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好人不一定是好员工
——向职业化的目标不断精进

前几天车的水箱坏了,我给4S店打了电话,4S店维修部的人员说现在没有现成的水箱,需要从厂家订货,等货到了再通知我。过了几天,4S店说水箱到了,让我过去安装,那时我正好在国外,就说等回去之后再安装。没想到,回国以后一打电话,维修人员说:“您预订的水箱让给别人用了,我再给您订一个吧。”我当时就非常不满意地说:“我向你预订了水箱,我们达成了契约,你却不经过我的同意,把我定好的水箱给了别人,怎么能够如此任性地更改我们之间的契约呢?”结果这个维修人员说:“我也没想那么多,谁用不是用啊?那个顾客正好赶上了,也是水箱坏了,我就给他用了,我再给您订一个不就得了!”订货、发货、约时间、安装,至少又是十几天,我的车还是动不了……

这位维修人员是好人吗?是好人。他是好员工吗?不一定。差在哪里了?差在职业素养上了。说这位员工是个好人,是因为他很善良,急他人之所急,把已经到货的水箱给了当时能现场安装的客户。说他不是一个职业化员工,因为当他把水箱给那个后来的客户时,就违背了对前一个客户的承诺,违背了有约在先的商业原则,这个事情做得就不太靠谱了。职业化的处理方法一定要遵守契约精神,如果想把水箱给别的客户用,首先要跟先订货的客户商量,客户同意了再办,如果客户不同意,就要给后来的客户再订一次货,去建立另外一个契约。

这类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甚至成为一些成长型企业的普遍现象,一家企业的员工队伍能不能通过职业化修炼,通过不断的精进,成为一名靠谱的员工,将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影响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是不是有点上纲上线了?因为在我们身边这类事情比比皆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其实意识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许多员工缺少职业化意识,我们都需要向着职业化不断精进。

比如,有些员工遇到问题时就会请教同事,但是同事并不愿意搭理他,为什么?因为他只知道给问答题,不知道给选择题,浪费别人的时间。有些员工认为自己迟到了,直接扣全勤奖就行了,用不着批评教育,其实他不知道因为他的迟到,耽误了许多人的工作。有些员工给客户发错了货,以为赶快换回来,赔礼道歉就行了,其实他不知道客户已经形成了这家公司做事马虎的印象。有些员工离职后把客户资源带走了,还认为这是自己的客户,理所应当归自己,却不知道公司已经支付了工资和相应成本,客户资源应当属于公司……这些员工是好人吗?可能是好人,是好员工吗?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将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带到了工作中,把他们个人朴素的认知带到了职场中,而生活中的许多处事原则并不适用于商业原则。不追求职业化的员工,他们自己的职业素养不高,客户满意度就不高,自己成长慢,企业受损失。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在我们周围,相当一部分人分不清好人与好员工的区别呢?为什么许多人都意识不到职业化的问题呢?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没有赶上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现代商业文明比较缺乏,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把我们所熟悉的生活文化和政治文化当成企业文化,而这两种文化又与商业文化差别很大,出现了许多文化冲突。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把生活文化与政治文化当成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就不可能成为规范化的公司,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公司。

我们在企业中经常听到的称呼是什么?家人们、亲们、哥哥、姐姐、老大、小弟,甚至对客户也这样称呼,这就是典型的把生活文化带到了企业中。如果有一天你要考核你哥,有一天你要处罚你姐,有一天老大让你行贿,有一天小弟让你给他涨工资,有一天客户大哥让你优惠到不赚钱……你该怎么办?

生活文化和企业文化有重叠的地方,比如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员工要诚实、正直、善良、勤劳等,也包括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但是它们之间却有明显的不同。生活文化以亲情为纽带,以开心快乐为目的,如果用生活文化的原则处理企业中的事情,就会矛盾丛生,笑话百出。企业文化就是商业文化,商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交换,商业文化遵循的原则就是互利共赢,商业文化坚持的价值观就是契约精神,这样的文化就是职业文化,这样的团队就是职业化团队。

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也不同,这里所讲的政治文化是指不良的政治文化,主要是指权谋文化,俗称“公司政治”。比如,有的老板每天都要猜谁跟他是一条心,不重用有能力的员工,身边围了一大堆逢迎拍马的;公司最后散伙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股东之间勾心斗角,经常争权夺势;企业里官大一级压死人,管理层听不进员工的意见,运用权力打压员工;明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却告诉员工如何去蒙骗客户……这些不良政治文化进入公司,我们就放弃了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权力为中心,为了讨好权力,可以牺牲效率,为了争夺权力,可以牺牲共赢,为了自己的私利,就要讨好上级或者搞定客户,公司已经不是合作共赢的职场了,变成了追求权谋的“官场”。在企业中,权力的背后都是责任,权力不会轻易使用,只有当个别人违犯规章制度和公司价值观,而且屡教不改的时候,方可使用权力进行处罚,企业更多的是尽责任、做服务,职业化的公司不把精力投入到处理人际关系上,而是放在如何帮助员工成长和解决客户实际问题上。

值得高兴的是,一些快速觉悟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职业化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把职业化作为团队建设的主题,把靠谱作为员工成长的目标,这些企业自觉地从亲情文化向执行文化过渡,从执行文化向职业文化升级,走上了职业化的精进之路。事实证明,凡是职业化的团队,都是执行力最强的团队;凡是职业化的公司,都是效率最高的公司;凡是靠谱的员工,都是身价最高的员工。

未来十年,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不仅要靠硬实力,更要靠软实力,谁率先开始职业化进程,谁率先开始打造职业化团队,谁率先开始树立职业文化,谁率先开始向职业化精进的历程,谁就会走向正规化、持续化和国际化,谁就必将走向未来,甚至引领未来。 tP/gf45ntQsxtuZ9127MdjbIszw3MZF6z6pao16LDqNDfpwAbdm2wMPQjglDgaC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