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家庭的道德价值

孩子们学着用父母的眼光观察世界,像父亲那样尊重母亲和奶奶,尊重妇女,尊重人。

乌克兰民间对幸福家庭的理解,我们伟大的诗人伊·普·科特利亚列夫斯基是这样描绘的:“家庭是个温馨、宁静的地方;在这里,人人都自在、快乐、幸福……”每当我琢磨“家庭和谐”这个大而内涵丰富的概念时,脑海里就会立即浮现出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一家。阿列克赛是集体农庄庄员,一个乡亲们都尊重的人。他和妻子玛丽娅曾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现在我们又在培养他们的三个孩子。

让我们这些老师感动的是,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是那样地相爱、坦率和真诚。正是父母和子女的这种关系,是每一个期望掌握家庭教育奥秘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的。

玛丽卡刚刚推开门,母亲就从她的眼神得知女儿遇到了麻烦。她轻轻地问:“今天怎么了,我的小女儿?”于是女儿告诉妈妈,今天算术测验,题目难,计算时可能出了点错……看到祖母神色忧愁、默默无语地坐在窗前,孩子们就会不安地走到她的身边,问:“奶奶,您哪儿不舒服?我能为您做点儿什么吗?”放学以后,休息一会儿,奥列霞、彼特里克、玛丽卡就开始做家庭作业。用自己的力量做好每一件事情,是家里的一个重要规定。

有一次开家长会,大家谈起了这家的孩子,夸他们细心、温存、荣誉感强,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于是班主任对母亲说:“尊敬的玛丽娅·米哈伊洛夫拉,给大家讲讲,讲讲您是怎样教育孩子,在孩子心灵培养这些珍贵品质的吧!要知道,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些品质还像空中飞翔的小鸟,看得见,却抓不到手。”

妈妈笑了笑说:“我和丈夫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我们每天都要上班:丈夫在畜牧场;而我,冬天在畜牧场,夏天或者在地里,或者在打谷场和果园,反正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干活。孩子们和奶奶一起待在家里。我们家有一个谁也不能破坏的规矩,这就是孩子学会了走路就要学着干活,不光为自己干,还要为别人干。孩子必须尊重别人,必须用人的眼光看待人。我们没有时间专门教育孩子。所以,怎样教育孩子,还是请那些不用上班、在家专门教育孩子的家长谈谈吧……”

我们这些教师、家长终于明白了,母亲说的好像没有教育的做法,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教育。

母亲所说的教育——那个不能破坏的规矩,它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它的实质,就是在人和人之间建立高尚、美好的关系。使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一家紧密团结的那种精神力量,我们在其他家庭也看到了;对它,我们已经思考了不止一年。现在答案变得清晰了:最具有教育力量的精神财富,是家人间的相互关心和尊重。在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家和其他许多美满家庭里,都充满了对人、对人的义务的崇敬之情。

强大的精神教育力量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孩子们学着用父母的眼光观察世界,像父亲那样尊重母亲和奶奶,尊重妇女,尊重人。可以说,妇女——母亲和奶奶成了家庭的情感、审美、道德和精神中心,是家庭的首脑人物。父亲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孩子们今天祖母和外婆的身体怎么样。无论他有多忙、有多么紧急的事情要办,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奶奶、妈妈的健康。女儿玛丽卡一生也不会忘记父亲三十岁生日那一天的情景。庆祝喜宴已经准备就绪,客人们就要来了,外婆却突然生病。“还管什么生日!”——父亲说着,赶紧把外婆送进了医院。

母亲在家长会上说的规矩,它的实质就在于必须用人的眼光看待人。奥列霞(最小的孩子)四岁那年外婆去世了。孩子们在外婆坟前栽上了鲜花,在自家的屋旁也栽上了玫瑰,孩子们把它叫作“外婆玛丽娅玫瑰”。每年的五月(外婆是五月去世的),三个孩子都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到外婆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艳的玫瑰。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家把这一天叫作外婆日。

也许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谈论什么坟前的鲜花、外婆的玫瑰、外婆日;但是,如果没有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没有它们,家庭也就没有了精神的支柱。法国有一句古老的民谚:生者如果忘记了死者,死者就会报复。生活告诉我们这种报复是残酷的,它会使充满生机的肥沃土地长出满身荆棘的野生灌木——使人心硬如铁、冷漠无情、小气吝啬;而以尊敬、爱戴的心情纪念逝者,则会使活着的人更加生机勃勃。坟前的鲜花、外婆的玫瑰、外婆纪念日……它们就像植物的根须,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用它滋养人性这棵大树的枝叶。

在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家,父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珍惜母亲。夏天和早春,畜牧场的活儿要比在大田栽种甜菜轻松一些,于是在大田活重的时候,父亲就去大田工作,让妻子去畜牧场。父亲总是挑最重的活儿干,孩子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学习父亲,也用一个男人刚强、大度的胸怀拥抱母亲。

在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这样的家庭里,教育的艺术在于:在家人的相互关系中,爱情与幸福是和庄严的义务、辛勤的劳动以及父母的榜样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正是人与人之间这种美好的关系创造了家庭的精神财富。阿列克赛·马特韦耶维奇和玛丽娅·米哈伊洛夫拉的孩子们之所以勤劳、诚实、热情,是因为他们最亲爱的人——父亲和母亲——为他们树立起了人的崇高形象。父亲一方面以自己为榜样,向孩子们展示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有的哪怕是最细微的精神特点;另一方面,从小就培养他们敏锐的良知,要求他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做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如果用几句话来表达家长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严于律己的人。要让孩子们做到——这里我要夸张些说——即使宴会上所有的客人都喝成醉鬼,做母亲的也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清醒地回来……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诚实,正直,这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和理想。如果把对孩子的柔情、爱抚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培养孩子的仁慈心肠与教育他们忠实地履行义务、毫不妥协地反对邪恶结合起来,父母的这个期望和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玛丽卡在参加隆重的入团仪式之前曾经告诉我:

我记不得自己是从哪一天起开始干活儿的,只知道从记事起就在干。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大约七岁。父亲让我把三棵葡萄苗栽上——当时我干这一类活已经非常熟练了。我掘了坑,浇上水,然后把树苗栽了下去。但是在栽下树苗之前,我没有按照要求把它们的根在泥浆里浸一下。记得当时我还想了想:反正要埋进土里,有没有浸过谁也不会知道。晚上父亲问我:葡萄苗的根在泥浆里浸过了吗?我长这么大,无论在这之前还是之后,我都没有撒过谎,但是这一次我却说了谎话。父亲自然立即就察觉到了。他没说一句话,只是紧盯着我的眼睛,有些沉重地叹了口气,仿佛有人在他肩上压上了一副重担。他挖出我栽下的葡萄苗,在桶里的泥浆里蘸了蘸,重新栽进土里……我在一边站着,看着,脸颊羞得通红……干完活儿后父亲对我说:“你可以骗过别人,但你永远骗不了自己。”

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对儿子我们该怎么办呢?他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你告诉他这是好事,能做,那是坏事,不能做,他却好像没有听见,简直是个榆木脑袋。”听不进教导,这真是教育的悲哀。父母对说服教育失去信心,于是就挥起了拳头和鞭子……怎样预防这种不幸?怎样才能使孩子心灵的琴弦敏锐起来,只要轻轻地拨动,就能和父母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孩子从幼年起就经历和体验细腻、真诚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5Mr3viFvk3FyqoxbixZjWlX8ckfpgY9Q33GSBLWl1a8hTUO4DPcv5M6WXzXJfQO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