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能力越低,固定资产就越重

竞争优势要么来自技术,要么来自管理。如果两者都不足,重资产就成了替代品。

一般情况下,产品和工艺的复杂度越高,固定资产就越重。这能在行业层面解释,为什么有些行业资产较重,有些行业资产较轻。但在同一行业,面临的挑战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公司资产较轻,有的公司资产较重呢?

比如同是手机厂家,为什么苹果外包生产,是轻资产,而OPPO和vivo有厂房,是重资产?为什么同在家电行业,惠而浦和伊莱克斯的资产较轻,很多产品外包生产,而美的和海尔的资产则很重,有相当多的生产设施?再如,同一行业,越是往沿海地区走,企业的业务越聚焦,外包越常见,资产越轻;越是往内地走,企业的经营范围越大,垂直整合的情况越常见,资产也越重?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企业战略不同,比如为了获取、独占稀缺资源而采取垂直整合战略,这种情况在工业化早期比较常见。那么,同样是员工食堂,没有任何战略意义,为什么一些企业外包给第三方,另一些企业则自建,买很多餐饮设备,配备很多厨师,饭菜则多年一成不变?你不能说自己的大厨做饭好吃,也不能拿地点偏僻、没有第三方餐饮企业愿意服务来搪塞。

这背后的两大原因很多企业不愿意承认,但也无法回避,那就是:① 技术创新不足 ,品牌溢价能力不足,这样就没有足够的盈利空间来外包重资产业务;② 管理能力低下 ,无法有效地选好、管好供应商,通过市场方式获取资源,就不得不垂直整合,自建产能,重资产运营。

这也是为什么整体而言,跨国企业资产最轻,民营企业居中,而有些大型国有企业资产最重。苹果的技术、管理能力强,所以在制造上是轻资产;OPPO和vivo的技术、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就建了自己的大型工厂。早年的福特,因为管理能力较弱,从矿山到钢铁再到汽车,一度谋求建立整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现在的福特,管理能力增强了,资产也就轻多了。同理,以前的国有企业管理能力低下,大而全、小而全;现在管理能力增强了,业务就相对少了很多,固定资产周转率也较以前更高。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做大做强是众多企业的目标,但有些企业把“做大”错误地等同于“做强”,甚至说要做强首先得做大。在快速增长、跑马圈地的年代,要做强先做大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到多大?

要么横向扩张,抢同行的业务;要么纵向扩张,进入供应商的领域。

横向整合是大的吃小的、强的吃弱的、快的吃慢的,一般整合难度较大,竞争对手会极力抵制。这是良性的做大,只有能力强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强的横向整合者,成为最后“站着”的几个企业。在成熟行业尤其如此。

能力弱的企业则找一条阻力小的路走,垂直整合进入供应商的领域,结果就变成了“虚胖”:规模越来越大,能力却越来越弱,最终难逃“啥都做,啥都做不好”的命运,最后只好关停并转,成为被兼并对象。这样的垂直整合其实是小农意识的延续。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虚胖严重,投资回报率低,这是普遍问题。企业规模越大,管理能力弱的问题就越突出,资源的边际回报率就越低,重资产的问题也就越明显。

小贴士 管理能力不足,资源的边际回报呈递减趋势

企业刚起步的时候,资源有限,天生轻资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原始积累,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现金更宽裕了,也有了更多的资源,但没有能力把资源投入到投资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比如开发更多、更好的新产品,就把资源投入到投资回报不高的领域,比如生产设施等重资产,还美其名曰“建护城河”,提高竞争对手进入的壁垒。

这背后是资源的边际效益递减原理:你的钱越多,你就越可能进入那些投资效率低的领域,资产便会越来越重,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管理能力强的企业,边际效益递减的就慢;管理能力弱的企业,资产周转速度恶化的就会更快。规模也是如此,企业越大,固定资产的周转一般会越慢,连丰田、本田这样的标杆企业也不例外,这与我们所熟悉的规模效应并不一致。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丰田和本田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之后两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经历了断崖式下降——丰田是20世纪90年代初,本田是2005年前后(见图1-3)。原因之一就是重资产进入过多的领域,比如进行全球扩张战略,在世界各地建厂,改善售后服务网络等。虽说丰田和本田的整体管理能力相当不错,但它们还是习惯于日本企业的常用方法,以垂直整合重资产的方式来支持全球扩张,这难以逆转固定资产投资回报递减的趋势。

图1-3 丰田和本田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整体走低

资料来源: www.ycharts.com .

企业大幅盈利后经历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挑战,在20世纪50~70年代的美国企业身上也能看到。当时美国出现了大量的巨无霸企业,垂直整合度高,业务复杂,资产周转速度越来越慢,严重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天的中国企业,有些也在经历这些问题,比如前几年的“供给侧”改革,驱动因素就是有些企业资产周转率和投资回报太低;其余企业,特别是这些年高速增长、整体盈利还不错的企业,在经济增速放缓后,这一问题势必会变得更加突出。

资源更丰富后,能力强的企业,更有可能把资源投入到产品、服务的 差异化 上,整合供应商的能力,迎难而上,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这是横向扩张,规模效益大,投资回报也更高。能力弱的企业,就开始挑阻力小的路走,进入供应商的业务,把本来由专业供应商做的事,转由自己做。这是纵向扩张,规模效益小,投资回报率自然低。

垂直整合后,这些企业发现隔行经营很难盈利。因为管理能力是相通的,一个行业干不好,在另一个行业干好的概率也不大。这些企业没有能力做好,没有耐心改善,就进入更多的行业,只不过是在重复试错,做了机会主义的信徒,一直在找风口、找热点。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机会很多,还真让有些企业给找到了机会,于是“猪都能飞起来”。但是,飞得有多高,掉下来的时候摔得就有多重,特别在经济低迷、增速放缓的时候。

这在有些中国企业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你到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去就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明星企业,有些企业已经做到全国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规模。鲜有例外,这些企业的垂直整合度高,最终变得前后通吃,资产越来越重——垂直整合得到的是肥肉,横向整合练的才是肌肉。

比如,企业原来的业务是焦化煤,就扩充到炼铁,因为炼铁需要焦化煤;然后是炼钢,因为铁是钢的原材料;然后是轧钢,因为轧钢以钢材为原料;然后是机械制造,因为机械是钢铁制造的;炼铁炼钢需要电,就又进入发电业务。这还没完,因为有了富余资金,就开始做供应链金融;钢铁要运输,就做物流一体化;最终,做成了当地的大企业,可以争取到优惠地皮,就搞房地产……

结果,技术和管理能力越来越弱,资源越来越分散,资产也越来越重,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我看了一些企业的网站,有些还动不动就以重资产为豪,说有多少多少固定资产,有时一堆重资产就如一身肥肉,实在没什么值得自豪的。

经济快速腾飞时,是 增量经济 ,整体上供应呈短缺态势,那些处于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都“有饭吃”,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是在鼓励资源利用的低效和重复投入。经济增速放缓,变成 存量经济 后,一个行业最终只有最好的那两三个企业“有活路”:老大吃肉,老二啃骨头,老三就只能喝点汤。其余的企业,出路只有关停并转。几十年来,这已经在美国得到充分验证。这也是为什么在杰克·韦尔奇时代,通用电气坚持每个事业部要么做到行业第一或第二,要么就剥离。

在对待重资产上,美国企业的行动相对坚决,一旦达不到预期,就速战速决,关停并转。这与美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合作建立的是短期关系,没什么历史遗留问题可考虑,也就不用顾虑太多的事。日本企业则普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即使效益不好,也一直拖很久才“断舍离”。 这也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有关:决策速度慢,决策周期长。相较美国同行,日本企业的重资产问题普遍严重,固定资产周转率普遍不如美国企业。比如汽车制造行业,丰田和本田的资产周转率就明显低于福特,而且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整体上在走下坡路。

中国企业在应对重资产问题上,可以说存在两个极端:大型国有企业与日本企业相似,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则与美国企业相似。在处理现有重资产上,我不担心民营企业,因为它们行动迅速,但同样因为习惯于快速试错,我反倒担心它们会轻率地进入重资产——重资产可以快速进入,但不能快速退出。

小贴士 资产从轻到重再到轻是不是必经之路

一位创业者联系我,说他们有业内很好的工程师,走的是轻资产路线,运营成本很低。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他们开始讨论建工厂的事,一致认为将来建工厂是必经之路。

我问他:“重资产建工厂,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或者预防什么问题?”答曰不知道。他们想这么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身边的同行前辈都是业务做大了就建工厂,特别是做到三五亿元的规模后;②他和一位厂长谈,这位厂长说业务做大后,如果全靠供应商那是很痛苦的事情。这位厂长是过来人,反复强调企业做大后,供应商的绩效就很难把控。

他的困惑是,几乎所有的有关供应链的图书都在宣扬轻资产,说轻资产是趋势,但他看到同行走的却是从轻到重再到轻的路线:创业伊始,一般是轻资产——要重也没资金(这点他理解,因为他们正在经历这一阶段);到了一定规模后,就开始重资产(这点他不理解);然后规模更大了,就又开始轻资产(这点他似乎理解,认为规模大了,能够引起供应商的重视)。

我把他讲的这些总结为“ 纺锤形 ”:两头轻、中间重。他问:这是不是规律?

这不是规律。拿电商来说,除非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等特殊原因,我所接触过的电商在生产制造上一般会一路轻资产。但是,我也见过其他行业的一些企业,一旦有点规模了,现金流变得宽松了,就开始重资产。不过在我看来, 资产从轻到重,再从重到轻,更多的是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的试错 。也就是说,重资产是管理能力不足的替代方案,是轻资产之路上交的学费。

创业之初,企业的特点是有执行、没计划。业务量小,自然就不稳定,计划性也就差,但没关系,供应商可以通过执行来弥补。因为初创企业的业务较少,占供应商产能的比例也较小,供应商用富余产能挤一挤即可;即便这个供应商一时没产能,另一个供应商稍微挤一挤就行了。同样因为业务量小,是个小客户,初创企业对供应商的期望也不高,得到什么算什么。

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业务变多了,供应商再也无法通过富余产能来应对,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比如给供应商预测,帮助他们提前备产能、备原材料。但很多企业还是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比如计划很薄弱,甚至没计划;和供应商无限博弈,这个没产能就找那个,这会给供应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不敢备产能、备原材料。于是,交付问题会非常棘手——交付周期延长,交付不稳定,质量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企业的业务变得更复杂,定制化需求变得越来越多,设计变更越来越多、越来越无序,验收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就会呈几何级放大,与供应商扯皮的事情也会增多,这就是“成长的烦恼”。 内部失控必然导致外部失控 ,供应商绩效就变得更糟糕。于是,为了确保供应,企业就开始自建产能,垂直整合自己干。

在垂直整合之下,需求端和供应端更容易协同,经过一些年月的努力,需求管理更到位了,设计变更更有节制了,验收标准也建立起来了,相应地,交付、质量问题就也慢慢解决了,但垂直整合带来的成本问题也就突显出来了。好在整体管理能力提高了,外包的条件也成熟了,于是就开始外包,走轻资产之路。

垂直整合的好处是自己干了那些活儿,才知道活儿该怎么干,也就可以更好地选择和管理外包的供应商。但是,这个学习过程长,代价高。那么,在垂直整合之外,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案?有。比如,加强供应链管理职能,改善计划;选好和管好供应商,以更好地驱动供应商快速响应等。

创业伊始,企业的重心一般聚焦于营销和研发,对供应链的资源投入不足,供应链的职能就很薄弱,计划和执行都做不到位。比如,在案例企业,供应商由设计人员选择和管理。业务规模变大后,设计人员就应对不了了,这时需要专业化,由专门人员来负责。

再如,与供应商分担一定的风险,方式包括支付定金,买断部分产能,甚至支付设备购置费等,这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案。如果把购置及维护运营重资产的钱拿出一小部分,加强供应链职能,适当分担供应商的风险,比完全配置重资产而承担所有的重资产风险,总成本往往会更低。

这里呈现的其实是典型的两个极端:要么对供应商粗放管理,持币购物,不承担任何重资产风险;要么垂直整合,自建产能,承担所有的重资产风险。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都是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实践者问

我看到有些企业虽然在外包,却还保留着自己的生产能力,为什么?

刘宝红答

这些企业保留一定的生产能力,有多种考虑,比如:①支持新产品开发,等设计定型、验收确定后,再外包给供应商;②帮助企业保留一定的生产工艺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供应商;③作为和供应商议价的筹码;④保护知识产权,应对紧急需求等也是常见的原因。

整体而言,这是完全轻资产与完全重资产之间的第三条路,以适当增加管控力度。类似的做法在非生产行业也很常见。比如,有些品牌商走渠道路线时,也建一些自己的旗舰店(线上或线下),便于测试市场,收集数据,推出新产品;有些物流公司在依靠第三方维护车辆的同时,也自建有限的维修业务,以便熟悉车辆维护,设定维修标准等;有些餐饮公司在采用加盟方式的同时,也设立自己的直营店,便于试验和推出新菜品等。 XWV5EHerujObSvuC9Li28saQ99h1aO5tA5os/sSWS/6/EOzcrHHvuB4oGpoplY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