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题解

《素问·阴阳离合论》这篇,讲三阴三阳的问题。中国哲学史也讲阴阳问题,但只讲了阴和阳这两个概念,而且是按辩证法讲的,这就很难接近阴阳的真正内涵。为什么?因为没有学习《黄帝内经》。再者,现在大家都知道《易经》了,《易经》没讲阴阳,《易经》经文里只出现一次“阴”,还是通假字,通树荫的“荫”。但《易传》里讲阴阳了,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乾坤,其易之门也。即明晓乾坤的意蕴,就可以贯通《易经》的全部。它论述阴阳比中国哲学史的论述深入些了,但也只说了四层:老阴、老阳、少阴、少阳。把阴阳分出老少来,这个是《易传》里的分法。其实,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阴阳,把握了阴阳,你就是个中高手。到了《黄帝内经》里面,阴阳就是三阴、三阳。《阴阳离合论》这一篇,主要是论述三阴三阳开、阖、枢的问题。把这一篇弄懂了,对学习《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中国古代,阴阳之气的量化有两套系统,一是阴阳与四气,二是阴阳与六气。

阴阳与四气的表述与《易传》的四象相关:少阳(对应春季)、老阳(对应夏季)、少阴(对应秋季)、老阴(对应冬季)。此四象不涉及五行,纯粹以太阳的运动为准,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易阴阳》)。冬至、夏至测准了,四时八节的次序就确立了。

从天文学上说,《易传》之阴阳四象为北温带所共有的天象,二至、二分将黄道圈(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分为四气:从冬至点到春分点为少阳;从春分点到夏至点为太阳;从夏至点到秋分点为少阴;从秋分点到冬至点为太阴。二分点春分、秋分,阴阳(明暗)平均,二至点夏至、冬至,则是阳之极与阴之极。

阴阳之气的量化的第二套系统则是医道的三阴三阳理论。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已有诸多讨论,但大多集中在阴阳定性研究以及阴阳观的流变探讨,对中医的三阴三阳学说往往重视不够或语焉不详。实际上,在阴阳学说的发展史上,三阴三阳的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向中国哲学范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阴阳学说当中一个质的改变。即从对阴阳的定性研究,转为对阴阳双方的具体的定位、定量标定,而阴阳的由三到一、由一到三又指明了疾病的传变方向,由此三阴三阳本身就具有定位、定量、定性、定向四种含义。因此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学说,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关于这篇的名称,何谓离合?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九卷 经络类·二十九》说:“分而言之谓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谓之合,表里同归一气也。”这句是说,阴阳各自分着说,为“离”;阴阳合在一起说,无论表里,皆是一气。张景岳是明代的著名医家,从小喜欢兵法,后来从军并习医,曾把《素问》《灵枢》打乱,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编纂了《类经》,又因为喜欢《易经》,是第一个提出“医易同源”的人,著有《医易义》。喜欢《易经》和医学的人,可以去看他的书。

关于离合,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离则有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此说亦可。

同时,这一篇还要与《灵枢·根结》篇对应着一起讲。所以实际上我们讲了两篇。 EOECqs1FME7HMKRX7tc3vSekrttgO2Vr31ho7TZwDx97BB+6FKr8TqVs6PmQmv6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