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上肢部常用腧穴定位

【目的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上肢部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能够区分同一部位不同经脉的腧穴,在操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腧穴。

【器材用具】

橡皮筋、记号笔、酒精棉球等。

一、指尖部常用腧穴

【基本知识】

(一)腧穴定位

少商(LU 11):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少冲(HT 9):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中冲(PC 9):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商阳(LI 1):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少泽(SI 1):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关冲(TE 1):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十宣(EX-UE 11):在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二)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指甲根角、中指端、指甲游离缘。

【实训方法】

常规取穴方法

实训对象仰掌,手指自然伸直。实训者在其中指尖端取手厥阴心包经的 中冲 ,在其手大指和小指桡侧指甲角侧上方(沿角水平线方向)0.1寸取手太阴肺经的 少商 和手少阴心经的 少冲

实训对象仰掌,手指自然弯曲,做五指抓物状。实训者在其食指桡侧指甲角侧上方(沿角水平线方向)0.1寸取手阳明大肠经的 商阳 ;在其手小指尺侧指甲角侧上方(沿角水平线方向)0.1寸取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在其无名指尺侧指甲角侧上方(沿角水平线方向)0.1寸取手少阳三焦经的 关冲

实训对象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取 十宣

二、掌指关节部常用腧穴

【基本知识】

(一)腧穴定位

四缝(EX-UE 10):在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4穴。

八邪(EX-UE 9):在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三间(LI 3):在手背,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

中渚(TE 3):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后溪(SI 3):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鱼际(LU 10):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合谷(LI 4):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劳宫(PC 8):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外劳宫(EX-UE 8):在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凹陷中。

腰痛点(EX-UE 7):在手背,第2、3掌骨间及第4、5掌骨间,腕背侧远端横纹与掌指关节的中点处,一手2穴。

(二)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第1掌骨、赤白肉际,第2掌指关节,第4、5掌骨,第5掌指关节,第2、3掌骨、指蹼缘。

【实训方法】

(一)常规取穴方法

实训对象仰掌,手指伸直,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的中央取经外奇穴 四缝 ,左右共8穴;第1掌指关节后方、第1掌骨中点内侧边赤白肉际处取手太阴肺经 鱼际 ;第2、3掌指关节后方,中指自然弯曲与掌心相交处,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桡侧边处取手厥阴心包经 劳宫

实训对象自然握拳,在手背侧,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经外奇穴 八邪 ;循食指桡侧赤白肉际找到第2掌指关节,于第2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取手阳明大肠经 三间 ;定出第2掌骨的中点,于第2掌骨中点的桡侧取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在手背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中取经外奇穴 外劳宫 ;在手背部的第4、5掌指关节之间的后方凹陷处取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 ;在第5掌指关节后向外突起的掌横纹头处取 后溪 ;伸指伏掌,在手背,第2、3掌骨间及第4、5掌骨间,腕背侧远端横纹与掌指关节的中点处取经外奇穴 腰痛点 ,一手2穴。

(二)简便取穴方法

合谷:以一手拇指的指间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压向第2掌骨方向,当拇指尖所指处是穴。

八邪:十指并拢时,手背各指间缝纹头处。

三、腕部常用腧穴

【基本知识】

(一)腧穴定位

太渊(LU 9):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神门(HT 7):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大陵(PC 7):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阳溪(LI 5):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咽窝”凹陷中。

腕骨(SI 4):在腕区,第5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阳池(TE 4):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二)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桡骨茎突、舟状骨、腕横纹、拇长展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掌骨底、三角骨、赤白肉际、指伸肌腱。

【实训方法】

常规取穴方法

三阴经取穴:以两骨、两筋、一横纹为标志取穴。两骨指大多角骨和豌豆骨;两筋是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一横纹是指腕横纹。实训对象手臂自然前伸,仰掌握拳,太渊、神门、大陵三穴都在腕横纹上。在掌后第1横纹,大多角骨的桡侧下缘,桡动脉搏动处取手太阴肺经 太渊 ;在豌豆骨上缘桡侧凹陷中取手少阴心经的 神门 ;在两筋之间,腕掌横纹中点处取手厥阴心包经的 大陵

三阳经取穴:筋骨间取穴。实训对象前臂平伸,俯掌,五指用力张开。实训者竖掌屈肘用力翘拇指,在腕背横纹桡侧两筋(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取手阳明大肠经的 阳溪 ;在手掌尺侧,从后溪向上沿掌骨直推至一突起骨,于两骨(第5掌骨基底和钩骨)之间凹陷中取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实训者手腕背伸,在腕背横纹中部,两筋(伸小指固有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取手少阳三焦经的 阳池

四、前臂部常用腧穴

【基本知识】

(一)腧穴定位

孔最(LU 6):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LU 5)与太渊(LU 9)连线上。

列缺(LU 7):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通里(HT 5):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阴郄(HT 6):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间使(PC 5):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PC 6):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偏历(LI 6):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LI 5)与曲池(LI 11)连线上。

手三里(LI 10):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LI 5)与曲池(LI 11)连线上。

支正(SI 7):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

外关(TE 5):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TE 6):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臂中: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中点,桡骨与尺骨之间。

(二)常用体表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

1.体表解剖标志 拇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肘横纹、尺骨、桡骨、腕背横纹、腕掌横纹。

2.体表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肘横纹(肘尖)至腕背横纹为12寸。

【实训方法】

(一)常规取穴方法

骨边、筋边、筋间取穴:实训对象手臂自然前伸,仰掌握拳。在腕横纹上7寸,桡骨的尺侧边取手太阴肺经的 孔最 ;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凹陷处取手太阴肺经的 列缺 ;阴郄、通里都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在其腕横纹上0.5寸处取手少阴心经的 阴郄 ,腕横纹上1寸处取手少阴心经的 通里 ;内关、间使都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陵与曲泽的连线上,在其腕横纹上2寸处取手厥阴心包经的 内关 ,腕横纹上3寸处取手厥阴心包经的 间使

骨边、骨间、骨两边取穴:实训对象屈肘90°,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内,实训者将其阳溪与曲池沿着前臂部肌肉隆起的高点连成一条弧线,在腕横纹上3寸处取手阳明大肠经的 偏历 ;肘横纹下2寸处取手阳明大肠经的 手三里 ;实训对象俯掌,肘部伸直,在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中点下1寸处取手太阳小肠经的 支正 (腕背横纹上5寸);实训对象屈肘,掌心向胸,将阳池与肘尖沿尺、桡骨之间连成线,现在此连线上取中点为经外奇穴 臂中 ;再将该中点到腕背横纹之间分为3等份,每份为2寸,于远端1/3与近端2/3的尺骨与桡骨之间取手少阳三焦经的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取阳池与肘尖连线中点,再从该点到腕背横纹的连线取中点,尺骨与桡骨之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

(二)简便取穴方法

列缺:①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掌,把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五、肘关节部常用腧穴

【基本知识】

(一)腧穴定位

尺泽(LU 5):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少海(HT 3):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曲泽(PC 3):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曲池(LI 11):在肘区,尺泽(LU 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二)常用体表解剖标志

肘横纹、肱二头肌腱、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

【实训方法】

(一)常规取穴方法

在横纹、纹头、筋两边取穴:实训对象手臂前伸,仰掌,肘关节微屈,在其肘横纹上,中点有一粗而硬的肌腱(肱二头肌腱),在其桡侧缘取手太阴肺经的 尺泽 ;在其(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取手厥阴心包经的 曲泽 ;实训对象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手少阴心经的 少海

以纹头、肘尖为标志取穴:实训对象屈肘至最大限度,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尺泽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取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或90°屈肘,于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取曲池。

(二)简便取穴方法

少海:实训对象屈肘,于肘横纹内侧端处取穴。

六、上臂部及肩关节部常用腧穴

【基本知识】

(一)腧穴定位

臂臑(LI 14):在臂部,曲池(LI 11)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

极泉(HT 1):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

肩髃(LI 15):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肩髎(TE 14):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肩前:在肩前区,正坐垂肩,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连线的中点。

(二)常用体表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

1.体表解剖标志 三角肌、腋窝、腋动脉、肩峰外侧缘、肱骨大结节、肩峰角、腋前皱襞。

2.体表骨度分寸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为9寸。

【实训方法】

(一)常规取穴方法

实训对象上臂自然下垂,在其三角肌的前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在曲池与肩髃的连线上)取手阳明大肠经的 臂臑

实训对象取正坐位或仰卧位,上臂外展上抬露出腋部,于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取手少阴心经 极泉

实训对象上臂外展平举,在其肩部前方凹陷处取手阳明大肠经的 肩髃 ,后方凹陷处取手少阳三焦经的 肩髎 ;或实训对象手臂自然下垂,在其锁骨肩峰的前缘直下骨下凹陷处取 肩髃 ,后缘直下骨下凹陷处取 肩髎

实训对象手臂自然下垂,在其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连线的中点取 肩前

(二)简便取穴方法

肩髎:①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关节部可呈现两个凹陷,后一个凹陷中即是此穴。②垂肩,于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约2寸,当肩峰肱骨大结节之间处取之。 Fqnd8mnOcAsmvX9Rr/Une2AtFuFkmcgw9wfrAa9jaoaoWRXFOxp0TqaZXdmvuv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