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什么是DTT羽毛球教学方法

DTT羽毛球教学法就是用DTT的原理和方法论教特殊孩子打羽毛球。DTT羽毛球教学法其实就是五个核心环节:

√ 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比如拿球拍)

√ 辅助孩子对指令或要求作出回答或反应(教练员再次用手指一下球拍)

√ 得到结果(学员完成拿球拍的动作)

√ 强化(对孩子表扬,反之就纠正)

√ 动作归零(回到拿球拍前所站的初始位置)

2.3.1.DTT羽毛球教学中的指令

首先,每一个指令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行为定义,比如拿球拍、架拍准备、高远球、收球等。教练员要清晰、准确地赋予每一个指令一个标准的定义或内涵。

其次,指令要简洁、准确。孩子的听觉长度越短越好,“拿球拍”这个指令就要比“快去拿球拍”这个指令更有效。

第三,指令不要重复。家长常犯这样一个小错误,可能会说“拿球拍,快去拿球拍,去呀,快去拿”。可能在家长三番五次的督促下,孩子作出了正确的反应,家长便觉得他学会了。但是孩子真正学到的是只有你三番五次地督促,他才会作出一个反应的过程。但是我们在集体课或者是正常的学校中,不可能有老师会为一个孩子重复发很多遍指令。这样就影响到了他融入正常环境的速度。所以重复指令这一点在操作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2.3.2.DTT羽毛球教学中的辅助

第二个元素是辅助。辅助又分为四种:示范辅助、肢体辅助、语言辅助和指示(姿势)辅助。

什么是示范辅助?举个例子,教练员想让孩子把地上的球拍捡起来,如果孩子不做的话,教练员就自己把地上的球拍捡起来。孩子看到教练员把地上的球拍捡起来这个动作,就模仿大人这个动作,孩子就完成了。大人的示范过程就是一个示范的辅助。

什么是肢体辅助?同样是让孩子把地上的球拍捡起来这个例子。教练员说捡球拍,孩子没有反应,那教练员就拿着孩子的手捡起球拍。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肢体的辅助。

语言的辅助一般都用于互动语言的场景。当教练员问孩子“我让你去做什么”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教练员就会二次语言提示他——拿球拍。孩子就会跟着仿说拿球拍,进而意识到要去拿球拍。教练员的提示,就是语言的辅助。

什么是姿势的辅助?比如教练员让孩子拿球拍,孩子没有反应。教练员就用手指了一下球拍。这个时候教练员的指示就是一个姿势的辅助。

辅助的注意事项:

√ 加入辅助前一定要想到如何进行辅助的撤退。

√ 如果孩子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连续多次都没办法做对这个动作,那么我们要上升一个辅助等级,比如从没有辅助到半肢体辅助。这样才能够确保他能积极地去学习到一个新的行为,避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 1967 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得出的结论。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蜂音器一响,狗不但不逃,反而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习得性无助用于孩子的学习状态就是指孩子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与心理状态。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总是在一项任务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任务上放弃努力,听之任之。

2.3.3.DTT羽毛球教学中的反应

反应大致分为四种情况:正确反应、错误反应、无反应和有正确反应、但同时伴随着错误反应。后三种都是属于错误结果,是不能给予强化的。

什么是正确的反应同时伴随着一些错误的反应呢?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去拿球拍,孩子拿了,但是伴随着挥动球拍的危险行为或拍子砸地面的行为。这个挥动球拍或拍子砸地面的动作,是一个自动强化、自我刺激的行为,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执行了拿球拍的动作,但我们也要按照错误的结果来处理。我们想要孩子不但能执行命令,而且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

正确的反应就会有正确的结果,我们就会给他一个强化。但如果是错误反应,我们就要进入错误矫正的程序。

2.3.4.DTT羽毛球教学中的强化

强化物大致分为五个种类;可食用的强化物,顾名思义就是吃的;感官强化物就是一些感官的刺激,比如举高高、小飞机等也是可以做为强化的一种;有形的强化物,比如一些玩具、贴纸等;社会性的强化,就是表扬、赞美、夸赞等;活动强化物,比如玩孩子喜欢的比赛跑步、手接球游戏等。

但是要注意我们在给予可食用的强化物、有形的强化物的时候,一定要伴随着社会性的强化。因为在很多刚开始干预的孩子身上,是看不出来社会性强化对他们来说是不是有效。但是如果经过长时间的配对,把可食用的强化物、有形的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配在一起,慢慢得社会性强化物也会起到一种强化的功效。

强化的注意事项:

√ 强化物的给予要及时

√ 同时准备不同种类的强化物

√ 不同孩子的强化物功效不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3.5.DTT羽毛球教学中的停顿

停顿或教学间距(ITI)在传统DTT教学中是一个回合的结束和下一个回合的开始。

羽毛球培训中的停顿或教学间距,是指孩子完成某一个训练动作后(如网前一步放网),自动回到初始状态(如回到球场中央),并准备进入下一个训练回合。

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做网前一步放网练习,击完一只球后孩子开始在场上四处游荡。教练员需要把孩子拉到球场中央,才能再进行下一只球的放网练习。这样的场景,不仅会让孩子的培训效率低下,也会让教练员随时崩溃。

我们对特殊孩子的运动指导和普通孩子的运动指导的不同在于,普通孩子的运动指导是教给孩子身体动起来的方法,而我们的运动指导首先是教给孩子身体不动的方法。保持身体的静止状态,即“归零位置”,是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停顿。

个体指导有归零位置,集体指导也有归零位置。不同的训练科目(如高远球挥拍和网前放网),归零位置也有所不同。比如教一个孩子一步上网时,在球场中间持拍并保持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的静止状态就是“个体归零位置”;而教 12 个孩子集体学习一步上网时,12 个孩子同时保持在场地上固定地点的队列状态、安静地等待轮到他走到场地中间就是“集体归零位置”。

把对特殊孩子的羽毛球教学重点之一放在“归零位置”是我们的培训特色所在。因为处于非静止状态中的孩子,注意力会被动作分散,从而降低学习效果。而“归零位置”可以避免无意义的重心移动。身体静止,呼吸就稳定,就会更容易集中精力去注视教练员的动作和指令,开始进入下一个回合的训练。所以“归零位置”的停顿环节是进行特殊孩子的羽毛球教学的基础。 1itAlkGpqSMYaqrK8WGMbAbqCBtspOyhHkeXunvCIVFPXoPGJck+AXi3VKmdHy5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