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来自2007年6月笔者完成的博士论文,经过一些修改后,2009年2月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如今十一年时间已过,再回头看这篇旧作,惭愧异常,自己当年的粗率、幼稚与无知从中可一览无余。如果勉强说其价值的话,或许就是该选题以及当年为此费力收罗的一些材料了。不过,当年作为阅读史研究的尝试,该书出版后还是获得了一些关注(导论还曾被人抄袭),后续也有学者相继开展了阅读史研究,一些的讨论甚至是建立在本书导论之上(尽管其中一些著述并未引用拙著),笔者本人由此也被学界的一些朋友称为阅读史研究者。就此而言,该书可被视为一片表征风气的树叶,或仍有一定的先导意义和作为商榷对象的意义。
过去几年,有几位出版界的朋友建议重新再版此书,因为笔者尚有自知之明,加之也没有时间对之进行校对修订,此事就此搁下。2019年底,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张钰翰兄提出再版此书,笔者觉得未便再采取鸵鸟策略,应该敢于正视昔日的问题,利用疫情这段稍微空闲的时间修订。故自2020年6月开始,先后委托我的两位博士生宫陈、王艺纯对旧稿进行了一些核对——他们从中发现了不少的引文误失之处。在8—9月间笔者又在两人工作基础上进行了统一修订——考虑到该书前身为博士论文,为存其真,不便大规模重新修改再写,故本次修订版主要是纠正一些引文的错漏,以及一些表述上的问题,至于其他的结构、框架乃至一些立论粗率之处、既有研究未曾涉及之处,基本一仍其旧。此外,此修订版增加了一些插图,同时删除了原版附录中现在看来已经不太有必要存在的两个附录(因之前已经单独发表成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得以再版,要首先感谢张钰翰兄的玉成,其次要感谢宫陈、王艺纯、石希峤三位博士生同学的帮助,特别是要感谢高笑红女士认真细致的工作,又纠正了不少笔者未曾发觉的疏忽之处。还要补充的是,为了避免有辱师教,此次再版略去了姜义华老师的原序和初版中的后记。而本书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均应归咎于作者本人的浅薄和粗率,与其他人无关。
张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