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瞧,李小龙,这个人!

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的话,他今年应该八十一岁了。

他会是怎样的一番模样?他的事业、拳术以及个人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产生无穷的想象。但对去世之前的李小龙,我们不能仅凭想象,因为他真实存在过。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尽力从各种资料中去发现他,以此来丰富我们对他的认知,这是我们了解他的唯一方式。

在种种认知渠道中,传记无疑是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它会帮助读者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对传主的整体印象。可惜受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国内出版的李小龙传记,在资料的丰富性以及信息考证方面尚存在很多不足。它们更多是将李小龙当作偶像,行文间难免带有作者的主观印象,从而显得标签化。尽管李小龙确实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化的存在,但我们不能仅靠标签去认识他,而更需要细节的填充,通过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去真正了解他。

本书的作者马修·波利自幼喜欢李小龙,就读大学期间曾选修中文,通过研读老庄经典以及阿伦·瓦兹等人的著作,增进了对李小龙思想的理解。此外,他还付诸行动,习练功夫。大三时,他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专程来华,入少林寺习武两年。之后,又专门研究混合格斗这项运动。在接连出版American Shaolin(中文版书名《少林很忙》,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和Tapped Out之后,在友人的建议下,开始动笔撰写这本李小龙传记,以记录李小龙不平凡的生活与成就。

为了完成本书,马修·波利耗时七年,在香港、洛杉矶、西雅图等地多方奔走,采访了上百位与李小龙有关的人士,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广泛查看、研究李小龙的信件、日记以及各种与其有关的书籍、文章和档案资料,并写下了大量笔记。马修初步整理而成的文字资料约有100万字,之后,在李小龙“雕塑论”的指导下,对原始素材进行了删减,剔除与主旨无关的内容,以清晰简练的文笔和谨慎的分析,完整刻画了李小龙的一生。其英文原书有640页,单是引文条目及备注便有100页之多。就我个人阅读经验所及,在李小龙传记类的书籍当中,从未见过如此详尽的资料说明。更难得的是,上述提到的百余位受访者中,有很多普通采访者难以触及的关键人物,比如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李·卡德韦尔、李小龙影视事业的合伙人邹文怀、李小龙生前最后的接触者丁珮、《青蜂侠》中的搭档凡·威廉姆斯、好莱坞知名制作人弗雷德·温特劳布、保罗·海勒以及嘉禾高管安德鲁·摩根(李小龙在美国的葬礼便是由他负责安排,他也是李小龙最后两年事业发展的见证人),等等。此外,还有李小龙青少年时期在香港读书时的一众同学,以及李小龙在美国生活时交往过的朋友和具有代表性的弟子。其中多位重要人士如今已过世,后人再无机会追问与李小龙有关的话题。所以,本书在信息收集的全面性、权威性以及珍贵性方面远超同类题材的其他著作。

出色的传记写作,资料收集仅是第一步。接下来,马修·波利要完成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写作方式,并给出自己的解读。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呈现真实存在过的李小龙,但这并不容易。本书出版时距离李小龙去世才45年,尚有部分当事人及图文影像做证,由不得作者自行架空事实、想象虚构,走小说路线,更不能变成冗长沉闷的历史资料堆砌。最终,马修·波利在传记作家亚历克斯·本·布洛克(《李小龙传奇》的作者)和马歇尔·特里尔(《史蒂夫·麦奎因:一位好莱坞偶像的生平与传奇》的作者)的指点下,明确了写作方向,决定在借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背景和李小龙所处的环境为依托,通过事件中各方人物的回忆来还原历史现场,以呈现李小龙是如何在自我意志的支配下,适应环境、提升自我,并最终脱颖而出的整个过程。

既然是回忆,难免会有选择性遗忘。在同一事件中,不同的人物基于不同的立场,说法自会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代出于不同的考虑,也会出现前后说法不一的现象。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作者会尽可能地依据历史背景,结合多方言论进行理性分析之后,再谨慎地给出自己的推断,而不是预设立场、结论先行,然后做资料补充。比如关于李小龙是否奉子成婚一事,马修在查证琳达撰写的两本有关李小龙的著作中,发现她很小心地回避了这一关键细节。在其他人撰写的十多本李小龙传记中,也无人提及此事。“当我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李小龙大学辍学后突然结婚时,我注意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李国豪,在他们结婚(1964年8月17日)后仅仅五个半月(1965年2月1日)就出生了。在我对琳达的采访中,她承认是未婚先孕。但她不能完全确定是在李小龙去奥克兰之前还是之后发生的,她倾向于是在之前。‘他走之前知道了吗?’她自问自答,‘我想他知道了,否则他不会那么快回来。’由于没有找到他中途回西雅图的原因,所以我相信是之前发生的。”以上推论,以备注的形式出现在本书中。

除了对资料详加推敲,马修在落笔时从未将李小龙当作偶像或一个神话来写。相反,马修笔下的李小龙更加亲切平实、生动立体、骨肉丰满,既有雄心壮志的激昂,也有时运不济时的困惑、彷徨。最重要的是,马修着重描写了李小龙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存状态,从当时的人际关系入手,对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探索,并据此分析他的行事方式,从而对其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独到见解。

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关于李小龙与黄泽民比武动机一事,马修备注道:“多年来,琳达一直声称是旧金山传统武术界给李小龙下了战书,上面用中文写着,‘停止教授外国人中国功夫’。她的观点是,旧金山传统武术界对李小龙将中国功夫的奥秘透露给白人和黑人的举动感到愤怒,于是派了黄泽民去教训李小龙。如果李小龙输了,他将停止教外国人,并把武馆关掉。如果他赢了,他想教谁都没问题。琳达的这个版本后来被编入好莱坞传记片《龙:李小龙的故事》,成了李小龙神话的一部分。问题是没有人认同琳达这个版本,当事人黄泽民也否认这一说法。当我向陈大卫询问此事时,他只是笑着说:‘我觉得他们这么说是为了让李小龙看上去像是位英雄。’李小龙在奥克兰时期的朋友兼学生冯天伦也认为,琳达的说法有不实之处,‘他教我们时,也有白人学生在场,这件事并不像她说的那样。’然而,琳达向来以诚实著称。每位见过她的人,包括我本人,都觉得她很谦逊、体贴,不像是恶意诽谤他人的人。我不相信她是在编造故事。与很多丈夫一样,李小龙对自己的妻子偶尔也会撒谎。当他这位有孕在身的年轻白人妻子问他为什么要比武时,他要么承认自己出言不逊,侮辱了旧金山的功夫师傅,要么说:‘亲爱的,他们不希望我教授白人功夫,比如像你这样的。’可是在1964年,旧金山的几家武馆都有在教授白人学生,没有人试图关闭这些武馆。更何况有多名目击者回忆了李小龙在新声戏院的表演,以及他过激的言论对观众的影响。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是比武的起因。琳达回忆中所提到的战书是用中文写成的,可她既看不懂中文,更不会说中文。”

比武发生时,李小龙年仅24岁,年少气盛,有此表现再正常不过,也正是这种基于事实的分析,让李小龙距离读者更近。但与普通人不同的是,经此一役,李小龙开始彻底反思自己的武学体系,从而大破大立,创建截拳道,开创了武坛发展的新局面。

除此之外,在撰写《龙争虎斗》一章时,马修·波利采访片中的主演约翰·萨克松时又有了新发现:起初,该片的设定是群主演(白人、黑人及亚洲人)。考虑到美国市场的接受程度,制片方拟定白人为第一主角,并据此请来约翰·萨克松出演。然而,当约翰抵港后,李小龙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席间提出想看看他的侧踢怎么样(好武之人的惯常举动)。约翰踢过几脚之后,李小龙让其为自己执靶,结果……“你相信自己会是这部电影的主演吗?”马修在采访中问约翰·萨克松。约翰笑着回答:“第一天早上过后,我就知道肯定不是我了。”

在本书结尾处,马修结合当年李小龙的死因研讯内容,在走访多位医学专家之后,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分析。

书中类似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段落不胜枚举,作者通过多位当事人的回忆与现有档案资料相比对,以极为严谨的考据方式,将已被捧上“神坛”的李小龙重新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人,读者可以从书中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窥见李小龙的成长、转变,以及如何成就不凡与伟大的艰辛历程。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道的隐私。

但传记本身的价值并不是为了取悦传主,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如实呈现人物的风采。或许本书作者仍有偏见存在,可是,他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读者对李小龙的真实认知,这也是我郑重推荐本书的理由。

李小龙自己曾说过一句话:“你知道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吗?一个人。”

史旭光
2021年3月29日
北京

1973年7月25日,九龙殡仪馆外,参加李小龙香港葬礼的人挤满了整个街道(图片来源:David Tadman)

1973年7月30日,在西雅图的李小龙私人葬礼上,史蒂夫·麦奎因正将手套放在李小龙的棺椁上。画面左侧戴眼镜者是詹姆斯·柯本,琳达怀抱李香凝,陪同李国豪坐在棺椁旁边(图片来源:Bettmann/Getty Images) NT9AAkx9RAC05RRS5qSxb1C3y/2QuFsaBZqoERPXqqzP5YJCuYaLnvWp9ZE+I/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