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兴的朝阳产业

青铜时代:农桑、纺织与制陶

青铜时代的农业大发展,除了青铜农具之外,也在于先民对农作物培植技术的提高。这时候已经发明了使用牛耕、引水灌溉田地的装备戽(hù)斗和灌溉技术。

周朝的祖先后稷就以擅长耕种闻名于世,其农业技术在传说的尧舜禹时代就非常领先。《诗经》中记载了大量农业种植场景和技术,如何选种子、插秧播种、管理禾苗间距等,比如,《诗经·小雅·甫田》等诗篇。可以说《诗经》中记载的,既是当时民歌,也是耕种口诀。

Tips

译文:就是这片一望无际的田地,每年打的粮食数也数不清!我只需拿出往年的库存粮,就能养活我治下的老百姓!从古以来就是这样好年景!今天我去巡视南边这块地,看到有的除草有的培土垄,黍米高粱长得都非常茂盛。就在这座富丽堂皇的行宫,我要犒劳那些能干的臣工。

中国在青铜时代的纺织技术有明显发展,尤其商代发明了提花技术。古代常说绫罗绸缎、遍身罗绮,指的就是不同方法织造的蚕丝织品。比如,绮,是织出斜线花纹的丝织品;锦是用染色的丝线织的华丽面料。当时人们喜爱的回纹、云纹等吉祥纹样,不仅在商周青铜器上有,在纺织品上也有很多。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带有祥云纹装饰

颜料染色方面,通常用含有天然色素的植物、矿物来染色。当时常见的染色植物有蓝草、紫草、栀子等,染色技术也很丰富,染出的效果各有风格,称为草染。矿物染色,比如,朱砂、石黄,把这些矿物磨粉加上别的东西调和成带颜色的“泥水”去染色,称为石染。

这些染色方法沿用千年,至今还有一些地方在使用,也是一种复古的商业卖点。

为了管理纺织产业,周朝还专门任命了管理织造的官员。周朝规定了纺织品的纱支数,最细密的纺织面料最高级,给贵族用,粗糙一些的给奴隶和平民使用,最粗糙的纺织品就在葬礼上用。俗话说披麻戴孝,麻布就是将粗糙的麻线用很粗糙的方法织造出来的一种布料。

玉器技术也在商周时期有了巨大的技术飞跃。玉器是石器的升级版,美丽的石头就是玉。石器时代,打磨玉石是重要生存技能。到了青铜时代,打磨玉石本应该成为夕阳产业,但是有了青铜工具帮忙,玉石的打磨和雕琢,倒是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而非实用价值了。

医学知识和技术也在甲骨文中有所体现。殷商甲骨文主要记载了贵族们生病、怀孕时占卜的情况。关于疾病的大约有500条,比如,生病了占卜得病原因、怀孕后占卜男女、推算分娩日期,等等。并且按生病的部位开始对疾病进行分类,还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龋齿病例。

Tips

商周医学故事,可以对照胖乐胖乐《漫画半小时中医史》。

制陶在青铜时代是另外一大朝阳产业。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瓶瓶罐罐。贵族搞房地产盖房子建宫殿,也要用到制陶技术来制备建筑材料,比如,瓦片。制陶技术因此成为六工之首。商朝就有专业的制陶官员,专门管理宫廷御用陶器。

商朝的陶器制作出现了突破性创新。这时代出现了精美的白陶。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化学成分已经接近瓷土和高岭土,制陶温度需要保证1000℃以上的高温。所以“陶瓷”看似是一个词,但是陶和瓷是两回事,陶器出现早于瓷器,比瓷器更古老、更粗糙、更原始。

Tips

陶器是以黏土为坯料,瓷器以高岭土为坯料;陶器的烧成温度为800~1000℃,瓷器的烧成温度在1300~1400℃;陶器的坯体较薄但不透明,瓷器的坯体无论厚薄都是半透明状态;陶器的硬度较差,瓷器的硬度较高;陶的质地比较疏松,有孔隙,瓷的质地光滑细腻。

河南和安徽还出土过商周时代上釉的陶器。现在看陶瓷上釉似乎很普通,但在青铜时代这可是创新高科技。釉是一种硅酸盐,经过一系列处理,抹在陶胎表面,经高温烧制等多道工序处理,就变成了青色。这种青釉陶器质地坚密,不漏水,好清洗,已经很接近瓷器了,可以做水杯做餐具,绝对是当时的高级家居用品。 tQTq2batTSrVRazVa7bQNj9Ix2Yt4XA5ZXGh3FDqBhu28lTtwPxphizFueNyJM0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