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只有中国才把医疗当作“消费”,所以很多人认为,花了钱就必须有好结果。
我每次都会向患者反复强调,花很多钱可能不一定会得到好的治疗效果!毕竟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很大,有效率只是一个百分数,当用到具体某一位患者身上时,能否获益却是未知,所以,对每一个患者而言,治疗效果都是未知的。
有一个东北患者,肠癌肝转移,不到50岁,肝里都是转移灶,找到我们时坚决要求治疗。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可以首先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效果还不错,但当时尚未进入医保报销范围,一个月要六七万元的费用。这让他和家属十分矛盾,尤其是妻子,舍不得钱却又不敢明确说,满心的无名火都发向了医护人员,各种找碴儿,发药慢了、换液速度慢了。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说:“人是需要相互理解的,我们医务人员理解你患病的不幸,积极为你治疗。你和你家人有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痛苦,但不意味着可以随便转嫁给为你辛勤服务的医护人员,这会让他们很伤心。”
社会上很多人在面对医患矛盾时会将矛头指向医护人员,认为患者是弱者,不分青红皂白舆论一边倒,这是不对的。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高负荷的精神压力,需要理解和支持。医患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才能真正一起去面对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并渡过难关。还好,该患者一直定期看我的门诊,已经5年了,疾病还在控制中。几十年来,我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并要求我的学生也做到:作为医生,守好我们的本职,用我们的专业水准为患者提供帮助。
事实上,每一个负责任的医生都会对病人有所选择,不是挑选贫富或美丑,而是选择信任,因为只有相信医生、依从性好的患者,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