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不断变小的世界中寻求实用主义与保护主义的国际合作

张瑞燕

摘 要 2020年,人类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理念及输出模式都出现了较大的改变。这一年,海外华人的民间文化交流态势依然活跃,国内的对外学术、文化交流也没有停滞;中外艺术家们通过线上讨论,集合全球最优质的资源,助力中国原创不断走向世界。疫情以来,“互联网+文化”的对外文化传播模式也在持续发酵和快速增长中,彰显出文化新业态的巨大韧劲和发展潜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在维护各自的经济主权包括数字网络主权的基础上,开展务实的、可持续的交流开放,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提高跨境流动文化要素的品质,提升交互式流动与文化传播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疫情 文化外交 中国原创 互联网+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疫情后的世界形势

习近平主席在《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20年,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习主席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承诺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中国贡献。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起,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全球性的突发疫情正在迅速推动着世界格局的改变,虽然目前疫情尚未结束,但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已逐渐转变。数百年来欧洲作为全球地缘政治中心,集中了全球最主要的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经济大国,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速,其GDP曾经一度超越美国。但在疫情中,欧洲和欧盟的应对显露出其内部结构的脆弱,而美国政府的应对不力,经济发展亦受到重创。相对于此,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积极的防疫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可以预见,疫情之后,东亚国家的凝聚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都遭受了重创,中国也不例外。根据世行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整体将萎缩5.2%。 疫情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之中,目前唯有中国经济在疫情后依然处于正增长中。由于疫情,我国在2020年上半年经济几乎处于停摆状态,一季度甚至出现了6.8%的负增长。 但得益于迅速控制疫情,我国的经济在恢复生产后继续实现了正增长,这更增添了其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项覆盖全球近30%人口和经济体量的协定的签署,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此消彼长,全球各国的经济实力也会重新洗牌。经济力量的对比将带来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实力的变化,世界或将迎来更为多样化的格局。

二、疫情后逐渐开放的国门

(一)从外长出访到人员往来

2020年8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中国疫情明显缓解后首次出访,选择了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德国欧洲5国。2020年是中欧关系的“大年”,中国与欧盟建交45周年。双方为进一步探讨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共同发出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一致声音,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王毅表示,作为独立主权国家,都必须维护各自的经济主权包括数字网络主权。但这绝不意味着彼此向对方关闭市场,而是要使我们之间的经济融合更加规范,我们的相互开放更可持续。

7月下旬,中日两国外长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谈,统一尽快恢复两国人员的往来,但至8月中旬双方还没有一个重开国门的时间表。在对待新冠病毒疫情的问题上,中国追求“清零”,日本追求“与病毒共存”,因此单纯从感染人数多少来思考两国如何开放国门的话,估计很难迅速达成恢复人员往来的共识。理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便无法互通国门。

以教育界的留学生事业为例。8月26日,日本外务省宣布政府同意从8月下旬开始允许国费外国留学生入境。文部科学省与各个大学进行沟通,积极做好国费外国留学生的入境隔离与生活安置工作。根据日本政府重开国门的计划,除了已经持有日本在留资格的外国人可以回到日本之外,需要申请赴日签证的人群中,首先将允许商务人士入境,其次是留学生,然后是游客。不过,从9月1日起,允许办理赴日签证的中国公民还只有四类:医疗签证、教育签证、教授签证、家属签证,其中还没有商务人士,更没有留学生。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一直是美国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2020年,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学生占比依然高达35%。据2020年的美国留学生报告( Open Doors Report )发布,今年是国际教育协会(IIE)出版的 Open Doors Report 的第71年。受到疫情影响,美国的留学生数据变化很惊人。在疫情暴发前,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已在减缓,虽然连续多年有小幅度增加,但2020年的国际学生总数第一次减少了将近2万人,减至1 075 496人。 疫情发生后澳大利亚也是率先采取边境管制措施的国家之一,这让大批的中国留学生无法顺利前往澳洲。据澳洲教育部统计,这项禁令造成了1/3注册入学的在澳中国留学生无法返澳。

英国方面,随着疫情稳定,英国大学纷纷宣布正常开学,但随之而来的第二波疫情更为凶猛,有的学校又延宕了开学的日期。由于重新开放的PSW签证以及学制短等优势,加之近两年中美关系较为紧张,英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学生首选的海外留学目的地。根据新东方前途出国与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凯度于1月—3月进行的调查来看,在意向留学人群倾向的留学目的国的调查中,42%的受访者青睐英国,比2019年上升了1%;37%倾向美国,相比2019年下降了6%;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均为16%,并列为第三大热门;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紧跟其后。近两年,学生赴日本和新加坡留学的热情明显上升,亚洲国家由于相似的文化环境、低廉的留学成本和高价值的文凭而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非典”疫情暴发后,2003—2004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有所下降。由于“新冠”疫情比“非典”的影响性更大,预测2020年和2021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的学生人数,将出现类似甚至更大的下降。但随着疫苗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开发,全球的流行性将减弱,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仍会增加。

(二)线上线下,多重文化交流态势

疫情后一度中断的沪台交流,随着疫情在国内的进一步稳定也得以重新开启。6月19日,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举办了“沪台青年交流活动”,来自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世新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赴台学生和在沪实习台湾青年30余人参加了活动。

6月18日,上海新天地、演艺大世界孵化的重点艺术节展品牌以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表演艺术新天地”,由中国最具国际视野的“爱丁堡前沿剧展”团体整体策展,并联手新天地一起主办,这也是中国首个大型线下艺术节。上海美术馆《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也用艺术的方式对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做了真实的记录,用艺术的手段向抗疫英雄致敬。

受疫情影响,官方的许多文化交流活动几乎停摆,此时民间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力量。11月13日,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重生——2020上海当代艺术展暨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开馆展”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开幕。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是上海市开展民间国际文化交流的市级人民团体,本次展览以“重生”为主题,这是疫情后上海当代艺术重新走向世界的新生,展览呈现了对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的记录与思考,展出陈逸鸣、孙良、余启平、牟桓、施勇、薛松等6位沪上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2020年正值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形势下,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发起并参与了“成长艺术节”的举办,来自几十个国家的166个儿童戏剧参加,由国际级的专家进行线上评审,并举办了相关论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亚洲、欧洲、美洲,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等在内的多个世界知名艺术节接连按下暂停键。就在这样一个“被打断”的特殊年份,中国第一个聚焦青少年表演艺术的国际交流艺术盛会,也是2020年全球第一个在线下成功举办的儿童艺术节——2020成长艺术节暨TIE2020青少年戏剧与创新教育论坛于10月31日—11月1日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来自法国、荷兰、挪威、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等地区领事馆领事、参赞在会场致辞,并设立单独单元推介自己国家的优质项目,同时挑选中国优质原创项目达成合作。全球超过50个艺术机构、剧院剧团也在线上向艺术节现场观众展示、介绍了自己的创作作品。此次艺术节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指导下,由全球主流儿童戏剧机构联合发起,包括会员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国际儿童与青少年戏剧联盟(ASSITEJ)、北美最大的国际性青少年演艺领域博览会(IPAY)、全球首个由教学艺术家和互动型项目艺术家创立和参与的国际教学艺术家合作组织(ITAC)、中演院线、保利院线等,得到主办方1862时尚艺术中心和小不点大视界的大力支持。短短2天时间,超过12场优秀剧目推介、15场思想大师讲堂、10场融合艺术与教育的思想论坛盛宴、10个Born and Raised原创计划、100场公益演出项目发布、30场“妈妈的力量”主题演讲、沉浸互动式剧场公共艺术项目等一系列艺术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云聚合的方式,共同推动全社会在青少年内容聚焦合作。全球六大洲34个国家166部原创作品亮点频现。《2020成长艺术节剧目推介手册》中,定向发送给全球超过200家主流儿童艺术节艺术总监、剧院剧场负责人、制作人及经纪人,并在艺术节现场向与会代表发放,在公开、公平、专业的平台上,以高效多元的方式促进中外艺术家和演出机构的交流、交易、合作,推动中国原创走向国际舞台。在整个艺术节期间,有长达2天的国内外精选优秀剧目展示板块。全球超过300部精选剧目面向与会代表和公众做现场展示介绍,包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挪威、荷兰及加拿大等国都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直接面对国内受众,开拓国内外巡演市场、收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参演机遇。11月1日晚,全国各界创意人士、艺术家、剧团剧院总监、艺术教育工作者以及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云集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现场,同来自40多个国家200多个艺术团体通过Zoom及大麦戏剧直播观看闭幕式及颁奖典礼。其他未能到场的国际评审也通过Zoom在线视频会议的方式,为全球网友揭晓奖项。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文化生态已然造成重创,各大国际艺术展、艺博会等文化活动纷纷延期或转至线上。原定于3月下旬在香港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展之前也宣布取消,随后改为在“线上展厅”举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主题是“水体”(主策展人是西班牙的建筑师安德烈斯·雅克),通过主流媒体、电视频道、社交网络、高校等一系列的介入活动,从2020年的11月10日持续至2021年的6月27日,这一由疫情催生的新模式也许会成为未来双年展的一个新方向。在疫情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策划了一系列线上活动,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其中,“防疫计划”通过遴选全球20多位知名的平面设计师,进行了一系列以“防疫”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这些海报设计于7月2日—8月2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进行线下展出。“闭关练功”让大家看到艺术家们在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一天世界”是一个艺术家的视频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PSA邀请艺术家两两组合进行互拍,记录社交隔离状态下的生活与创作。“一天世界”的项目名字来源于上海话中的“ye ti si ga”,意为“糟糕透了”,这也是很多人在疫情之下的真实感受。这个项目让大家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当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蔓延,但文化交流并没有中断。旅居或滞留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正在世界各地用他们的全球视野和敏锐触角见证历史,记录下人类正在经历的不幸和灾难以及他们对抗命运的勇气。受尼采《悲剧的诞生》启发,艺术家、北京奥运视觉特效总设计蔡国强于9月25日北京时间晚上9点(欧洲中部时间下午3点)在法国干邑的夏朗德河,为世界带来白天烟花爆破项目《悲剧的诞生》。2万发烟花从漂浮在河上的150个酒桶中发射,致敬人类的“不屈、勇气与希望”,这一场景进行了全球直播。蔡国强以总长约15分钟的三幕烟花,分别以一首诗、一幅书法、一场戏为形式,表现寂寞、隔离、反省、不屈和乐观向上等多重人生境遇。这场爆破礼赞生命的毁灭与创造,表现人类认识生活,超越苦难,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艺术家希望用烟花通过云端链接世界不同地区的个体生命,期待人类最终与自然和解,从疫情后的美丽焰火中获得些许治愈。

在人类面临灾难共克时艰的重要时刻,海外的华人民间团体的文化交流依然保持强劲态势,国内官方的对外学术、文化交流也未曾停滞,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原定2020年在我国举办的3个主场多边文学活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第三届中日韩东亚文学论坛和第二届中国_阿拉伯国家文学论坛;原定于2020年上半年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_中东欧国家文学论坛、在爱尔兰举办的科克诗歌节等文学活动均因疫情而暂停,但主办方表示,疫情过后将重启活动,疫情阻隔了文学的聚会,却不能阻隔文学的交流。中国作协积极组织翻译中国作家抗疫诗歌、散文等,与全球读者分享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大力推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文学译介项目,与波兰对话出版社合作推出《中国当代诗歌选》,收入近两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奖诗人作品300余首,预计明年出版发行;此外还积极筹划与其他国家作家组织或出版机构合作,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集,持续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三)文化输出新模式:“互联网+文化”

疫情以来,“互联网+文化”的模式正在持续快速增长,彰显出文化新业态的巨大韧劲和发展潜力。在疫情期间,网络成为民众获取新闻消息、与外界沟通、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网络在人们宅家生活期间起到了传递疫情信息、缓解民众焦虑的重要作用。以普通人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真切展现中国真实面貌的视频作品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疫情期间,很多短视频从中国民众视角出发,借助于影像的生活化叙事方式,用视频博客(Vlog)或短纪实片的形式还原、呈现疫情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如日本导演竹内亮的《南京抗疫现场》短片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海外民众对中国防疫抗疫措施及社会现状的疑问。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视频所呈现的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引发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生活化、娱乐化的影像,不仅可以讲好疫情之下的中国故事,还可以在国外社交媒体引发传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中国美食、武术、书法、茶艺等,也借助于网络段视频这一方式而成为疫情期间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个重要窗口,“润物细无声”,确实起到了给中华文化加分的传播效果。

在对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自我塑造传播与他者接收往往存在一定差异。一种文化落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需要技术手段也需要机缘机会,更要有有心的媒介和出色的传播人才。在疫情期间,网络时代短视频的对外流传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要素,是“俗文化”和“自为”的文化要素,确实能够提高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传播力,“但是未必能促进核心文化要素的跨境流动,也就未必真正实现核心价值和塑造国家形象的传播”。 而有关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纪录片在英国的播出,就与李子柒等的网络美食视频完全不同了,这就属于国家核心文化要素的跨境流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核心文化力量的对外传播,这样的纪录片给西方社会提供了看中国的新视野,提高了中华文化跨境流动的品质。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播出了单集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让隔离在家的西方观众产生了阅读杜诗的冲动。该片导演、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说,这部纪录片增进了英国观众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他期待英中两国未来继续加强交流和合作,不要让疫情和偏见切断两国之间的文化连接。作为该片制作者和主持人,伍德在片中不仅盛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借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评价,将杜甫与西方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比肩,同时对中国诗歌和文化的悠久传承给予很高评价。 伍德曾制作并主持超过120部纪录片,他撰稿并主持的《中华的故事》2016年在BBC等媒体播出。由西方人来向西方人讲述中国从古代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用正确的态度和西方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事实上更易受到西方观众欢迎,更易被世界所接受,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模式。

三、与不确定的世界共存

(一)今天我们寻求怎样的国际合作

疫情之后,逆全球化的思潮悄然涌动。2020年上半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组织了一次由14名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参加的关于“新冠疫情后世界秩序走向”(How will the World Look After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的集中讨论。 学者们普遍认为新自由主义原则主导下的全球化正面临倒退风险,民族国家、地缘政治、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兴起。疫情之下,各种类型的政府都会采取紧急措施以管控危机,并创造出一个不再那么开放、繁荣与自由的世界。专家们认为,世界很难再回到21世纪初那种互利共赢的全球化状态,各国不再有意愿保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共同利益。疫情后,民族主义、大国对抗、战略脱钩等趋势将得到强化。我们看到,2019年至新冠疫情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来势凶猛,一向倡导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经济的美国率先高唱贸易保护主义。疫情后的世界变了,一种新的实用主义和保护性的国际主义正在悄然兴起;疫情也让我们看清了澳洲的态度,澳媒、智库以及政府官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典型的亲美者,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澳大利亚也是继美国之外最热衷于“中国有罪论”“中国索赔论”的国家;疫情肆虐,除了美国以外,欧洲也是本次疫情的中心之一。欧洲国家在与中国关系的处理上,与他们平时的态度截然相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保护主义的心态因此才会出现如此矛盾的态度。波兰前副总理、财政部部长格列格尔茨·W.科洛多科认为,伴随着美国对中俄两国发起冷战和贸易战,仇外主义、沙文主义、新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幽灵正在抬头。但他判断新冠肺炎疫情最终并不会逆转全球化。无政府主义破坏世界文化和经济,为了避免它的出现,我们需要新的思想和发展理念,如新实用主义。多边主义而不是单边主义,必须成为全球经济和政治博弈的准则。

非洲对于疾病之苦的理解并非来自其政治的成熟,而源于其过去太多痛苦的经历。在疫情发展之初,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就已坦言,新冠病毒一旦开始大规模暴发,本国孱弱的医疗和卫生条件是远远不足以挑起这样沉重的负担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CARE的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区域主任艾玛·内洛尔·努吉(Emma Naylor-Ngugi)说:“很难不去思考是否整个非洲将可能发生毁灭性的长期人道主义危机。”

当疫情之后,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噪音不断时,亚洲似乎成了唯一坚持全球化的地区,亚洲对贸易依然是采取开放的、合作的和多边主义的态度。疫后的世界,亚洲独到的优势制度和文化最终会显现出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认为,疫情之后,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会更加突出。在一个多边主义和开放自由贸易全球化的文化的推动下,亚洲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疫情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发挥制度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全国一盘棋,成功地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不仅为全球战“疫”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强了世界各国战胜疫情的信心。2020年11月15日,15个国家签署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协定,其中承诺在新冠疫情下提高全球约1/3人口的收入并给予全球化支持者以希望,使其振兴世界贸易与合作并对抗美国的保护主义成为可能。RCEP的核心与“引擎”是中国,这是中国给予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非对称回应,也是中国寻求的国际合作方式。按照上半年的结果,东盟已然取代欧盟,位于中国贸易伙伴排行榜的首位。中国以此宣告自己是世界经济的实际领导者。11月初,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举办的唯一大型展会。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都来到进博会,以求打入这个全球最大市场。所有这些近期的事件都表明了:在美国和欧洲试图控制疫情并扑灭经济危机之火时,在他们开始用实用主义原则,用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国家利益,用单边主义开始建立国家壁垒时,世界经济中心正在悄然移向依然坚持多边主义和全球化自由贸易的亚洲和中国。

(二)构建文化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考与设想

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秩序显然将更加多元。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新冠肺炎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他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给世界所造成的影响是前所未见的,所引发的动荡会持续几代人,会导致国家间壁垒的再现。 后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狭窄,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在经历了疫情所带来的危机之后,中国该如何在不断变小的世界中寻求在实用主义与保护主义气氛笼罩下的正常国际合作,并在疫情后努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紧急状态成为常态,我们又如何在新民族主义、国家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危机和逆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继续逆流而上,重建与世界各地的互动关系,继续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如何在大国对垒,壁垒森严的当下此刻持之以恒输出我们的文化理念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都是需要不断面对和深刻反思的问题。对于疫情后如何构建文化应急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1.尊重原创,助力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在疫情中被迫中断很久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开始逐步复苏。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颖琳表示:“虽然演艺市场发展困境犹存,但国内剧场的复苏令人振奋;在疫情推动下,中演开始向生产型转型,原创成果初显。”

充满转折的2020年,也是“成长艺术节”诞生的年份。自疫情以来,国际、国内表演艺术行业大受损失,很多著名艺术机构都破产倒闭,而重视原创的成长艺术节却逆势而上,呼吁全世界关注艺术的作用,一是把国内的优质原创作品推介给国外的机构,持续合作,助力“中国创造”走向世界舞台。二是帮助国外艺术创作者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即使在2020年,疫情让所有人的日常生活经历巨变,艺术家们的创作依然没有停摆。中外艺术家们还在疫情下,通过线上连线,讨论创作,一起集合全球最优质的资源,危机时代,只有原创不可复制,只有原创值得期待。面对当代中国,“讲好当下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起助力中国原创提升能级,为世界的孩子讲好中国故事。

2.应对危机,尽快建立风险机制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因新冠疫情全球很多艺术项目被迫推上云端,线上展览似乎已成为画廊、美术馆和艺博会所必需的展示方式。经过一场深刻的疫情教育,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必须学会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机制。2020年以来,一方面新冠疫情暴发迫使各实体艺术机构闭门歇业;另一方面却也推动了国内外网络虚拟画廊、云端艺术展和音乐会等线上项目爆发式的增长。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很多艺术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尽快建立自己的数字平台,调整策展方向,再不尽快建立一系列应急机制,很多艺术项目很可能在未来风险来临时将会受到更大的挑战和冲击。

比起昙花一现的“电视艺术”,基于互联网创作和传播的“互联网艺术”会在未来走得更远。疫情会过去,但互联网艺术不会消失,全球化语境下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符合人类未来生活方向。在今后的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方式上,除了线下实际的交流合作,我们更要注意深入研究线上特性,充分利用好线上的独特性及不可取代性,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让艺术在线的展览和交流不仅作为线下实际交流的补充,更作为今后文化交流的主导方式和主要方向,确保中国艺术家能持续跟海外受众进行广泛而生动、跨越时空的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关于疫情的信息不能有半点耽误。这是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又一个急迫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全球化时代信息必须准确、畅通并能够共享。因此,信息的科学管理和信息技术的革命在疫情后将更为重要。试想,当所有的产业都在按照“人与人要保持距离”这样的基本设计理念展开的话,用这种思维来看疫情后的世界,疫情一定会刺激出更多新的科技应运而生。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之后,信息科技革命、人工智能技术会不会和如何进入文化生产、文化传播领域,新的技术革命是否会更新和改变未来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方式,是否会给该领域带来巨变和更深远的影响,一切未可知,值得深思、探讨和尝试。

3.培养人才,重视文化的逆向传播力

胡健在《文化要素跨境流动与中国文化传播力提升》一文中指出,文化传播力就是文化要素流动所引发的文化影响力。文化要素跨境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流向也非常复杂。文化的逆向流动、文化的逆向传播往往会与同向流动所产生的文化正向传播产生交互作用,从而提升文化出境后的传播力。因此,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不仅要重视文化的正向传播力,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逆向流动和交互作用。我们要在疫情之后的世界里广交朋友,积极扩宽对话途径,拓展文化交流传播渠道,加强与世界各国著名文化人士、才艺人士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要加强与那些愿意了解中国、接近并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国有深厚感情的中外人士交流,以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来加深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从而促使中华文化在更高的平台上更有效地传播出去。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孙宜学在《培养文化自信意识 促进中国对外人文交流》 一文中谈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可以有效推动中国文化外交、有助于消解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建构中国崭新形象。疫情后,世界格局大变,刚性的军事、经济外交会更多让位给柔性的文化外交。既然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量的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外交人才,那么今后培养跨专业、跨文化的专业文化外交人才必将成为当务之急。

四、结语

未来世界,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传染病大流行虽然不一定会成为常态,但各国都必须要重视以及警惕。一方面,各国应做好随时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必要物资准备、储备;另一方面,各国不仅要适时调整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安全制度以及国民心态,也应推动相关国际机制以及国际组织的改革优化,使之适应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巨大需求。总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应加强协作沟通、开展务实合作、有效管控分歧、实现互利共赢。后疫情时代,无论从政治、经济、公共卫生、公共安全、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全球各国都应寻求新的合作互助,而不是从保护主义出发建立新的壁垒和沟通的障碍。正如波兰前副总理、财政部部长格列格尔茨·W.科洛多科所说:“后疫情时代,应通过逐步过渡到一种新的实用主义的方式,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种新的实用主义是一种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平衡的经济学理论和发展战略。这样人类才有机会拥有共同的未来。” n/79+PNJby8f0mlzDqbLV7Plflg3OtXHORs2A2M7Z/bcfXSU7rf8Z9d5neOMaS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