财政学类专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京大学1912年开设的财政学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顺应国家对财政税收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财务管理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部分高校根据国家安排陆续建立财政学专业及税收学专业。

财政学类专业在学术研究中关注公共政策与民生发展,以中国财税体制建设的理论研究为学术之基,对学生进行公共财政与税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财政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以理论教学、实证教学和实务教学为基点,结合财政学专业的理论性与政策性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政策分析为导向,涵盖财政领域各类问题的基础理论介绍、分析方法训练和实务能力培养。

在课程安排上,除需要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外,财政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常还包括财政学、福利经济学、国际税收、统计学、社会保险、公共经济学、预算经济学、比较税收学、公司金融。财政学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经济学以及财政与税务基础知识,兼顾理论和实务。

专业发展

财政学类专业注重学生公共财政与税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重本专业所需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会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思维的训练。

具体到财政学专业而言,学生通过本科学习,力求能够掌握公共财政的核心知识体系,理解经济学特别是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悉财政税务知识,了解公共经济政策。税务学专业,则希望学生能够对以下问题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政府征多少税、对什么征税、怎么征税、征收上来的税款使用到哪里、使用多少、怎么使用、如何管理。

财政学类专业的深造方向是能够熟练使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工具来研究公共政策和财政问题,进而掌握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或是熟悉财政政策、政府收入与支出管理以及相关的财税制度与实务,了解各级政府的运作和职能,从而具备政策研究能力和建言建议的能力。

就业方向

财政学类专业的就业方向通常以公务员系统,尤其是财政税收部门为主,此外税收学专业毕业生亦可考虑进入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咨询公司工作。同时财政学类专业毕业生亦有不少进入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的计划财务部门工作。 wgENuPzqAucbxbjqReCFd82daFG0PG7PKD2j61FfjofLtzlwQHBYNud6hGceh4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