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古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继司汤达、巴尔扎克之后法国十九世纪小说史上的第三位杰出代表。 他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卢昂城的一个医生世家, 看惯了手术刀的他不相信宗教,崇拜真实。他把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作为小说创作的最高原则。在艺术上,他独辟蹊径,创造了所谓的“纯客观”艺术,丰富和发展了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它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外省生活场景,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画卷。福楼拜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人物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无情的鞭挞和嘲弄。除此之外,他还批判了庸俗的浪漫主义,揭露了教会的形式主义。在小说中,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描写了喜爱幻想,渴望浪漫爱情的爱玛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淡无奇而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这是一个爱情和婚姻的悲剧,而这个悲剧是浪漫主义的幻想和现实生活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

爱玛出生于外省一个庄园主家庭,十三岁时,父亲把她送到修道院接受贵族教育,读过一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她感情热烈,想象力丰富,梦想传奇式的爱情。包法利先生是一位乡镇医生,在医治卢奥老爹的腿伤时,爱上了他的女儿爱玛。爱玛也自以为爱上了他,在包法利的前妻杜比克夫人去世后,她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嫁给了他,成了包法利夫人。

爱玛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她的天真使她总处于幻想中。但是,嫁给包法利医生后,她的幻想成了泡影。包法利因循守旧,谈吐平庸,感情迟钝,与爱玛幻想中的骑士相差甚远,为此她深感苦闷。正在这时,安德威烈侯爵邀请包法利夫妇到沃比萨参加舞会,这是爱玛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在衣着华丽的贵族男女的舞会上,一位举止优雅的子爵邀请爱玛共舞。这天晚上她看到了上流社会中人们的奢华生活。从那以后,爱玛满脑子都是沃比萨的舞会,她向往舞会的豪华,幻想着自己也能过上贵妇那样的生活。她变得越来越乖戾任性,身体也日渐虚弱。

包法利先生出于对妻子健康状况的考虑,无奈迁居永镇。在那里,她碰到了年轻的文书莱昂。他英俊潇洒,而且也有着浪漫主义思想,他们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可是莱昂始终把对爱玛的爱深埋心底,错把她当成可望而不可即、冷若冰霜的贤妻良母,就到巴黎读书去了。爱玛灰心失望,生活也更加烦闷了。

百无聊赖的生活、灵魂的苦闷、对爱情的渴求使得风月场上的老手罗多尔夫一出现,爱玛就落入了他设计好的爱情陷阱中。爱玛按照幻想的模式疯狂地投入爱恋,给他买了很多礼物,还要求他带她私奔。而讲求实际的罗多尔夫在厌倦了她的身体后就甩了她。爱玛的梦想破灭了,大病一场,但她依然被幻想牵着走,依然按照小说里的模式设计自己的生活。

夏尔带她去卢昂看戏散心,不料在剧场碰到了莱昂。莱昂不再是当年那个羞羞答答、含情脉脉的青年了,他向爱玛求爱,两人旧情复燃,频频幽会。不过,她的偷情没给她带来幸福,倒给投机商人带来了可乘之机,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债台高筑,家产被封。

为了向丈夫隐瞒真相,她四处奔走借钱,并求助于情夫和所谓的“正人君子”,但一一遭到拒绝。她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服毒自杀。包法利先生悲痛欲绝,只能抱怨命运不公。后来他破产了,抑郁而终。 6Gtej2DywBwgJqzX0cqwmUG3o5jZKlxpzpVuBQ8Ub4rYqrRJ1VeEOM8fYg0A6E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