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驾崩,有两个人哭得最为伤心,一个是胡亥,另一个是赵高。胡亥哭属于儿子哭老子,而赵高哭则是因为他失去了秦始皇这个大靠山。
正当二人伏在秦始皇的尸体前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候,却突然被一双粗大的手捂住了嘴巴,发不出声来。赵高、胡亥回头望去,是丞相李斯。
“先帝突然驾崩,但并未选定继承人,而先帝有二十多位皇子,皆对皇位虎视眈眈,他们一旦得知陛下驾崩于外,必定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夺嫡大战,到那时国家必然大乱,六国遗族也会趁机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还请二位以大局为重。”李斯一脸悲痛地解释道。
赵高、胡亥虽然停止了哭泣,但仍旧不停地抹眼泪。
当天,李斯迅速封锁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然后将秦始皇的尸体装在辒辌车中,命人每天照常送饭,让百官照常奏事,制造出一副秦始皇依然生龙活虎的假象,然后打算抄近道返回咸阳。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秦始皇的尸体很快腐烂变臭,为掩盖尸臭,李斯还命人在车上装满了满是腥臭味的鲍鱼。
秦始皇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死后竟然会与鲍鱼为伍!
赵高坐在返回咸阳的马车里,双手紧紧地握着秦始皇临终前命他发给扶苏的诏书,心中异常纠结。
赵高在纠结什么呢?当然是要不要将诏书发给扶苏。
赵高为人趋炎附势,喜欢溜须拍马,由于擅长迎合秦始皇,所以深受秦始皇的宠信,但他与扶苏却尿不到一个壶里。
扶苏为人正直,对赵高这种小人常常嗤之以鼻,极为不待见。扶苏一旦回到咸阳继承皇位,他赵高勤勤恳恳、战战兢兢服侍秦始皇到今天才获得的权势与地位,顷刻之间将化为乌有。
作为一名宦官,赵高为大秦帝国阉割了小脑袋,断了子,绝了孙,又做牛做马操劳了一辈子,最终却落了个不得善终,他能甘心吗?
苦思冥想良久,终于让赵高酝酿出了一个惊天阴谋:篡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
赵高为何偏偏选中了胡亥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赵高是胡亥的法学老师,曾教胡亥学习法律,胡亥对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二、胡亥的智商有硬伤,容易控制。倘若胡亥能够顺利继位,控制了胡亥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大秦帝国,到那时除了女人不能享受之外,荣华富贵岂不是享之不完用之不尽?
赵高只是一个宦官,当时他的岗位是中车府令,也就是负责管理皇帝出行的官,这种人又岂会有足够的能量去实施一个惊天阴谋?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成功实施这个阴谋呢?赵高心里清楚,只要搞定两个活宝即可:一个是胡亥,一个是丞相李斯。
赵高信心满满地拿着诏书,找到胡亥,然后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先帝驾崩时,没有分封各位公子,却唯独赐给你大哥扶苏一封诏书,令他返回咸阳主持葬礼。扶苏一旦回到咸阳,就会继承皇位,拥有天下,而您却没有尺寸封地,这可咋办哪?”
胡亥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回答道:“本来就该这样啊!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最了解大臣,圣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老爸驾崩,没有分封我,我能怎么办呢!”
赵高凑到胡亥耳边提醒他说:“小伙子,话可不能这样说!如今国家的大权就掌握在你、我和李斯的手中!”
胡亥疑惑不解地问道:“老师何出此言?”
赵高并没有直接回答胡亥,而是反问道:“向别人俯首称臣与让别人向自己俯首称臣,你会选择哪个?”
“当然选择别人向自己俯首称臣了!”胡亥脱口而出。
“这就对了!”赵高很满意胡亥的回答,“那你想不想让你大哥和全天下的人都向你俯首称臣呢?”
反应总是慢半拍的胡亥这才明白赵高的用意。
此刻,胡亥虽然对皇位有所心动,但嘴上仍旧说:“废长立幼,不义;不遵守老爸的遗诏,不孝;自己才疏学浅,依靠别人而登上皇位,不才。这些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天下人都不会信服,最终只会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赵高像个传销组织的头目对胡亥洗脑道:“商汤、周武王诛杀他们的君主,天下人都视为义举,并不认为这是不忠。卫国国君弑父篡位,而卫国人都为他歌功颂德,就连孔夫子也为他著书立说,并不认为这是不孝。做大事,不拘小节;行大德,不必谦让。因小失大,就会生出祸患。犹豫不决,迟早会后悔。如果您行事果断,就连鬼神都会给您让路。我希望公子考虑一下!”
面对赵高一番连珠炮式的说辞,胡亥开始对皇位变得渴望起来。但他知道这事自己不方便出头,便说:“现在老爸还没有发丧,我怎么好意思去麻烦丞相呢?”
赵高见胡亥已经被说服,便拍着胸脯向他保证道:“至于丞相那里,公子就放心地交给我吧!我一定替公子搞定他!”
“一切就拜托老师了!”胡亥喜上眉梢。
搞定胡亥后,赵高又兴致勃勃地找到李斯,并开门见山地对李斯说:“先帝去世前发给公子扶苏的诏书和符玺都在公子胡亥的手中,至于立谁为太子,全凭你我一句话了。您认为这事应该怎么办呢?”
听罢,李斯心里“咯噔”一声。待回过神来,他立刻义正词严地呵斥赵高说:“你这阉狗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让谁继位这不是人臣应该议论的事!”
赵高不恼也不怒,只是淡淡一笑,然后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李斯,问道:“丞相与大将军蒙恬相比,谁更有才?谁的功劳更大?谁更富有谋略?谁更受百姓拥戴?谁与公子扶苏的关系更好呢?”
“我知道我样样不如蒙恬,但我好歹也是丞相,你凭什么拿这些来羞辱我呢!”赵高的一番话戳到了李斯的痛处。李斯既惭愧,又愤怒。
“我赵高当初不过是宦官的奴仆,有幸以刀笔吏的身份进入皇宫,管事二十多年,但还从来没有见过被罢黜的丞相、功臣能够把爵位传给下一代的。恰恰相反,他们的结局都是以被杀而告终。先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这您是知道的。长子扶苏刚毅勇猛,继位之后,必定会任命蒙恬为相。到那时,恐怕您就无法再以侯爵的身份还乡了吧?”
赵高说的都是实情,李斯一时语塞。
赵高继续说:“然而,我接受诏命,教导胡亥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什么过失。胡亥为人宽厚仁慈,轻视财物,重视人才,尽管不善言谈,但明辨是非,礼贤下士。在二十多个兄弟当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可以立他为继承人。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李斯愤怒道:“我李斯当初只是上蔡的一介布衣,有幸被先帝提拔,才官至丞相,被封为通侯。子孙也都官居高位,并与公主通婚,所以先帝才将国家的生死存亡托付给我。我怎么能辜负先帝的重托呢!忠臣不会逃避生死而选择苟且偷生,身为人臣就应该恪尽职守。你要是再满嘴跑火车,就给我马不停蹄地滚出去!”
赵高不依不饶:“圣人不会墨守成规,只会适时而变,并且能够看到苗头而预知根本,看到动向而预知结果。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怎么会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呢!如今,天下的重权就掌握在胡亥手中,而我知道他的志向。况且从外部制伏内部就是谋反,以下犯上就是叛逆,因此,秋霜降临,花草就会凋零。冰雪融化,万物就会复苏。这是必然的结果。你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
李斯坚持己见:“昔日晋国更换太子,导致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导致哥哥被杀;商纣王残杀宗亲,不听劝谏,最终身死国灭。这三人都是因为违背天道才导致宗庙无人祭祀。我李斯如果还是个人,就不会那样做!”
赵高见李斯死心眼,便吓唬他说:“上下齐心,方可长治久安。内外如一,就不会出现纰漏。如果您能听从我的建议,您就可以永享封侯的待遇,并且能够代代相传。如果您不听从我的建议,一定会祸及子孙。善于为人处世的人可以转祸为福,至于做何决定,您自己看着办吧!”
李斯仰天长叹一声,眼泪夺眶而出。他老泪纵横地说道:“生逢乱世,既然没办法以死尽忠,我又该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谁呢?”最终,他还是向赵高妥协了。
随后,胡亥、赵高、李斯三人聚在一起,召开了一个秘密紧急会议。会上,他们达成一致意见:伪造两份诏书,一份立胡亥为太子,另一份赐死长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
正当扶苏与蒙恬在军营商讨如何加强对匈奴的防御时,突然一名使者带着一封“死亡诏书”来到军营。
使者向扶苏与蒙恬宣读诏书说:“朕令长子扶苏与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驻守边关,已经十年有余,两人不但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反而还损失众多士兵。扶苏没有尺寸之功,却屡次上书诽谤朕的所作所为。没有立他为太子,他却日日埋怨朕。扶苏身为人子,不孝,现赐其自裁。大将军蒙恬与扶苏一起监军,不但不匡扶正义,明知扶苏图谋不轨还知情不报,身为人臣,不忠,同样赐其自裁。”
扶苏接到诏书后,如遇晴天霹雳。他双手颤巍巍地捧着诏书,哭成泪人。他虽然与老爸政见不合,但做梦也不会想到老爸竟然会下令命他自裁。哭过之后,他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却被蒙恬给拦住了。
蒙恬感觉诏书有鬼,于是劝说道:“陛下巡游在外,并未册封太子,他命我统率三十万大军戍守边关,让公子监军,这是天下重任!如今来了一个使者,您就自杀,也太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儿了吧!再说了,我们怎么知道其中是不是有诈呢?我希望公子能够向陛下再请示一下,等弄清楚再死也不迟嘛!”
扶苏抹了把眼泪,回道:“父亲赐死儿子,还有什么好请示的呢?况且你我统领三十万大军,足以谋反,老爸就是担心我们会造反,所以才将你我赐死。兄弟,早死早托生!我先走一步了。”说罢,扶苏拿起宝剑割断了喉咙。
蒙恬不愿自杀,别人也不敢杀,使者只好将其囚禁。
多年来,人们一直为扶苏之死感到惋惜,为大秦帝国感到惋惜,并认为扶苏不死,大秦帝国也不至于二世而亡。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扶苏素有贤名,并且颇具政治远见,就连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都要诈称公子扶苏,足见扶苏在当时是多么地受人爱戴。假如赵高不篡改遗诏,扶苏就会顺利继承皇位。扶苏继位后,首先会废除秦始皇时期的严刑峻法,推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大秦帝国倒不至于二世而亡。
但现实是在赵高与李斯的精心运作下,胡亥继位已成既定事实,根本无法更改。即便扶苏不自杀,也绝对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唯一一种继承皇位的方式就是率领蒙恬统领的三十万大军造反。以扶苏的威望和实力,造反成功易如反掌,但从扶苏仁慈宽厚的性格来看,他会干出造反的事吗?恐怕不会!所以他注定无缘皇位。
假使扶苏不自杀,又无缘皇位,他的结局会如何呢?胡亥继位后,为担心兄弟们夺位,他不惜残杀了所有有可能会危及他皇位的兄弟。扶苏是胡亥皇位最大的威胁者,如果他没有自杀,也一定会被胡亥、赵高、李斯联手整死。对于扶苏而言,只是早死与晚死的区别,所以他根本无法左右大秦帝国的命运。
胡亥、赵高、李斯听说扶苏自杀的消息后,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事情进展得竟然如此顺利。
随后,他们迅速赶回咸阳,为秦始皇发丧,并拥立胡亥即位。胡亥顺理成章地成为秦二世,而赵高也被升职加薪。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无论胡亥、赵高、李斯做得如何隐秘,胡亥得位不正的消息还是在全国流传开来。
为巩固皇位,胡亥与赵高联合策划了一场政治大清洗。这也意味着一场血洗咸阳的大屠杀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