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北京紫禁城的规划

紫禁城有房屋1000余幢,怎样把这大大小小的建筑安排妥当,既要让它们能满足皇帝在工作、生活和游乐等各方面的需要,又要在这些建筑所营造的氛围中显示出帝王统治天下的威势,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规划问题。

从建筑的功能上讲,可以分为供皇帝行使统治权力的办公用房和供生活、游乐的用房两大类。前者在古代称为朝政用房,后者称寝居用房。在总的安排上,紫禁城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即“前朝后寝”,朝房安排在前面,寝居部分安排在后面,这也是符合使用的要求的。

前朝部分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和殿,它是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每逢皇帝登位、做寿、结婚、军事出征,以及新年、中秋等重大节日,皇帝就在这里接受百官朝贺,颁布命令,所以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的中心。怎样突出这座大殿的地位呢?

首先在建筑群的规划上,在它前面安排了一系列的前奏。从皇城大门天安门进去,经过一个狭长的空间到达端门;进入端门又经过一个比较大的广场才到达紫禁城的入口午门;进入午门来到一个扁而宽的广场,眼前突然开阔,三大殿的入口太和门就在广场的北面;经过太和门,进入更为宽广的广场,太和殿就坐落在广场北面高高的台基上。这就是说,从天安门经午门到太和殿,需要经过几重殿门,几重广场,这些殿门和广场在体量和形式上都有变化,广场由狭长到宽广,由小到大;殿门是大小相间。总之,它们的目的是衬托出太和殿的重要地位。

其次在建筑的安置上,又将三大殿共同放在一个高台上。中国古代喜欢把重要的建筑建在高的台基上以显示它们的威势,所谓“高台榭,美宫室”就是这个意思。现在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共同建在一个台基之上,台基有三层,共高8.17米。另外,在广场两侧有两座配殿及其他的房屋相围,它们的体量都比三大殿小,都建在比较低矮的台基上,从总体环境上更加突出了太和殿的显赫位置。

后寝部分的房屋类型比前朝的多,这里有供皇帝日常办公的用房,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妃、皇太后等人的居住用房和供他们游乐的建筑及服务性用房。在规划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把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宫殿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安排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分列左右。东西各有六宫供皇妃居住;东西五所是皇太子住地;东有祭祖宗的斋宫,西有拜佛诵经的佛堂;还有专供皇族游玩的御花园;供乾隆皇帝退位当太上皇时使用的宁寿宫,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群之间都有通道相联系,它们排列在中轴线的两边,多而不乱,显得很有次序。 L38QGjbh4KtMOyrIf+vodzxLa5+Tzq5kmDC7lAmU+/zR0YQfnBur6jaJdQV6/w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