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一则诚、二则伪:极简主义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传习录·陆澄录》

人类的通病在于,拥有太多时绝不肯失去任何东西,哪怕这个东西对他已毫无用处。这是典型的物欲,物欲可以遮蔽良知,当人的良知被物欲遮蔽时,最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倘若一个领导者是这样,那对组织、团队而言,无疑是个灾难。因为把问题搞得复杂后,你很难轻易解决问题。若是抽身而出,会让你的团队成员看到你“无能”的一面。

没有人会追随一个“无能”的领导,若想让人追随你,你必须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其实这种能力,也不需要过多地去心外求索,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即可。

良知无由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即是知行合一。良知喜欢简约,不喜欢复杂,因为在刹那的反应中,你不可能有过多的心思考虑太多。所以追随你的良知,你就能成为极简主义者,人人都喜欢简单的事,更喜欢简单的人,自然,你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追随你。

王阳明曾说过,世间万事万物,越真切越简易,越简易越真切。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都是真切的事,也特别简易,倘若吃饭和睡觉非要讲究些排场,那就烦琐了。

王阳明的这段话就是我们今天常常听到和谈到的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提倡把事物简单到极致的一种哲学思想。14世纪的英国人奥卡姆总结“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就是极简主义的另一种表达。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也是这种思想的表达。

在介绍如何做到极简主义的心法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和王阳明有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阳明的弟子安徽人刘韶,他正在做地方官。身为领导人,刘韶在领导工作中有很多苦恼。他对王阳明说,自从拜您为师后,后悔平时兴趣太泛滥,导致没做成一件事,每天都把时间花在处理一些琐碎庞杂的事情上,很是不得要领。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让我提高工作效率呢?

刘韶的烦恼可能是很多领导者的烦恼,他们每天都在生活和工作上忙得四脚朝天,总感觉所做的事琐碎庞杂,可真正做成的事却寥寥无几。尤其在领导工作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身累心累,最后累得对工作毫无兴趣。

是不是方法出现了问题?还是真的就有那么多琐碎庞杂的事,使人无法完成?

我们来看看王阳明是如何说的。他首先就否定了刘韶想要找到提高效率的简单方法的念头,他说:你想寻找简单的方法来应对工作,这本身就是化简为繁,找方法本身就是多此一举。简单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遵循天理。

感到忙碌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忙碌后没有给你带来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感受不到价值的实现,这才是问题。王阳明的看法是,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那说明你忙碌的重点不在天理而在人欲。

天理只有一个,人欲则千差万别,所以,遵循一个天理就是简约,就是极简主义,而服从千差万别的人欲则是繁杂,则是人欲主义。

按照王阳明的意思,你之所以每天都在忙碌,而且感觉忙的只是琐碎庞杂的事,却又做不成一件事,归根结底,你忙的事不是遵循天理的事,而是在遵循私欲。

什么是天理?什么又是私欲呢? 工作中的天理就是工作本身,凡是和工作无关的都是私欲 。比如认真工作就是天理,不想认真工作却想得到更多物质就是私欲;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天理,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私欲。

王阳明指出,一个人一心想着满足个人私欲,那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他会计较利害得失。人一旦计较利害得失,就必定会受制于毁誉荣辱之心和得失之心。荣辱之心相互纠缠,是非之心相互排斥,做起事情来就会瞻前顾后,想得过多,受到太多杂念的牵制,如此反反复复,颠倒背逆。如果这样去做事情,注定会非常麻烦而且困难。

刘韶所谓的“琐碎庞杂”的事,其实并不是领导者工作中应该做的那些事。在工作中只有一件事:完成你应该完成的工作本身,除此之外,就是琐碎庞杂的事情了。

如果一个人真能做到遵循天理,那他会发现工作本身所带来的愉悦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代替的。他同时也会发现,专注于工作本身时,其他所有的私欲竟然消失不见了。王阳明说,只要存了天理,就等于去了人欲,正是这段话最好的注解。

人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不易是正常的,因为无论是什么工作,无论是什么生活,都有难处。但倘若感受不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就有很大问题了。这说明,你没有用心对待你的工作和生活。孟子曾说,人生的修行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只不过是把丢失的心找回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找到极简主义的天理,并没有难度。天理虽然有万千面貌,但都在我们的心中,心只有一个,我们只能向我们的心去寻找答案。只要根据自己心中的良知来判断是不是出自公道的天理,这样做事情最简单,也是使事情极简的唯一方法。

奥姆卡剃刀定律所说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倘若站在王阳明的角度来说,所谓“实体”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外物,更指的是我们内心的私欲。唯有私欲多,才会产生那些外物。

图1-5

由以上的叙述,我们基本可以得出极简主义的王阳明心学心法来。

第一,极简主义的本质就是真,“一则诚,二则伪”。“一”就是一心一意,“二”就是心意之外还有别的想法。王阳明的弟子去参加科考,王阳明嘱咐他说,心无二用,一念在得,一念在失,一念在文字,是三用矣,这就是伪了。伪必不能成事。领导者在对人对事上都要抱着这种态度,要“一”不要“二”。

第二,王阳明说:“见人之为善,我必爱之;我能为善,人岂有不爱我者乎?见人之为不善,我必恶之;我苟为不善,人岂有不恶我者乎?”也就是说,极简主义的本质是为善,因为善是真,恶是假,善是一,恶是二。

第三,尽心于自己的事。王阳明说:“君子之学,求尽吾心焉尔。故其事亲也,求尽吾心之孝,而非以为孝也;事君也,求尽吾心之忠,而非以为忠也。”意思是,只尽孝尽忠即可,不能企图让人赞赏你是孝子忠臣。领导者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有任何私心,让团队成员成长就是让领导者自己成长,不能奢望得到别人的鲜花和掌声。

任正非说,未来的胜利一定是极简的胜利,只有领导者先做到极简,才能让他人极简,才能让组织和组织的产品极简。拼多多的黄峥则说,当你做判断时,你需要用你的头脑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你需要的不是智慧,而是面对事实的勇气,这种勇气的来源不是别的,而是用理性、常识来判断。

常识是一目了然,毋庸置疑的,它属于王阳明所谓的良知。而良知会被我们成长的环境、各种学习形成的偏见和个人利益遮蔽,祛除这个遮蔽,只用良知来判定,这就是极简。

《人民日报》曾发过一篇谈极简主义的文章,它的受众看上去是全体人类,其实更像是领导者的极简心法。其入门法则就是: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然后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追求,从而获得最大的成就。

1. 欲望极简

(1)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

(2)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企图心上,对领导者而言,这种企图心就是进化自己,顾及他人。

2. 精神极简

(1)了解、选择、专注于一到两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自身。

(2)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3. 物质极简

(1)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2)宁缺毋滥,不囤东西,不用便宜货、次品。

(3)精简出门行头,只带“手、钥”。

4. 信息极简

(1)精简信息输入源头,避免与己无关的娱乐、社会新闻。

(2)定期远离互联网、远离手机,避免信息骚扰。

(3)APP使用少而精,删除长期不使用的应用。

5. 表达极简

(1)写东西、说话,尽可能简单、直接、清楚。

(2)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

6. 工作极简

(1)不拖延。

(2)及时清理电子邮件。

(3)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

7. 生活极简

(1)不做无效社交。

(2)锻炼。

(3)穿着简洁、不花哨。

(4)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5)喝白水和纯果汁,不喝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的碳酸饮料和果汁。

图1-6

实践极简主义的方法、角度有很多,关键点却只有两个:第一,要行动起来;第二,你要知道,所谓极简主义是存天理去人欲的呈现,是追随良知的必然。

企业领导人们或多或少都拥有这种极简主义信条。比如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经过媒体训练,说话又太直白,难免会说错话,希望大家能够原谅。”他说得没错,任正非的讲话的确都是大白话,都很直白。“直白”恰好是他有力的武器,也是极简主义在表达上的表现。

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的胜利是极简的胜利。如果我们能做到极简,这世界还有谁能打赢我们?”在任正非看来,领导者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极简的,极简是对准客户的,外部要极简,留给自己的则是极其复杂的。复杂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这就是领导者任正非的极简主义。

格力电器领导人董明珠最爱吃的食物是青菜,最爱喝的饮料是白开水,最喜欢的锻炼方式是快走,她承认自己没有什么娱乐,也没有什么朋友。这种在别人看来寡淡的生活,恰好是她的极简主义。

1519年,王阳明在南昌平定朱宸濠叛乱时对下属说过这样的话:做任何事前都要心中有谱,第一步是把事情简化,简化到极致;第二步是用最少的办事人员;第三步才是管理人员。 这是做事的玄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人不如少一人 。世界上最没用的是管理人员,其次是办事员,最后则是事情本身。事情少而精,太多的人反而是累赘(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凡今作事,贵在谋始)。

他曾明确地指出:只有天下之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本。至诚即极简,大本即人心。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其实都是天地诚心诚意、简单地创造出来的。天地创造万物时没有任何私欲,只是自然而然地真诚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包括创造人类。世界上的事其实也是这样,看似复杂,但一切事都由人的心制造出来,只要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就是人类的良知,只要肯致良知,那一切就都简单化了。

复杂的问题往往都掺杂着私欲,剖开私欲,即见人心。

领导者在自我极简的同时,也要让员工拥有极简主义。如何让员工做到极简呢?只要遵守 “四极”法则 。所谓四极法则就是: 极自然、极朴素、极通透、极和谐

第一,极自然。王阳明有弟子来听课时,着装正统,正襟危坐,每走一步路都小心翼翼,王阳明就对该弟子说,圣人是不受这样束缚的。第二天,该弟子穿了身乞丐服,摇着蒲扇来了,王阳明又提醒他说,圣人从不标新立异。这个弟子傻眼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符合王阳明的胃口。

王阳明对他说,你来的目的是听课,听课就是你的工作,就是极自然之事,只要真诚地把课听好就是知行合一,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做作和矫饰。所谓极自然,就是不做作、不矫饰,忠于职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琢磨歪门邪道,或者刻意去做工作之外的事引起别人的注意。

第二,极朴素。有弟子问王阳明,秦始皇焚书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王阳明的回答是,如果秦始皇不是出于私意,那就是正确的。因为战国末年,各种解释经典的书五花八门,经典如果是一张素描,那么那些解释经典的书籍就是为素描增颜加色,最后我们根本看不清画的本来面目了。按王阳明的意思,只要留住那些经典即可,而经典是永远质朴、无文饰的。

在工作中,如果你一心扑在工作上,那就会减少各种各样的欲望,专心做自己的事,从心灵上而言,就显得质朴无华,简单朴素。而你一旦用心在工作上,也自然会找到简洁高效的工作方式,这就是极朴素。

第三,极通透。王阳明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被各种欲望纠缠,只关注在做事上存天理,那他的内心就是通透的。而内心的通透能使其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都显得通透、简单、真实、城府不深,这样的人在任何生态环境中都是他人喜欢的对象。

所谓极通透,就是要求在工作圈内人与人的关系简单透明,没有什么“密室政治”。倘若不通透,你既要工作,又要搞办公室政治,如此分心,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办公室政治,你都不可能搞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通透无比,那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个境界:极和谐。

第四,极和谐。和谐不是看上去大家你好我好,而是可以毫无防备地进行良知交换。每个人如果极自然、极朴素、极通透,那整个团队自然而然就会和谐无比。王阳明曾说:世间人常常计较利害得失,所以丧失良知。其实计较利害得失,所丧失的不仅仅是良知,还有你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四极法则是领导者自我管理和向员工输入的根本法则,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去掉多余,凡事找规律,基础是诚信;二是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三是“一张纸制度”,也就是无论多么复杂的工作内容,要在一张纸上描述清楚;四是要坚决反对虎头蛇尾,反对繁文缛节,反对老好人主义。

正确运用四极法则,就能让员工欲望极简、精神极简、工作极简、生活极简。四极法则就是让人用最简单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并取得最好的成效。它是做到极简主义的唯一法门,也是王阳明心学在工作中提升效率的最好运用。 l64VCMFIKo7yBHtxNQL3xeSE52j0EFYEGXl132Sso0kp6+MUbH95SG/z/Ci+Xa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