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想国译丛序

“如果没有翻译,”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曾写道,“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言语不通的省份。”而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回应说,“翻译不仅仅是言辞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

这两句话或许比任何复杂的阐述都更清晰地定义了理想国译丛的初衷。

自从严复与林琴南缔造中国近代翻译传统以来,译介就被两种趋势支配。

它是开放的,中国必须向外部学习;它又有某种封闭性,被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所影响。严复期望赫伯特·斯宾塞、孟德斯鸠的思想能帮助中国获得富强之道,林琴南则希望“茶花女”的故事能改变国人的情感世界。他人的思想与故事,必须以我们期待的视角来呈现。

在很大程度上,这套译丛仍延续着这个传统。此刻的中国与一个世纪前不同,但她仍面临诸多崭新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

献给伊迪

或早或晚,大多数棘手的问题都会被交到历史学家手中。让他大伤脑筋的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已经被政治家画上句号、已经在现实中得到解决并被束之高阁,就变得不再棘手……那些严肃对待自己工作的历史学家夜里可怎么睡得着。

——伍德罗·威尔逊 [1]

这部编年史结束了。当一个人合上丘吉尔先生这两千页文字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感激,崇敬,也许还有一点嫉妒,因为丘吉尔坚定不移地相信,国界、种族、爱国主义,甚至战争——如果需要的话,都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这让他对事件的叙述有了某种体面甚至是高贵的色彩。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些都只是噩梦中的一些插曲,是需要被永远回避的事情。

——J. M. 凯恩斯对丘吉尔著作《战后》( The Aftermath )的评论 [2]


[1] W. Wils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ern States’, Atlantic Monthly , January 1901, Vol. lxxxvii, 1–15.

[2] J. M. Keynes, ‘Mr Churchill on the Peace’, New Republic , 27 March 1929. ppOiIdgiMmMNZt4uLpb6h0tvIJuUiwyFQBhQIEKZOONM8ulmFdHBGHQchuVKiU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