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隐约雷鸣,阴霾天气,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万叶集》

1

法医科同事兼好兄弟大宝的婚礼,定在我儿子满月的三天前。

婚礼前一天,我们和大宝聊了很久。或许是喝了些酒,或许是认识太久,彼此感慨人生,说了些没头没脑的傻话。我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当我被大宝叫醒的时候,天际才刚刚发白,大宝似乎一晚上没睡好,顶着黑眼圈。

我抓了抓生疼的头皮,摇摇晃晃去洗手间洗漱。余光瞥见大宝正衣冠整齐地坐在沙发上发呆,眼神有些闪烁。

一时间,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婚礼前夕,那种兴奋激动,那种意气风发,和现在的大宝截然不同。大宝的脸上,仿佛写着“忐忑不安”四个大字。

“看来,每个人在结婚前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我自言自语道。

车队很长,来的大部分是警队里的老朋友。痕迹检验员林涛、驾驶员韩亮都穿得特别精神。韩亮还算淡定,而林涛简直跟自己要结婚了一样兴奋。当然,林涛的兴奋也可能是因为小羽毛——陈诗羽,这个刚刚加入我们勘查小组不久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我们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了。她一改平时精悍利落的打扮,罕见地穿上一条长纱裙,我都差点儿没认出她来。

“大宝,恭喜你!”小羽毛笑嘻嘻地迎上前,“这是我爸和我的份子钱!”

“哪有这时候就给红包的!快,咱们先迎亲去!”韩亮拍拍小羽毛的脑袋,“师父应该亲自来包红包,这样大宝还得敬茶。”

林涛赶紧护着小羽毛,用肩膀顶开韩亮,张罗起来:“走!咱们给大宝娶媳妇去!”

一路意外地畅通。这天真是好日子,云淡风轻,街上也遇到了好几队婚车。

我们一伙人兴高采烈,每个人都把能想到的祝福,在路上就先唠叨了几百遍。大宝受到我们的感染,一扫之前的忐忑心情,话也多了起来。

很快,我们抵达了宝嫂用作闺房的酒店,喜气洋洋地挤在电梯里上了楼。

我们正忙着把红包掏出口袋,却看到新娘的房间门口堵着一群人。

“怎么了,妈?”大宝第一个反应过来,迎上前去,喜气洋洋的神色还僵在脸上。

“不知道我家梦涵出什么事儿了。”宝嫂的母亲哭喊着说,“早上起来就敲不开她的门,找服务员来开房门,没想到门里面用防盗链锁着,从门缝里也看不到人啊。”

“会不会宝嫂还在和你赌气啊?”林涛转头问大宝,“你都没有告诉我,上次是怎么哄好宝嫂的,还是她一直在生气,这会儿真不开门了?”

“哪儿那么多废话!”陈诗羽撩起裙摆,上前一脚踹开了宝嫂的房门。门外的一干人等全部冲进了房间。

房间里空无一人。

“宝嫂走了?”林涛问。

“走了怎么会从里面挂上防盗链?”我说。

“那怎么回事?”陈诗羽问。

突然,被人群挤在门口的大宝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摔跌的巨大响声让我们都吃了一惊,全部扭头看去。

大宝靠在玄关处的墙壁上,痴痴地望着对面的柜子。

柜子的门缝里,露出一角婚纱,殷红的血迹在白色的婚纱上格外醒目……

2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过后,天色放晴,天气凉爽了不少。

某国的海滨浴场又聚集起不少游客,晒太阳的、游泳的、玩沙的,熙熙攘攘。

一名欧洲面孔的小伙子似乎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美丽的海洋,一头扎进海水里,钻过海浪,向远处游去。淡蓝色的海水中,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正在浮浮沉沉,随着海浪向他翻滚过来。这是传说中的漂流瓶,还是海洋垃圾?

好奇的小伙子加速向它游了过去。

越游越近,眼前的物体却越来越大,小伙子用力一蹬水,游到物体跟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完全松弛了的、泡得发白的人脸。

这一惊,让小伙子连续呛下了几口海水,他连忙闭住气,掉头向海岸游去。

“Help! Help!”小伙子一上岸,就尖叫了起来。

游客们纷纷用疑惑的眼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海面上,有一些浮浮沉沉的黑点,顺着海浪推送的方向,慢慢向海岸漂浮过来。

“那是什么啊?看不清。”一名中国游客眯了眯眼睛,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向远处看去,声音顿时变得尖厉而颤抖,“我的天!是死人!有几百个死人!”

有听得懂中文的人,将这个发现翻译成英文。英文又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海滩上迅速传播开来。海滩上立即炸了锅,就像是刚刚烧开的沸水一样,到处都是嗡嗡的热议声。有人还在眺望海面指指点点,有人则收拾东西赶紧逃离了现场。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警方的耳朵里,四艘海警的快艇从码头出发,呼啸着向黑点密集区疾驰而去。远远的,听不到声音,但是看着海警快艇上的人夸张的肢体动作,看来事情不小。

不一会儿,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两架直升机飞越海滩,向事发地飞了过去。

五分钟后,海滩上驶入十几辆警车,几十名警察开始疏散海滩上的游客。

“怎么了这是?”刚才用望远镜的中国游客拉住一名华裔警察,问道。

“海难。”华裔警察简洁地回答。

“海难?船翻了吗?”游客问道,“是刚才那场暴风雨导致的吗?”

警察没有再回答他,一边拉警戒带,一边疏散着其他游客。

海滩上的车越来越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政府官员的轿车,陆陆续续来了近百辆。海面上的快艇也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旅游摩托艇也被临时征用了,在海面上划出纵横交错的白色水花。海滩上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刚刚赶到的医生、警察和官员,还有刚刚由快艇从海面上拖回来的人,有的活着,但大部分已经死了。

询问幸存者的警察、抢救遭难者的医生,还有各种科学技术工作者,都在海滩上忙碌着,一时间,海滩上乱成了一锅粥。

被打捞上来、仰卧在海滩之上的人,已经近百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是不同人种的脸庞,但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些人的身上,并没有本该穿着的救生设备。只有十几名幸存者,是带着救生圈上岸的。

医生们逐个检查着失去意识的人的生命体征,确定已经死亡后,会将白色的尸袋盖在尸体上。很快,海滩上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着的黑点,逐渐变成了白点。

一个年轻人,全身湿漉漉的,抱着一个红白相间的救生圈,蜷缩在海滩一角的岩石边,双眼无神、瑟瑟发抖。

两个中国面孔的人走到年轻人的身边,关切地询问道:“你好,你是中国人吧?我们是中国大使馆的。”他们是各国使馆中最早抵达现场的,但转了一圈,从现场的情况看,海滩上的伤亡者和生还者里,好像没几个中国人。

年轻人微微点了点头,依旧麻木地蜷缩在岩石边。

两人互相看了看,一边登记信息,一边继续追问道:“你一个人来的,还是有家人朋友?”

年轻人又摇了摇头。

“走吧,我们先送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其中一人弯腰把年轻人搀扶了起来,似乎感受到了年轻人的身体依旧在发抖,于是安慰道,“没事了,都过去了,活下来了就没事了。”

另一人则准备拿走年轻人手中的救生圈。可是,他拽了几下,都没能把救生圈从年轻人手中拽出来。

“没事了,别怕,我们会把你安全地送回去的。”他们安慰着年轻人。可是,无论怎么说,年轻人依旧死死地拽着救生圈不肯撒手。

即便坐上了使馆开往医院的轿车,年轻人依旧紧紧抱着那个救生圈。

那种全身僵硬的姿势,和海滩上的上百具尸体一样。

仿佛时间已经停滞在某一刻。暴风仍在呼啸,巨浪从未远离。 JOfHr/zTgTPtpBxAaPpPQZ4RGeRttZarYMMhlQf6KNKq1gNPxXyODUTyKRW3FO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