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散户的业绩

正如本章开篇时所问的三个问题的情况,说到散户的投资业绩,其实很多散户对于自己的投资并没有很充分的了解。也许散户可以清楚地记得自己最近买的一只股票是赚钱还是亏钱了,但当被问到整个投资组合的表现如何时,很多投资者就不是很清楚了。很多散户甚至无法想起自己所持有的投资组合中还有哪些股票,那些股票又是以什么价格购入的。

正是因为散户对于自己的业绩不甚了解,他们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会表现得比较激进,爱冒险,结果往往遭受更大的损失。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台湾地区,包括笔者在内,各国学者在全球各个市场、各种不同的资产类别里都有类似的研究发现。这些研究均表明,广大散户就平均投资收益而言是亏损的,或者至少说是跑输大盘的。散户的损失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和佣金的方式交给了政府与金融机构,而另一部分则是轻易地转移给了对手方——高投资水平的金融机构。由于大多数散户没有明确的投资策略,因此在投资过程中,非但没能给自己创造财富,反而不知不觉地给自己的财富带来了巨大损失。

当然,衡量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标准。但是上述的散户表现,其实不只是局限在台湾地区这一个市场,而是在全球各个市场、各种不同的资产类别里面都有类似的现象。广大散户投资业绩主要的两个特征是:第一,明显跑输大盘,在有些国家或者某些时期,甚至是持续亏损的;第二,他们的很大一部分损失是通过税收和佣金交给了政府与交易所,还有一部分损失是把自己的财富通过交易,白白转移给了资本市场中水平更高的金融机构等其他投资者。由于不了解自己的投资策略,散户在投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对自己的财富造成了损害,而且在损失发生后,还完全不自知地一直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我们将采用两种方法为上述论断提供佐证。第一,将所有散户的投资组合整体看成更大的投资组合,想象成所有散户在一起进行的投资,就如同一家大基金公司。如果我们开办这样一家大基金公司,基金完全跟踪散户的投资策略:当市场中的任何一个散户买入任何一只股票时,我们所开办的基金公司也买入同等数量的该股票;当市场中的任何一个散户卖出任何一只股票时,我们所开办的基金公司也卖出同等数量的该股票。那么,统计数据表明,这种模拟散户投资决策而建立的假想基金,无论在美国1991—2000年的10年投资历史里,还是在国内最近8年的投资历史里,或者在北欧市场里,都是一种明显跑输大盘的令人失望的表现。

第二,比较散户买入和卖出的股票的业绩。可以想象,如果投资者在卖出一只股票的同时买入另外一只股票,那么该投资者必定认为他卖出的这只股票今后的业绩会相对差一些,而他买入的这只股票今后的业绩会更好一些。投资者之所以选择换仓,是由于投资者认为换仓可以给他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但是,根据我们对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数据的长期研究,真实的投资结果和散户的预期恰恰相反。在换仓之后的半年、一年以及两年的时间内,散户买入的股票的表现明显不如卖出的股票的表现。也就是说,投资者本以为买进股票或换仓之后可以获利,但事与愿违,他们非但没有获利,反而遭受了损失,或者至少比不换仓的情况收益更低。

行为金融学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很多国家的资本市场里,仅有5%~10%的散户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有持续跑赢市场的优异表现,而绝大多数散户的长期投资业绩并未能跑赢大盘。其中,一半左右的散户的业绩和市场表现没有明显区别,另外有1/3左右的散户的业绩则长期跑输大盘。

以上所讨论的都是散户在扣除交易成本(包括交易税费、佣金和交易冲击成本)前的投资总收益,散户在扣除了交易成本之后的净投资收益则更低。

很多投资者认为只要自己投资越积极,对自己的投资过程掌控得越充分,就越有可能获利。也就是说,很多散户认为交易的频率越高,他们所获得的收益也会越高;交易的频率越低,他们所获得的收益也会越低。但令研究者惊讶的是,如果将散户的交易频率与他们的业绩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交易频率和投资收益其实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交易越频繁的散户,他们的投资收益率越低。这种低收益一方面反映出投资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并没有掌握准确的信息,因此导致错误的交易和投资损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交易成本对于投资者收益的侵蚀。

本书的部分内容,就是想利用国内和国际的一些研究成果来证明,其实散户在投资股票的过程中,业绩并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讲,散户的投资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反映在他们的投资业绩上,就是散户的投资业绩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并不十分信服,因为很多时候,投资者觉得自己前段时间投资的股票似乎是赚钱的。同时,也有一些股票投资者认为,如果只是被动地购买基金,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就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空间了。与其坐视自己遭受损失,还不如去买股票,至少还能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进行仓位的调整和选股的调整。这些想法虽然没错,但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即散户自己做出的投资决策比专业人士的决策更好。可是如果这个基本假设并不成立,那么很可能散户在交易的时候给自己带来的唯有损失。

此外,本书后面的章节还会讨论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真实的统计结果之间的差异。或者说,每个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和学者通过长时间大样本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笔者认为这既有投资者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散户对于投资不够了解的原因。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会有非常强烈的选择性记忆。首先,投资者往往会对自己获利的交易印象深刻。例如,投资者经常会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炫耀自己的投资业绩,谈论最近买了哪些优质的股票,或者展示这些股票让自己获利多少。与此同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性地忘却那些不太成功的交易。如果自己的投资没有赚钱,投资者很可能不会卖掉这只股票,即很难主动做出所谓“割肉”的举动,反而会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希望有一天能“咸鱼翻身”。结果,很多投资者都会把这种浮亏的投资一直保留在自己的投资组合里面。因为没有出现实际亏损,投资者就会觉得自己并没有亏钱。这种思考方式和投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损失,也往往让投资者高估了自己的投资业绩和投资能力。

其次,投资者在相互沟通的时候,存在选择性偏差。散户在听到朋友介绍他们的投资业绩和投资表现时,往往都是听说他们买了较好的股票,在这些股票上获利颇丰。但如果我们认真考量这些自夸的投资者整个投资组合的业绩,就会发现他们的投资业绩可能并不怎么样,甚至有些人还有不小的亏损。但当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性地描述一两次特别成功的投资业绩。如果市场上的众多散户都存在类似的选择性记忆和倾向,可以想象,投资者在市场上听到的就都是类似“投资很容易,赚钱很容易,只要买股票就可以赚钱”这种说法,而事实是大部分散户基本上都不可能通过股票交易获得超过大盘的投资表现。

正是由于这种选择性的信息提供,很多散户会莫名地相信自己的投资能力。这些投资者越自信,就越倾向于进行频繁的交易。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越是频繁交易的投资者,业绩越差。

除此之外,散户还必须认识到另外几个导致业绩变差的原因。第一,散户在考虑自己的收益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市场里面往往充当提供流动性的角色。也就是说,在机构投资者准备卖股票的时候,是散户积极地接盘;而在机构投资者买股票的时候,也是散户积极地把股票卖给机构投资者。从一定程度来说,散户在投资的时候,同时为机构投资者或者其他专业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额外的流动性服务。因为散户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这种流动性服务,所以本来应当得到市场的补偿和鼓励。在此前提下,散户的表现应该不仅仅能得到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且应该比其他投资者的收益更高。但是,这却与笔者和其他研究者在全球资本市场发现的结果大相径庭,即散户的业绩事实上明显跑输大盘。

第二,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高。由于散户的交易金额比较小,交易成本比较高,所以散户真正获得的最终净收益可能和纸面上看到的股票表现有很大差距。根据我们在美国的研究数据,在20世纪90年代,交易成本占到投资者总收益的0.7%~0.8%。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低一些,散户的总交易成本往往在0.2%~0.3%(包括佣金、税收和冲击成本)。但正是由于相对低廉的佣金,中国投资者的换手率要远远高于国际投资者。中国散户的换手率基本上为500%~900%,而美国散户的换手率仅为80%~100%。在不能提升投资业绩的前提下,较高的换手率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散户的投资成本,降低了投资者的费后或税后的净投资收益。

第三,不少散户在投资的时候只考虑收益,不考虑风险;只考虑自己是否赚钱,不考虑自己为赚钱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承担了多少风险。同时,投资者往往对投资的基本理念缺乏必要的了解。正是因为他们对于投资收益来源未能充分了解,因此不能区分自己在股市中获利是因为自己的投资能力,还是市场的大趋势,抑或碰巧运气不错。有时,投资者虽然赚钱了,但这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譬如,有些投资者把资金投在了一只风险较高和波动性较强的股票上,随着股票大盘的上涨,他所购买的股票因此也赚了钱。但是因为对投资业绩的来源不是非常清楚,散户会错误地以为自己挑到了好股票,所以不愿意卖掉这只赚钱的股票。不幸的是,随着之后市场的调整,他所买的股票往往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于是他又把之前的收益都还给了市场。

投资者在考虑自己的投资业绩时,往往用是否赚钱作为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单只股票的涨跌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大盘表现的影响这一事实。虽然有时候他们在赚钱,但同时可能冒了很大的风险。他们赚钱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股票大盘处于上涨阶段,有时候他们所赚的钱还不如直接投资股票大盘。投资者往往认为只要赚钱了,就代表自己有很强的投资能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他们选择简单地买入指数型基金或者股指期货,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就是散户对于投资收益来源没有准确理解的表现,事实上,散户偶尔赢利往往只是因为大盘的波动。投资者真正需要做到的是在考评自己投资业绩的时候,更多地想到自己的收益是不是足以超过大盘的表现,是不是足以值得让自己花时间进行这个选择,是不是足以涵盖自己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散户应该更多地投资于股票指数或者基金,从而获得更平稳也更持续的投资收益。但是,如果投资者对投资、风险、业绩和自身的能力都不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合理投资,提升业绩又从何谈起呢? azzESXwgoLvQE26kjl9Gk+zXpcNycjF7nA1+DK22cgoilgEDk/fA5tgj/5i7gz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