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 [1] ,文王事昆 夷 [2]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 [3] 事獯鬻 [4] ,勾践事吴。以大事小 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 [5] 。夫抚剑疾视 [6] 曰,‘彼恶敢当我哉!’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王赫斯 [7] 怒,爰 [8] 整其旅 [9] ,以遏 [10] 徂莒 [11] ,以笃 [12] 周祜 [13] ,以对 [14] 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 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 [15] 厥 [16] 志?’一人衡 [17] 行于天下, 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 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齐宣王问道:“与邻国交往有什么法则吗?”
孟子回答说:“有。只有仁爱的君王才能做到以大国的身份为小国服务,所以商汤曾服事过葛伯,周文王曾服事过昆夷;只有明智的君王才能做到以小国的身份为大国做事,所以太王曾为獯鬻做事,勾践曾为吴国做事。以大国的身份为小国服务的,是乐于顺从客观规律的人;以小国身份为大国服务的,是畏惧而遵循客观规律的人。乐于顺从客观规律的君王可以安定天下,畏惧而遵循客观规律的君王则足以保护好自己的国家。《诗经·周颂·我将》云:‘敬畏老天的威严遵守天道,所以才能把天下保住。’”
齐宣王说:“您的话真是太高明了!可是,我有个毛病,总是喜欢勇武。”
孟子说:“我希望您不要喜欢小勇。如果手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里敢阻挡我呢!’这只是匹夫之勇,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勇武。希望您有更大的勇武。
“《诗经·大雅·皇矣》云:‘文王勃然动怒,整顿军队奋勇进剿,痛击敌人猖狂侵扰,增强周人的福祉,报答了天下对周的厚望。’这是周文王的勇武。文王一发怒便使天下百姓得到了安宁。
“《尚书》云:‘上天造就了一般的人,也造就了君王、老师,君王和老师的任务就是辅助上天爱抚百姓。普天之下所有有罪无罪的人都由我来处置,谁敢违反上天的意志?’当时,只有商纣王一个人违反天意在人间横行霸道,周武王便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而推翻了商朝。这是周武王的勇武。周武王一发怒,便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宁。大王如果一发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宁,那么百姓还害怕您不喜欢勇武呢!”
[1]汤事葛:参见《孟子·滕文公下》第五章,对此有较详细的叙述。[2]文王事昆夷:具体事件已不可考。“昆夷”,又作“绲(gǔn)戎”“混夷”。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即犬戎。殷、周时期,游牧于泾、渭流域,即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3]太王:古公亶(dǎn)父,上古周国领袖,周文王的祖父。[4]獯鬻(xūnyù):北方少数民族,即后来的匈奴。[5]小勇:指血气所为。大勇,指义理所发。[6]疾视:怒目而视。[7]赫斯:同“赫然”,发怒的样子。[8]爰:发语词,无实意。[9]旅:师。《说文解字》云:“军之五百人为一旅。”[10]遏:《诗经》作“按”,止。[11]徂莒(jǔ):“徂”,往。“莒”,《诗经》作“旅”。“徂旅”,指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侵阮伐共气焰甚嚣。周文王对此勃然大怒,整顿军队奋勇进剿,痛击敌人猖狂侵扰。[12]笃:厚。[13]祜(hù):福祉。[14]对:答。[15]越:远。[16]厥:代词,用法同“其”。[17]衡:同“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