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赵胜合纵齐楚

周赧王五十四年,也就是赵王丹继位的第五年,赵王任命亚卿廉颇为上将军,进驻长平,准备与秦人决战。

得了上将军印信之后,廉颇随即命上大夫徒父祺守高平关,庆舍驻守二漳城,老将军韩徐坐镇光狼城,上大夫燕周带数万人在丹河西岸抢筑壁垒,上大夫董叔领十万人在丹河东岸沿河筑垒,冯亭率所部八万韩军驻守长平城。同时又分出一支两万人的队伍,分别在丹朱岭、郎公山、羊头岭、马鞍山、神皇岭、将军岭、白骨岭、关和岭各处建立寨堡,从东、北两个方向护住长平城,以保证至关重要的长平城和三关隘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平原君赵胜离开邯郸,直奔楚国都城陈邑而来。

在山东诸侯之中,赵国和魏国的关系本就密切,这几年又下了大本钱拉拢齐国,所以齐、魏两国与赵国联手抗秦问题不大,只有楚国和赵国打交道最少,赵胜对楚国没有把握,于是平原君不辞劳苦,坐上安车离开邯郸,亲自来和楚国这个重要的盟友商谈合纵大事。

拜见楚王之前,赵胜先带着礼物来拜见刚刚做了令尹的春申君。

左徒黄歇是在周赧王五十二年深秋回到楚国的,此时楚王熊横已经薨了,太子熊完在众臣拥戴下顺利继位。见黄歇从秦国归来,想起自己能顺利回国登上王位一大半都是黄歇的功劳,论功行赏,立刻封黄歇为春申君,又任命他为令尹,执楚国政事,将淮北十二县之地赐给春申君做采邑。

黄歇追随太子在咸阳患难九载,又以性命助太子成就大业,终于得到丰厚的回报。成了天下人争相巴结的楚国第一权臣。

此时的赵国已经成了东方第一强国,平原君当然想在楚人面前显一显自己的威风。来拜访春申君之前特意让自己的家宰李同换了一身华丽的银绣黑锦翼虎纹深衣,头上插了根一拃多长的玳瑁簪,随身佩带的短剑,剑柄缠着银丝,剑镡是纯金打造,杉木大漆的剑匣上镶着美玉,看起来华贵无比。到了春申君府上,李同先下车,捧出一只金镶玉嵌的拜匣:“请报与君上,赵国平原君特来拜会。”下人急忙报进去了。

也就片刻功夫,只听得府中洞乐喧哗,接着中门大开,成群的舍人拥了出来。只见这些舍人个个头戴纱笼帽,插着白玉簪,身穿金银刺绣的红锦深衣,被阳光一照真是灿烂如火,腰间或用金带或用玉带,就连脚上穿的靴子也都精心装饰,靴梁上缀着美玉,靴腰上缝着珍珠,几百人一起拥上前来向平原君行礼,这一下不但把个家宰李同比了下去,就连平原君自己站在这一帮门客中间,也显得毫不起眼了。

赵国在北,楚国在南,两国之间无寸土相连,所以交道打得最少,赵胜对楚人的情况并不了解,哪知道楚国的富足数倍于赵国!且楚国在南方兴盛了八百年,一直以“昭、黄、景、屈”四大姓为首的宗室亲贵为执政重臣,这些楚国贵族数百年累积起来的巨大财富,实在不是赵国贵人们能够想象的。

平原君想在春申君面前夸富争荣,结果弄了个灰头土脸,可他与黄歇有事要谈,也只好先把这份窘迫藏了起来,与春申君执手入府,在正厅中排开盛宴,歌舞娱乐。

喝了几杯酒,看了一回舞,平原君对春申君说:“赵胜在邯郸听说君上被楚王拜为令尹,特备薄礼来贺。”

赵胜送给春申君的“贺礼”实有百金之多。可刚才在门前看了春申君门客的气势,赵胜心里有些虚了,不好意思当着春申君的面报出数目。在旁边伺候的李同拍了两下手,几个仆人搬过一只大箱摆在堂下。春申君忙笑道:“君上太客气了。君上在赵国执政多年,击齐魏,抗强秦,使赵国日渐强大,在下初执国政,毫无建树,还要多向君上讨教。”

黄歇话说得很客气,赵胜也就接着话头儿往下说:“自天子封建以来,天下原本太平,如老子所说,诸侯皆‘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谁知到今天暴秦崛起,如狼似虎,一心想要吞并天下。秦王诡计多端,全无信义,早前将楚王骗至秦国,拘囚而死,其后又无故伐楚,鄢郢一战,楚国吃了秦人的亏,丢失疆土两千里,宗室、臣子、百姓死伤数十万!秦人又焚毁郢都,侮辱楚国先王陵寝,楚人受此大辱,难道不想对秦国报仇吗?”

听赵胜说这些话,黄歇立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恶狠狠地说:“秦楚两国已是死敌,等楚国恢复国力,一定西进痛歼秦军,收复郢都!”

黄歇这话说得有力,赵胜忙赞叹道:“君上有此魄力,真是楚国之福!”说到这里又换了个话题,“眼下秦国势力正在步步东侵,秦军割了魏国的南阳,拔了邢丘、怀邑,已经从东西两面困住了韩国,这两年秦军又不断伐韩,看来秦王是下决心要灭亡韩国!韩国一破魏国难保,魏国再败,楚国的都城就暴露在秦人面前了,依秦王的贪婪,秦军的凶狠,这样的危局只怕五年内就会出现,君上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平原君递过来的是一句明白话儿,黄歇当然心领神会,忙说:“山东各国本是一体,合则共利,分则皆败。三晋是山东门户,如果三晋与秦国交兵,楚国绝不能坐视不理。”

赵胜千里迢迢跑到楚国来,为的就是这句话儿,急忙拱手谢道:“春申君快人快语,实在令人佩服!”

黄歇赶紧还礼:“这都是应该的。”

虽然春申君为人热血激昂,话也说得爽快,可赵胜知道求人的事儿不能光凭嘴上说说,尤其赵国求的还是楚国的兵马,更不能只凭一张嘴说空话了,就把刚才的话题收了起来,又奉承春申君道:“君上是太子身边的重臣,当年秦国威逼楚王,强命太子入咸阳为人质,君上不惜性命深入虎穴辅佐太子,临危之时又不顾生死救太子还楚,这样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君侯实在是天下无双!我王敬重君上的人品,愿意亲近阁下。赵国物产不算丰饶,唯灵丘一带田亩收成尚可,愿将灵丘送给春申君做养邑。”

灵丘在赵国北边的代郡,因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

灵丘县南北跨越三百余里,东西纵横一百七十余里,是赵国北边的一座大县。可惜赵国本就是个穷国,灵丘偏居北地,更是地广人稀,山多田少,是个半农半牧之地。而且灵丘离楚地岂止千里之遥,真正是看不见摸不着,虽然凭此一县所得每年也有百金之数,可对坐拥淮北十二县的春申君来说,灵丘这块养邑未免寒酸了些。

不管怎么说,威震天下的赵王居然赐给春申君养邑,对春申君来说也是一份极大的荣耀,忙拱手谢道:“赵王厚赐,怎么敢当。”又再三向平原君道谢。

这天春申君把平原君留在府里加意款待,直到天黑,才和平原君共乘一车,亲自把平原君送回传馆休息。

第二天上午,楚王在宫中依君侯之礼隆重接待平原君,当众宣布:若三晋与秦国交锋,楚国必发兵助赵。

得了楚王的保证,平原君乐不可支,就趁着这个兴头儿离开楚都陈邑,直奔临淄而来。

这时的齐国已经与早年不同。就在安平君田单被赵国“借走”的那年,齐王田法章薨了。太子田建继位为王,君王后临朝称制,上大夫貂勃接替田单做了相国。

君王后是个精干的人,这几年把齐国治理得太太平平,南面沿莒城、琅邪修筑了一道长城,挡住了楚军东进的道路,和西边的魏国、北边的燕国也都和好了,君王后又奖励农桑,修渠治水,鼓励商人们到各国去贩运盐铁,由此赋税大增,国库充实,早年为了在临淄重修宫室所欠的旧账渐渐都还上了。加之这几年风调雨顺,粮食打得多,仓廪充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

有这么一位贤良的君王后,是齐国百姓的运气。但君王后身上也有个缺点,就是多疑,独断,对大臣们不太信任。臣子们也知道君王后的脾气,在她面前一个个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平原君到临淄后,想先拜会一下相国貂勃,可貂勃害怕君王后生疑,硬是不敢和平原君见面。没办法,平原君只好带了国礼进宫来见齐王。

听说平原君来了,齐王也表现得异常重视,召集群臣以大礼相迎,平原君上了大殿,只见齐王田建居中而坐,君王后坐在身侧,忙上前行礼问安。君王后笑道:“君上远来辛苦了,不知到齐国来为了何事?”

平原君忙向上奏道:“秦国大军屡屡东侵,骚扰日甚一日,不久前又攻入韩上党,夺了陉城,似有兼并韩国之意。下臣以为韩国一旦灭亡,天下大势就会改变,齐国虽然居于东海之滨,离秦地最远,但山东诸国是一体,若任秦军东进,早晚殃及齐国,还请大王早做打算。”

君王后在上面缓缓问道:“平原君想让齐国做什么打算?”

“自然是下定抗秦的决心。”

君王后微微一笑:“巧得很,秦国使臣也于昨日到了临淄,大王尚未召见,不妨把秦国使臣也请上殿来,与君上见一面如何?”

秦国也派使臣到齐国来了,这个平原君倒是刚刚听说。可君王后故意让秦、赵两国使臣在大殿上相见,却不知是什么用意?在赵胜想来,大概君王后想让两国使臣辩论一番?于是坐直身子,准备和秦使争吵一顿。

片刻功夫,秦国使臣任固走上殿来,先向齐王和君王后行礼,一回头,却见平原君赵胜坐在那里,先是一愣,也向平原君拱了拱手,平原君昂着头坐着,根本不理任固。君王后在上面问道:“贵使从咸阳远道而来,为了何事?”

君王后动问,任固也没功夫搭理平原君了,忙说:“我王命下臣给大王送来一份国礼,请大王笑纳。”说着捧上一只雕漆大盘。宦者令忙上前接过,送到齐王面前,齐王看过,又转给君王后看,原来盘子里放着一只九连环,全用上好的羊脂白玉透雕而成,精巧绝伦。

看了此物,君王后已经隐约猜到了秦王的意思,也不说破,先命宦者令捧着九连环遍示群臣,连平原君也拿过来看了一眼,又送回齐王面前,这才问:“贵使,秦王送来此物,到底是何用意?”

任固忙笑着说:“我王送上这份礼物,是请齐王解一个谜。”

秦王出的这个谜题倒不难解,只是其中一语双关。

当时天下有“合纵”、“连横”之说。并力抗秦称为“合纵”,与秦结盟称为“连横”。九连环的谐音就与“连横”相近,且这个东西环环相扣,紧密如一,自然是象征着秦、齐两国“连横”之意了。

另外九连环本就极难解开,加上这只九连环又是用上等白玉雕刻而成,又硬又脆,稍不小心就折断了,所以这个玉连环根本解不开。秦王是借此警示齐国:除了与秦国“连横”之外,并无别的出路可寻。

秦王这个暗示本就显得有些无礼,而他送来这个玉连环,更是别有用心。

两国相交,所赠送的国礼多是玉璧之类高洁吉祥之物,可秦国送给齐国的九连环却是一个孩子拿在手里摆弄的玩物。齐国本就幼主临朝,王后称制,秦王又拿这么个小孩子的玩具送给齐王,分明有轻视齐王和君王后的意思。

君王后何等聪明,一眼就看透了秦王的用心。不理任固,只对平原君笑道:“君上可以把佩剑借我一用吗?”

平原君不知君王后是何用意,赶紧解下佩剑交给宦者令,宦者令将剑捧到齐王案上,急忙退开,以避嫌疑。

君王后从匣中抽出剑来,伸出左手中指在剑身上轻轻一弹,铮然作响,接着挥起宝剑向摆在案头的玉连环砍去,“当啷”一声脆响,玉连环顿时碎成了十几块!

君王后砍断秦王送来的玉连环,当然是拒绝秦国的“连横”之意,而她所用的又是平原君的宝剑,支持赵国对抗秦国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君王后把剑插回匣中,指着任固说道:“贵使回禀秦王:玉连环已经解开了。”宦者令捧着一盘子碎片送到任固面前,任固忙向齐王拜了几拜,接过木盒飞快地逃下殿去了。

看着秦国使臣逃走了,君王后才对平原君笑道:“多谢君上借剑。以后赵国有事,只管来和齐国商量,要粮有粮,要兵有兵,不必客气。”

眼看君王后如此明白事理,赵胜感激莫名,急忙拜谢。

至此,赵国已经先后与燕、魏、齐、楚四国订下共抗强秦的盟约,加上一个被秦国打得无路可退急于向赵国求助的韩国,山东六国合纵抗秦的大事终于被平原君赵胜办成了。

与此同时,三十万秦军已经在各处集结待命,随着左庶长王龁一声令下,无数精兵健卒开进太行陉,陆续向上党进发。 Cvyp/PdtktDFFXmgXDhAADRqRD4oebqoVFlKAYgNbXdD4DjrUM1U8bQhlSym1P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