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与金钱的关系,很现实也很赤裸裸,能看到很多真实的人性。
一个女孩,27岁,胃癌,找到我时已经末期了。全家人都知道预后不乐观,但依然坚持要做最后的努力,不放弃一丝机会,母亲把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女儿也积极配合治疗。实际上,我很清楚她可能连坚持半年都很困难,但他们还是坦然面对,积极争取,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一种有着正常关系的家庭,无论是家人还是医生,都期待奇迹出现的时刻。尽管最终我们还是无法逆转疾病的发展,但每一个人都没有留下遗憾。直至临终时刻,女孩和我们才知道他们是她的养父母。
另一个女孩的遭遇却完全不同。
她和男朋友一起去英国留学,出国前做了一个胃镜,说是有胃溃疡,医生要求她复查,但她没有重视,没复查就直接出国了。半年多后,症状越来越重,再做检查,发现是胃癌晚期。
双方父母都陪着女孩来到我们的病房,看上去都是经济状况和知识素养不错的家庭,两家应该已有婚约,只是还未办手续,但子女已经以夫妻的名义一起出国。女孩查出胃癌后,亲生父母认为准婆家应该承担女儿的治疗费用,准婆婆也表示“一定全力以赴”,但女孩的母亲一走,准婆婆马上办理出院不治了。
冷酷得令人愤怒!我忍不住对这个准婆婆说:“这么年轻的生命,你们一点尝试都不愿意做吗?”对方没有回答,坚持要出院。
可以预见这个女孩的结局,也大约能猜到她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令人扼腕。更引人深思的是,这个女孩已经是成年人了,为何能把自己的生命主权轻易地拱手让人?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是吗?
夫妻亦如此,如果其中一人罹患癌症,那么生命的主权属于谁?
倾家荡产去看病,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我们在这里不去探讨医疗体制的问题,但我想说说,夫妻二人,不同的人生病,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实际会有所不同,这里面很微妙。我见到许多的家庭,谁的经济地位优越,谁就有更多的决策权。
一名男患者,胰腺癌,不到50岁,女儿正在上中学。胰腺癌被称为“癌王”,是一种非常恶性的肿瘤,目前还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我告诉他,目前的治疗不仅不能获益,反而会降低生存质量,不建议让家庭背上这么大的经济负担。但患者本人坚决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来治疗,他妻子也表示就是卖房也要治。
他们夫妻自己的决定,我无话可说,但我一直在想,明知人财两空,还要不惜一切代价,留下的母女二人未来怎么生活?
而另一对开小饭馆的夫妻则做了不同的决定。丈夫胃癌晚期,坚决要出院,他希望把钱留给子女和妻子。
对癌症晚期患者不惜一切代价续命的做法,一直存在争议,在金钱与医疗之间,永远会存在伦理的困境。医疗上的无效投入,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连发达国家也不主张无谓的浪费性治疗。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而定,不要为了治疗而治疗。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也许我们都应该跳出来思考生命的价值。很多时候,“不惜一切代价”更多是表明一种态度,即对生命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其实,不留遗憾的方式很多,我特别推荐电影《遗愿清单》。
你是否曾想过,当某个人有一天身患不治之症,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电影里说,人在进入天堂之前上帝会问两个问题:你快乐吗?你让别人快乐了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可以上天堂了!电影中两位身患绝症的老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选择结伴去完成他们曾经的梦想,而不是躺在病榻之上接受痛苦的治疗和他人悲悯的目光。
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度过宝贵的一生而不留遗憾?这不仅是癌症患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常面对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